洞山景區(qū)地處宜豐縣境內(nèi)多個鄉(xiāng)鎮(zhèn),面積80.21平方公里。宜豐洞山風景名勝區(qū)以佛教諸個宗派的發(fā)祥地和上千座唐至清代墓塔為無價之寶,是探尋佛教文化和文化歷史的最佳之選。30多條成語均從山中禪師的機鋒妙語中演化而來,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和建筑藝術(shù)珍品數(shù)不勝數(shù),更有大詩人陶淵明的故里遺存,無論是佛教禪宗朝覲禮佛、還是進行生態(tài)、名人、古村旅游觀光,宜豐洞山風景區(qū)所帶給游客的充實感都是無與倫比的。
宜豐洞山風景區(qū)由洞山、黃檗山、五峰山、天子山4個主要景區(qū)以及官山、南屏山、陶淵明故里、淵明湖、天寶古村5個獨立景點組成,包括畫壁、憩佛石、紅米堝佛塔林、逢渠橋、木魚石、夜合山、夜合山塔林、普利禪寺、價祖塔、中韓曹洞宗法脈源流碑,千年龜石、希運墓塔、皇叔塔、黃檗禪寺、虎跑泉、亦葦岸禪師塔、千年迎客松、黃檗龍?zhí)镀俨迹S^禪師塔、煦杲照禪師塔、南宋攧雪橋、卓錫泉摩崖、南宋摩崖石刻臥佛、雙龍瀑布,天子山 古城寺遺址、開山和尚方融禪師塔、海珠禪師塔、白鷺島、港口老街、天子山炮臺、港口大戰(zhàn)舊址,點將臺、結(jié)拜亭、試心橋、望風崗,明清古建筑、培根學校、古巷、古井、祖祠、牌坊、千年神柿樹等景點。
【大巴】
乘坐長途車到宜豐汽車總站,后換旅游公交前往。
【自駕】
1.洞山:從大廣高速公路宜豐出口處下高速后,右行至敖橋村,往第一條左拐公路即達洞山;從宜豐縣城往東,走迎賓大道,至敖橋村往第一條左拐公路直達洞山。
2.黃檗山:大廣高速宜豐出口下,從縣城沿山公路往西經(jīng)橋西鄉(xiāng)、芳溪鎮(zhèn)、車上林場、黃崗鎮(zhèn)左拐經(jīng)坳溪村進入即到。
3.官山:大廣高速宜豐出口下,從縣城沿山公路往西經(jīng)橋西鄉(xiāng)、芳溪鎮(zhèn)、車上林場、黃崗鎮(zhèn)至官山林場進入;天寶互通出口下,經(jīng)天寶、潭山、院前、橫排至李家屋場(東河保護管理站)即到。
4.古村:大廣和昌銅高速天寶互通出口下右行即到。
《捐建洞山得福蔭》故事
講述的是良價禪師初來到洞山時,此在原無寺院,于是他向當?shù)氐氖考澢竽级瓷竭@片山場創(chuàng)建禪林。有鄉(xiāng)紳雷老爺問良價禪師要多大的地方,良價禪師說:“一領(lǐng)袈裟覆蓋之地足矣?!庇謫桇卖挠卸啻?,良價禪師說:“經(jīng)線延緯線接?!崩桌蠣斠宦犓鲅圆环玻涂犊鹪省髡f良價禪師袈裟的橫紗直紗抽開接長正好是橫直各五里。于是,洞山一帶橫豎五里之地即屬寺院所有。后雷氏子孫科宦迭出,甚至官至宰輔,鄉(xiāng)人認為都是行了雷衡的福蔭。
《為保仙境神運柱》故事
故事說的是在洞山的良價禪師建佛殿時,惜愛洞山環(huán)境優(yōu)美,怕就地取材破壞山林,有違心愿,甚為苦惱。一日夜間山邊一水田忽然冒出一巨木,筆直無曲,光潔無叉。良價禪師喜不自勝,立命工匠拔取之。取后原處又冒出一木。隨取隨出,直拔取四十九根之后,田中出現(xiàn)了一剛露出水面的柱頭之時,人們才明白柱料已夠。據(jù)說,現(xiàn)在洞山寺前的水田中還遺留著那根短柱的柱頭,下田耕作的人有時還能觸及。
《考功泉的傳說》故事
盛傳洞山“顯圣”,“仙泉”泉水可治百病,可辯善惡,行善之人,泉水照得人影子清清楚楚,作惡之徒,則影子模糊不清。遠近前去朝圣求仙水的,日夜不斷。浙江諸暨的良價和尚,一日云游來到洞山,見溪水中自己的倒影,恍然悟道。這時武宗死去,“皇太叔”李忱登基,改年號為宣宗。良價知道宣宗曾在黃檗山出家,又聽說到過洞山,很欣賞洞山景色,上臺后又反武宗“滅佛”的做法,重興佛教。于是寫了一封信給唐宣宗,請求準于在洞山建寺,發(fā)揚佛教宗旨。宣宗閱后,正好借此時機,擴大佛教影響,整頓官風政局,同時感謝宜豐百姓,于是下了一道諭旨,準其建寺,并規(guī)定縣官每年四月八佛祖誕辰,要率領(lǐng)文武官員,前往朝拜。又將“善惡泉”賜名“考功泉”,官史朝圣時,要到泉邊照影,讓士紳百姓考察官員功過。
其它還有《逢渠橋的來歷》、《良價出家》、《木魚石的傳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