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立路橋學校,隸屬于法國裝備、交通與住宅部,現(xiàn)位于巴黎大區(qū)馬恩河谷是的笛卡兒大學城,同時在巴黎市區(qū)保留老校區(qū)用于繼續(xù)教育、MBA課程教學和社團活動。1991年,該校加入巴黎高科高校聯(lián)盟并正式更名為巴黎高科路橋學校,成為法國精英教育的杰出代表、法國社會高級決策者和高級工程師的搖籃,為法國培養(yǎng)了無數優(yōu)秀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在法國乃至世界工業(yè)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這是法國路橋學校主要的專業(yè),也是世界上一個土木工程學院。法國是世界土木工程領域最強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各大洲均有該學院的杰作。如:巴黎地鐵網,英吉利海峽隧道、法國高速公路網、法國新TGV高速鐵路網、“新凱旋門”——巴黎拉德芳斯大拱門,諾曼底大橋、米約大橋,中國國家大劇院等。
著重教學力學、應用數學及斷體力學、流體力學、機械、自動化。學生主要面向工業(yè)工程設計,如:高速鐵路、核電站、海洋平臺、石油化工聯(lián)合企業(yè)、及汽車裝配線、煤氣儲罐、航空港建設等。
主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分析處理已獲數據的能力;學習先進的信息化語言;掌握主要的科學計算方法;分析自然現(xiàn)象及物理現(xiàn)象。
另外還設有工程應用數學系、金融和經濟系、領土整治和規(guī)劃系、機械工程與材料系及國際語言培訓系。
柯西:十九世紀法國大數學家,土木工程師,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科里奧利: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圣維南:十九世紀法國力學家,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達西:水利工程師,達西定律,水文地質學奠基人之一。
納維:工程師,力學家。
普隆尼:數學家,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讓·巴蒂斯特·畢奧: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
蓋-呂薩克:化學家,物理學家,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畢加:工程師。
菲涅爾:物理學家,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杜普伊:工程師,政治經濟學家。
貝勒格朗:參與19世紀巴黎重建計劃的法國著名工程師,設計巴黎下水道系統(tǒng),法國科學院院士。
貝克勒爾: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1716年,創(chuàng)始人是讓羅道夫·貝羅耐,為順應時勢需要,法王路易十五于1747年下令正式成立皇家路橋學校,專門培養(yǎng)路橋工程師。
1775年,皇家路橋學校改稱國立路橋學校。
1991年,學校同巴黎另外8所法國各行業(yè)頂級工程師大學成立巴黎高科集團。
2008年7月1日,改名為巴黎高科路橋學校。
以上信息來源于網絡,數據截至日期至2021年09月,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