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拉美術(shù)宮(Pinacoteca di Brera)是位于意大利米蘭布雷拉路28號的美術(shù)館,始建于1776年。其建筑原為耶穌會學院,經(jīng)建筑師弗朗切斯科·瑪麗亞·里基尼和朱塞佩·皮爾馬里尼改建,形成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四方形庭院,中央矗立安·卡諾瓦設(shè)計的拿破侖一世銅像。
該館以收藏15-18世紀倫巴第畫派和威尼斯畫派作品著稱,重要館藏包括拉斐爾的《圣母瑪利亞的婚禮》、安德烈·曼特尼亞的《哀悼基督》、提香的《懺悔的圣哲羅莫》、皮埃羅·德拉·弗朗西斯卡的《蒙特福爾特羅圣壇裝飾屏》以及弗朗西斯科·海耶茲的《吻》。展館涵蓋廷托雷托、喬凡尼·貝利尼及20世紀現(xiàn)代藝術(shù)家的作品。
如果您喜歡藝術(shù)又有機會到米蘭(Milan,Milano)的話,建議您一定要去布雷拉美術(shù)館(BreraArtGallery,PinacotecadiBrera)。地址:Brera路28號。
它是世界上比較重要的美術(shù)館之一,展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以及巴洛克時期的繪畫作品,重點是15-18世紀的倫巴第(Lombardy)和威尼斯(Venice)畫家的作品,其他還包括20世紀現(xiàn)代藝術(shù)作品。想感受北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shù)氣息,這里是必看的。絕對物有所值!
偌大的畫廊簡直讓我眼花繚亂,第一次看這么多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約摸整個畫廊都有上千幅畫,還有其他很多雕塑和公元前的文物。當然除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名作這里也有很多近代藝術(shù)家的作品。比如意大利的現(xiàn)代畫家,如莫蘭迪、萊加、卡洛·卡拉和莫迪里阿尼。有幸一次見到幾十幅莫蘭迪的真跡,感慨那個“灰”的呀!甚至也有20世紀初葉活躍于藝壇的前輩們,比如畢加索,勃拉克,伯納德等等。實在是太多名頭了…………
整座建筑呈四方形庭院,共兩層,均有柱廊。庭院中有一座拿破侖一世(NapoleonI)的高大銅像,右手握有勝利的象征,左手拿著權(quán)仗,銅像由新古典主義大師安·卡諾瓦(Canova)于1809年鑄成。四周有許多科學家、藝術(shù)家的石像。雖然拿破侖從意大利掠奪了藝術(shù)精品,但是他對布雷拉美術(shù)館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整個大廈共分40室,收有各種名畫。在第四室,展出威尼斯畫派重要人物廷托雷托(Tintoretto)的很多作品,如“圣母與死去的基督”(pieta)、“圣馬可的奇跡”(FindingofthebodyofStMark,MiracolodiSanMarco或RitrovamentodelcorpodiSanMarco)等;在第23室內(nèi)的畫像中較醒目的是拉斐爾的《圣潔圣母的婚禮(TheMarriageoftheVirgin)》。畫中的婚禮在陽光明媚的廣場舉行,而不是在教堂進行,由較高祭司主持,約瑟正將戒指戴到瑪麗亞手上。其余人物分列兩側(cè),形成對稱構(gòu)圖。廣場石塊透視線、人物陰影、背景中16角洗禮堂構(gòu)成的空間距離使畫面呈現(xiàn)無限的深遠感。畫面色彩鮮艷而又和諧,充滿樂感,似乎婚禮在樂曲中進行,充分顯示了畫家的藝術(shù)造詣。從代表北部意大利的曼提尼亞(Mantegna)的《圣傷圖(Cristomorto)》中可以看出與中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有所不同。利用了透視畫法,將橫臥著的耶穌置于眼高的位置,從腳底開始描繪的獨特的畫,令人過目難忘。而在第31、32和33展室則珍藏著倫巴第畫派、意大利各地名畫家及歐洲其他國家如維羅內(nèi)責(Veronese)、魯本斯(PeterPaulRubens)、倫勃郎(Rembrandt)等著名畫家的作品。
諸多藏品中,被視為“館寶”的4幅作品,分別是威尼斯畫派大師安德烈·曼特納(AndreaMantegna)的“圣傷圖”(TheLamentationovertheDeadChrist,它是拿破侖一世鎮(zhèn)壓北部意大利時從教堂和修道院中收集并移動至此的;CristoMorto)、Lombardy畫派名家BernardinoLuini的“玫瑰樹旁的圣母”(MadonnadelRoseto),和意大利畫派名家皮埃羅·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dellaFrancesca)的“圣母和圣者”(MadonnaandChildwithSaints),以及拉斐爾(Raphael)20歲時的作品圣潔圣母的婚禮(TheMarriageoftheVirgin,SposaliziodellaVergine),這是本館早期收藏中較為重要的作品。
andrea-mantegna-cristo-morto-1490-ca-pinacoteca-di-brera-milano
圣傷圖(TheLamentationovertheDeadChrist,CristoMorto)
作者:安多雷·曼特納(AndreaMantegna)
raphael_marriage
圣潔圣母的婚禮(TheMarriageoftheVirgin,SposaliziodellaVergine)
作者:拉斐爾(Raphael)20歲時的作品
suppemmas
在以馬杵斯吃晚餐(supperatEmmaus)
作者:卡拉瓦喬(MichelangeloMerisidaCaravaggio)
dead-christ-supported-by-mary-john-giovanni-bellini-1460-pinacoteca-brera-milan
圣母與圣約翰攙扶著死去的基督(DeadChristSupportedbytheMadonnaandStJohn(Pieta))
作者: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Bellini)
francesco_hayez_kiss
吻(TheKiss,Ilbacio)
作者:弗朗西斯科·海耶茲(FrancescoHayez)學校正門邊的小花壇里還矗立著手捧調(diào)色盤的海耶茲雕塑。
這些名畫只是美術(shù)館的冰山一角,還有太多太多的大作在那里接受人們的瞻仰也注目。甚至還有兩個大房間擺放著沒有地方展出的畫作,粗略的看了下里面至少也有幾百幅畫。向先輩們學習!
地址:Via Brera 28
交通:MM3線Montenapolepne站、MM2線Lanza站。
布雷拉美術(shù)館較早是一個廣場(PalazzoBrera)。1572年,耶穌會(Jesuits)接管后開始在建筑師里基尼(FrancescoMariaRichini)領(lǐng)導下大規(guī)模改建(1627-28年)。1773年,耶穌會被解散時,這里保持了天文臺和耶穌會建立的圖書館。1774年,增加了植物標本館。1776年,布雷拉美術(shù)館正式成立,新古典建筑師皮爾馬里尼(Piermarini)領(lǐng)導擴建了這個博物館。朱澤培·帕里尼(Parini)任第一任館長。皮爾馬里尼擔任教授。帕里尼為了教學需要,在館中收集了許多古董的模型。那時,米蘭的統(tǒng)治者是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女王瑪麗婭·特蕾西婭(MariaTheresa)。她決定在這里增加一個與雕塑相伴的畫廊。兩年后,她任命(CharlesBianconi)負責,并于1799年成功地從米蘭的教堂里收集了一些油畫。拿破侖進入北意大利后,許多教堂和廟宇被關(guān)閉。拿破侖把好的作品運回法國。他同時又決定,每個大城市都必須有一個博物館。于是它的畫廊里開始收集大量的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