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雕是非洲一種最兇猛的雕。它頭上的冠狀羽毛,更增加了它的威嚴,其實只要看看它捕食的獵物,就足以說明它的兇猛和力量。為了捕食需要,它們擁有厲害的武器。它們非常適應在叢林里捕捉獵物,長尾巴使它們機動靈活,而短翅膀則使它們能從窄縫中穿過。
非洲冕雕身經(jīng)常在樹林上空盤旋,看準獵物后就猛沖下來,用強有力的后爪捉起來,而它們最愛的食物就是猴子。死于冕雕爪下的獵物遺骸有一些共同特征:頭骨頂部凹陷有裂口,這是它的爪子抓出來的;旁邊有鎖眼狀的傷口,這是它的尖嘴啄出來的:最具區(qū)別性的特征就是眼窩底部的小洞和裂紋,這是它在用爪子挖出猴子的眼睛并用嘴啄食其腦子時留下的“罪證”。
非洲冕雕棲息于熱帶草原、森林地區(qū);單獨或成對生活;日行性,清晨至黃昏時分活動覓食。
非洲冕雕廣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之外的大多數(shù)非洲地區(qū)。
非洲冕雕體長89~91厘米,體重4~5公斤,翼展1.8~2.5米,屬于大型猛禽,背部黑色,頭頸部棕色,飛羽、尾羽和胸腹部黑白相間,頭上有一撮黑色羽毛,形如冠冕,因此得名。
非洲冕雕喜歡生活在熱帶草原等地區(qū),一般會單獨生活或者成雙成對地生活著,喜歡白天出來覓食。非洲冕雕的食物很是廣泛,包括各種小型哺乳類、鳥類等等,它的強大的翅膀和有力的爪子讓它們所向披靡,甚至于可以輕輕松松抓起相當于自己體重的5倍重的獵物在空中飛翔,所以狒狒羚羊等等都是手下敗將。非洲冕雕發(fā)現(xiàn)獵物后從高空俯沖而下,借助巨大的沖擊力用爪子砸碎獵物的頭骨使其斃命。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學者麥格勞和舒爾茨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非洲冕雕的力氣非常驚人,能抓著相當于自身體重5倍的獵物飛行。
非洲冕雕每隔兩年繁殖一次,8~9月間發(fā)情交配,一雌配一雄,成鳥筑巢于樹冠上,雌雕每次產(chǎn)卵1~2枚,孵化期約40~50天,一般僅有一只幼雛能夠存活下來,3個月大時羽翼漸豐、可以離巢活動,由親鳥撫養(yǎng)9~10個月后獨立,3~4歲性成熟,壽命12~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