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中學始創(chuàng)于1940年,曾6次搬遷,9次改變隸屬關系,現為寶雞市教育局直屬的省級示范高中。學校曾8次奪得陜西省高考狀元,有近300名學子考入清北等國際名校,素有“三秦明珠,人才搖籃”美譽。
學校坐落于寶雞市東開發(fā)區(qū),校園占地200畝,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建有VR教室、3D打印及“創(chuàng)客”實驗室,圖書館(讀書吧)、學生社團場地充裕,建有標準化的足球場和田徑場地,運動配套設施齊備。本著凈化先行、綠化為主、亮化增色、美化提升的思路,建成以梅為主、松竹為輔的景觀園林五塊,校園四季花香,常年郁翠,人文奮爭。
據官網2020年1月25日顯示,學校有8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400多名。在職教職工403人,其中正高級教師3人,中高級職稱教師198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2人,陜西省特級教師6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12人,省市級教學能手96人,市級拔尖人才6人。近三年來教師發(fā)表文章500余篇,出版專著、校本教材30余部。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鎖定“創(chuàng)建中華名?!睉?zhàn)略,秉承“培育走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培養(yǎng)目標,深化“以人為本,和諧共進”的辦學理念,厚植“教師和質量兩個至上,成績和成果兩個導向”的學校特色文化,堅持“理念引領、目標激勵、課堂提質、教研強師、制度保障、特色發(fā)展”的辦學思路,傾力創(chuàng)設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圣地,學業(yè)水平和高考成績保持高位攀升,高考600分以上超過600人,每年有1000余名學生在全國各類競賽中頻獲佳績。
學校按照“企業(yè)投資,政府主管,專家治校,依法辦學”指導原則下的國有民辦體制運行,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隨著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我們堅持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并重,學校設有黨政辦公室、教務處、教師發(fā)展處、學生發(fā)展處、考核評價處、總務處、保衛(wèi)處、團委、招辦、三個年級部和國際部。立足大規(guī)模辦學實際,學校推行年級部負責制,落實“四服務”遵循(領導服務教師,教師服務學生,部門服務年級,全校服務教學),全力營造讓每個寶中人都能出彩的寬松環(huán)境。學校連續(xù)多年榮獲市級考評優(yōu)秀單位“雙第一”,榮獲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特色中學”,蟬聯“全國百強中學”稱號,在各級各類創(chuàng)評活動中屢獲殊榮。
截至2013年,學校有教學班72個,4個重點班,學生4000多名。學校擁有一支政治和業(yè)務素質過硬、工作勤奮、樂于奉獻的師資隊伍。有教職工178名,專職教師151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39人,一級教師58人,占教師總數的64.2%,教師學歷達標率93%,相當研究生畢業(yè)學歷的有21人,在學26人,占教師總數的31.2%,有省市級教學能手29人,跨世紀學科帶頭人5人。
學校提出“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的辦學目標。按照這一目標,學校總結了辦學經驗,經過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了辦學思想,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狠抓常規(guī)落實,突出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突出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總結以往教學指導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提出學校教育教學的三條指導原則,即:(1)五育并舉,德育為首,寓德育于各科教學之中;(2)面向全體(3)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學校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等內容。
截至2013年,高考達線率連年保持在95%以上,1996、1997、2002年均考取了陜西省文科第一名,應屆畢業(yè)生高考達線率均在99%以上。每年有近20名學生被保送或錄取到清華、北大重點大學。2009年清華北大上線16人,有六十多人次在數、理、化、生和信息學奧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2000屆學生王垡1999年取得了第十六屆物理奧賽陜西省第一名、全國一等獎第八名,并代表中國參加亞洲首屆中學生物理奧賽獲得金獎。學校被寶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2002年被陜西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校園”“陜西省先進集體”,1999年在陜西省“名校論壇”活動中名列前茅,榮獲一等獎,2000年被教育部命名為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2000年被教育部、國家環(huán)??偩衷u為“全國創(chuàng)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學?!?,2002年被教育部、國家民委命名為民族團結教育先進集體,良好的校風和辦學業(yè)績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稱贊。
中學學生在校生活豐富多彩,在“培育走向世界的中國人”的口號下,學校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在不影響學業(yè)的情況下,校方舉辦并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參與學校課余活動。寶雞中學有相對較多的學生自主社團,如飛翔羽社、音幻寶中、寶中音樂社、街舞社、動漫社、文學社、漢服社等等。這些社團也幫助學校舉辦一些課余活動和比賽。
劉亞洲:軍事評論家,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委員(正大軍區(qū)職),上將軍銜。
郭廷五:1965年畢業(yè),中石化研究院副院長
楊海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
于衛(wèi)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寶雞中學創(chuàng)建于1940年。七十多年來,曾經三次搬遷,五次更名。
學校最初創(chuàng)立時的校名是“大華初級中學”,而后改名為“寶雞縣立中學”。在此之后還曾經使用過“寶雞中學”,“寶雞市第一中學”等校名。其現行校名為“寶雞中學”。
學校最初創(chuàng)立時的校址在原寶雞縣(今寶雞市陳倉區(qū)),后遷至寶雞市金臺區(qū)寶中路1號,所在街道因校得名。在此期間,寶雞中學逐步發(fā)展至縣立中學,再到市省兩級重點中學。
20世紀五十年代前期,寶雞中學作為關中四大重點中學,合并了隴縣、彬縣、虢鎮(zhèn)三校,辦學規(guī)模擴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001年,寶雞中學開始籌備吸納社會資金搬遷新建和進行國有民辦改制。
2003年9月,由誠譽公司出資,寶雞中學完成國有民辦改制,并從寶中路1號遷至寶雞市東開發(fā)區(qū)高新大道29號,臨近寶雞文理學院。
2008年,寶雞中學成為中國礦業(yè)大學等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的優(yōu)質生源基地,同年寶雞中學被陜西省軍區(qū)政治部和省教育廳命名為國防生源基地中學。
新寶中規(guī)模大,起點高,硬件設備具有現代化示范高中條件。
新校占地200畝,現有建筑13棟,有教學樓2棟(追夢樓,兼程樓)、實驗樓1棟(行知樓)、圖書綜合樓1棟(經緯樓)、教研辦公樓1棟(德馨樓)、階梯教室1棟(步云樓)、公寓樓6棟、食堂1棟(思易樓)總體建筑面積達88000平方米,學校各類設備設施先進,配套完整,規(guī)模大,起點高,體制新,機制活,質量高,具備國家級示范高中硬件條件。學校建設了功能強大,覆蓋面大的網絡系統(tǒng),學校總體設計五個計算機教室,三個現已建成投入使用。四個語音教室,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練習聽力和對話的場所在寶中的校園中,我們看不到一般校園中那熟悉的電鈴,因為在教學過程中一切的司鈴工作都由功能強大的廣播系統(tǒng)所代替。寶中的廣播系統(tǒng)可以分為四部分:辦公樓廣播系統(tǒng),操場廣播系統(tǒng),廣場廣播系統(tǒng),節(jié)目廣播系統(tǒng)
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同時也要使他們熟練運用知識,加強動手能力的訓練。該校的行知樓共有實驗室20個,現已裝配完備,投入使用的有十四個,其中物理六個,化學六個,生物兩個,每兩個實驗室配備具有二十六個儀器柜的儀器室和一個準備室。每個實驗室為六十四座,三十二個實驗臺。物理實驗室每個實驗臺通有高低壓、交直流電源;化學實驗室每個實驗臺達到通風、通電、通水;生物實驗室實現通風通電,并保證燈光到桌面。學校的實驗設備能夠滿足高中物理、生物、化學所有的實驗,并且保證十四個實驗班能夠同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