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春,一批紅軍女兵在強渡嘉陵江后與主力失散,誤打誤撞闖進了羊壩頭地區(qū)戰(zhàn)場。羊壩頭的一場惡戰(zhàn),把失散的女子獨立團尖刀班的女兵戰(zhàn)士們和紅軍主力派來的護士班女兵們聚到了一起。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接到作戰(zhàn)某部的楊團長命令,尖刀班和護士班一起護送傷員,北上尋找紅軍主力部隊。從此一群年輕的女兵們將獨自面對險惡環(huán)境與狡詐的敵人,開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長征旅程。
一路上,女兵們燒糧倉炸軍火、偷電臺殺山匪、翻雪山過沼澤,八百里風餐露宿,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周旋于敵匪之間。同苦、生死與共,完成了一項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血與淚的生死離別,更有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也有不離不棄的骨肉至親,一朵朵鏗鏘玫瑰在炮火中綻放,又如落櫻般在紛飛的戰(zhàn)火中凋亡。作為戰(zhàn)士,她們譜寫了一曲宏偉壯烈的英雄贊歌;作為女兵,她們吟唱了一首婉約凄美的戰(zhàn)地情歌。
張博 飾 高寧都
徐百卉 飾 藍蔚青
楊洋 飾 杜長友
齊芳 飾 朱赤紅
王思思 飾 劉幺妹
金晶 飾 冷秀英
甄真 飾 魯大花
程硯秋 飾 白雪
黃小戈 飾 黃秋姑
周冰清 飾 楊丹
周玉潔 飾 楊梅
毛婷婷 飾 李惠芬
毛建 飾 壁虎
杜瑜 飾 陳素蓮
王超幃 飾 沙保義
楊雅絮 飾 拉巴子
王偉軍 飾 蔡忠培
程愫 飾 趙玉蘭
高寧都
演員 張博
高寧都是警衛(wèi)班班長,也是隊伍中為數(shù)不多的男兵,不僅成為了部隊的主心骨,戰(zhàn)斗時要沖在最前面,日常也要做好各種保衛(wèi)工作。
藍蔚青
演員 徐百卉
藍蔚青尖刀班班長,出身地主階級的藍蔚青多才多藝,為了尋找愛人而離家,投身紅軍成為了宣傳隊的一名演員。
杜長友
演員 楊洋
杜長友是一名機要員,在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挫折、無數(shù)次生死離別后,杜長友一步步成長為了鐵骨錚錚的軍人,最后為了救愛人甘心做人肉盾牌擋住了敵人掃射的子彈。
朱赤紅
演員 齊芳
朱赤紅是尖刀班副班長,她是一個領導者,要帶領女兵們活下去;她又是一個大姐,要照顧每個人,而她也只不過是一個20歲的少女,既柔情又有對愛情的渴望,每一個階段她的內(nèi)心都蘊藏著起伏很大的變化。
冷秀英
演員 金晶
冷秀英是尖刀班的戰(zhàn)士,在這個婦女團尖刀班中,一向嚴肅冷酷示人,雖不茍言笑,但槍法了得,是一名出色的狙擊手。
劉幺妹
演員 王思思
劉幺妹事尖刀班的一名士兵,她的的父親是盜墓出身,因此養(yǎng)成她收集小玩意的習慣,她把這些東西收在自己“百寶囊”中,解決了不少長征途中的困難。
該片作為一部主打女性戰(zhàn)爭題材電視劇,題材新穎獨特,劇情曲折感人,拍攝風格硬朗而又不失細膩,第一次把女人在戰(zhàn)爭中的溫柔與脆弱,堅強與勇敢都真實生動的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以女人的角度解讀戰(zhàn)爭,也是該劇題材最吸引人的地方。(新浪娛樂評)
故事講述的時而大氣磅礴,時而細膩動人,負責的人物關系解析,成為最值得稱贊的地方。而一干女兵,雖不是一個鋼鐵的群體,卻憑借鋼鐵的意志,不斷前行,成為一支獨特的紅色娘子軍隊伍。(新華網(wǎng)評)
導演用細膩真實的鏡頭畫面以及感人肺腑的情節(jié)對白,將戰(zhàn)爭中的友情和愛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們在探尋這段被歷史塵封的故事的同時,也對生命和信仰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思考。(新浪娛樂評)
曲目 填詞 作曲 演唱 類別
相愛太美 劉小平 章紹同 毛阿敏 片尾曲
為了演好朱赤紅這個角色,齊芳事先做了大量的功課,對人物的外形、個性、語言、行為、心理活動等各個方面都做了細致入微的揣摩。
因為演員們都沒接觸過槍械,無論是端槍的姿勢還是開槍射擊的動作都無法達到導演的要求。為此劇組特意組織全體演員進行了1個月的軍訓。
由于是戰(zhàn)爭劇,肯定少不了槍林彈雨的火拼和爆炸場面,最多的一場戲甚至有100多個炸點,基本是拍著戲,對著臺詞,炸點就隨時在周圍響起,一場戲下來,耳朵都震得像失聰了一樣,戲里很多被國民黨敵軍圍追堵截的場景,穿著草鞋跑了一路,身上掛著的裝備叮當亂響,身上磕的碰的撞傷擦傷不計其數(shù)。
為了讓觀眾體驗最逼真最身臨其境的觀看效果,該劇外景組的工作人員為演員們營造了極其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雪山、草地、原始森林、泥石流等等應有盡有,最大程度的重現(xiàn)了當年紅軍長征時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
劇組曾到達海拔高達4000米的四川阿壩州紅原草原,拍攝全劇最重的草地戲份,也遭遇了重重磨難,戲里戲外直面“死亡”威脅 。
日期 平臺 時間 劇場 接檔 被接檔
2012年9月21日 浙江衛(wèi)視 每晚19:30 中國藍劇場 正者無敵 大男當婚
東南衛(wèi)視 東南劇苑 未知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