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馬捷帕LISZT:Mazeppa
李斯特這首交響詩以雨果的長詩《馬捷帕》為標題,馬捷帕是烏克蘭民族英雄,年輕時曾在波蘭國王約翰·卡吉米爾的宮廷中擔任侍衛(wèi)。后來由于和一個貴族夫人私通,而被貴族發(fā)現(xiàn),被剝光衣服綁在馬上,放逐于荒野,垂死之際在烏克蘭獲救,加入哥薩克騎兵隊。因其英勇善戰(zhàn),最終成為英雄。李斯特最早在《12首超技練習曲》和第四曲中使用了《馬捷帕》的標題。此交響詩作于1851年,結尾部分加上了哥薩克主題的新部分。此首鋼琴曲原作完成于1826年,比雨果的《馬捷帕》早完成兩三年,應該說彼此并無特別大的聯(lián)系。1847年出版時,為迎合拜倫和雨果的馬捷帕故事,配以標題,并作上變更。此曲以中庸的快板始,在強有力的管弦樂和弦后.以D小調粗獷的三連音符音型描寫馬捷帕被綁在馬上趕到郊外的情景。木管吹出暗示性動機,在低音管和大提琴渲染的恐怖氣氛陪襯下,圓號表現(xiàn)馬捷帕堅毅性格的動機,由銅管加強,形成氣勢磅礴,然后轉入稍快的快板—極其振奮地,木管吹出極柔和的旋律,增加馬捷帕性格中的復雜層次。第二部分為行板,描寫在放逐途中,馬捷帕垂死的狀態(tài),運用了半音階及令人窒息的短旋律。第三部分是快板,表現(xiàn)馬捷帕奇跡般地活下來和勝利,以進行曲來表現(xiàn)他從苦惱中解脫,獲得再生,最后強調他的英雄性格,形成高潮。
這首交響詩的版本首選卡拉揚1961年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版,DG,CD編號415 967-2(兩張)。這兩張唱片上另還有《第二號梅菲斯特圓舞曲》、《前奏曲》、《塔索的悲傷與勝利》、《匈牙利民歌幻想曲》、第二號與第五號《匈牙利狂想曲》。或447415-2,另還有《前奏曲》、《第四號匈牙利狂想曲》和斯梅塔那的《沃爾塔瓦》,《企鵝》評介三星。其次的版本可選:1.海丁克1968年指揮倫敦愛樂樂團版,Philips,廉價小雙張,CD編號438 751-2。李斯特的交響詩第一集,這兩張唱片上另有《山間所聞》、《前奏曲》、《塔索的悲傷與勝利》、《奧菲斯》、《普羅米修斯》、《節(jié)慶的聲音》,《企鵝》評介三星保留一星。2.馬舒爾指揮萊比錫格萬特豪斯樂團版,EMI,CDM7 64850-2。這張唱片上另有《前奏曲》、《奧菲斯》、《塔索的悲傷與勝利》、《第二號梅菲斯特圓舞曲》,《企鵝》評介兩星。3.賈維1994年指揮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版,Chandos,CD編號CHAN9360。這張唱片上另有李斯特的兩首鋼琴協(xié)奏曲(Tozer鋼琴)和《前奏曲》,《企鵝》評介三星保留一星。4.哈拉茨(Halasz)指揮波蘭廣播交響樂團版,Naxos,CD編號8.550487。這張唱片上另有李斯特的《前奏曲》、《普羅米修斯》、《塔索的悲傷與勝利》,《企鵝》評介三星。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fā)現(xiàn)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