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博物館(Xuchang Museum),位于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qū)許都路與智慧大道交叉口的許昌文博館南區(qū),館內(nèi)先后接待觀眾600余萬人次,是一座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宣傳、教育及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博物館。
許昌博物館是河南省一座中型博物館,館舍以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文峰塔為依托而建,占地面積2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3000平方米,是一組融南北風格于一體的仿古園林式建筑群。許昌博物館內(nèi)收藏有陶瓷、青銅器、錢幣、漢畫像磚石等重要文物4萬多件,有六個基本展廳和一個多功能臨時展廳,定期更新特色展覽和交流展覽。
2013年5月21日,許昌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二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許昌博物館整體建筑4層,高24米,建筑面積53000平方米,占地面積達22000平方米,其中庫房2600平方米,辦公區(qū)2500平方米,展廳6000平方米,有六個基本展廳和一個多功能臨時展廳。許昌博物館內(nèi)展覽大量應用塔建筑結構局部復原,配合圖版內(nèi)容展示,以及文物展柜、雕塑、場景、模型相結合的陳列手法,穿插多媒體互動機構和高科技展項與其中。許昌博物館分為東西兩院,東院中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昌文峰塔,規(guī)劃后成為游覽區(qū);西院是一組仿古建筑群,主要為展覽區(qū),展區(qū)展廳呈南北對稱的兩個U字形。
許昌博物館內(nèi)展覽大量應用塔建筑結構局部復原,配合圖版內(nèi)容展示,以及文物展柜、雕塑、場景、模型相結合的陳列手法,穿插多媒體互動機構和高科技展項與其中。10多年來,許昌博物館充分發(fā)揮文物在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共舉辦展覽115個,基本陳列有5個專題展。
“許昌人”專題展反映的是舊石器時代中期許昌人的生活狀態(tài),以一個大幅全景畫為背景,結尾處設計了一個多媒體景箱,景箱內(nèi)集束燈光下的骨雕刻鳥與投影在液晶玻璃上的視頻畫面通過電流而進行交替,和以鳥聲的共鳴,再現(xiàn)了遠古自然環(huán)境,突出了許昌人“依泉而居”的特點。
“夏都之源“專題展展示了瓦店遺址極有可能是大禹建都的陽翟城,在展廳入口處,采用藍色幽暗的燈光和狹長的通道,營造出神秘的氣氛。展廳內(nèi)重點復原了這都城的防御工事——環(huán)壕,以及具有禮制建筑的祭祀遺跡——“墠”與“壇”,并將重要禮器的照片制作成燈箱片以烘托氣氛。
“許之由來”專題展設置目的是讓整個許昌歷史的發(fā)展脈絡更加清晰、連貫。雖不是重要部分,但很有必要,是對整個基本陳展的補充。
“曹魏許都”專題展占據(jù)了整個第二層樓,采用巨型浮雕、巨型展墻、大型塑像、大型文物、大型圖版等,展覽分為“風云帝都”、“黍禾飄香”、“威武雄風”和“璀璨華章”四個部分,依次包括“迎帝都許”、“群賢畢至”兩單元,“群賢畢至”、“經(jīng)濟凋敝”、“許下屯田“、“百姓樂業(yè)”四個單元,“治軍嚴明”、“統(tǒng)一北方”兩個單元,“建安文學”、“翰墨書丹“兩個單元,突出表現(xiàn)曹魏時期許昌歷史的輝煌。
“許州記憶”專題展展示南北朝時期地方郡府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展覽同時展示的還有受大唐文化熏陶而誕生的一代畫圣文化,以及林立會館、書院、故居、塔寺、廟宇、宮觀等古跡,碑帖、印章銅鏡、造像、陶瓷、玉器等眾多文物。通過展出許昌出土的魏晉至元明清時期的文物,反映魏晉以來尤其是唐宋時期許昌的燦爛歷史文化。
許昌博物館空間設計結合建筑的明清古典風格,造型精致大方、設計語言和諧、展線流暢清晰。該建筑營造了一個新時代建筑應具有的精神氣質,反映了新許昌形象,展現(xiàn)了許昌的文化魅力,傳遞了許昌的歷史文明。
2013年5月21日,許昌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二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許昌市魏都區(qū)許都路與趙灣路交叉口西北角
實行網(wǎng)絡實名制預約免費參觀,觀眾可通過“許昌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進行實名預約。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在許昌市乘7路、16路、33路、71路、99路在許昌博物館站下車或11路、102路、17路在市委市政府站下車。
1965年7月,許昌博物館成立。
1988年1月,許昌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2011年5月,許昌博物館、圖書館、規(guī)劃展覽館三館合一的新館在許昌市東城區(qū)落成開放。
許昌博物館收藏的6304件文物劃分為13個類別,即陶器、瓷器、碑貼、字畫、古籍、銅器、錢幣、鐵器、石器、石刻、磚瓦、玉器、雜項。具有本館特色的藏品是磚瓦類,特別是中型不空心畫像磚獨具特色,瓷器、銅器藏品也別具一格。
“上人馬食太倉”畫像磚
漢代文物,該磚長條形,畫面右有一宮門和闕,宮門內(nèi)有一持戟門吏,闕外有一株長青樹,樹上棲一鳥:左邊有一軺車,一馬駕,己臨闕門。車馬上方有題榜“上人馬食太倉”。
“陽遂富貴大吉利”磚
漢代文物,該磚長條形,一側面雙凸弦紋方格內(nèi)有篆隸“陽遂富貴大吉利”。
銅鈹
戰(zhàn)國文物,該鈹身較短,前鍔收狹,鋒銳利,臘呈長尖三角形,上有銘文:“卅子韓……”扁莖。
蓮花口喇叭座白釉瓶
宋代文物,該瓶為喇叭形蓮花口,細長頸,天球鼓腹,下為亞腰形喇叭圈足,通身施白釉。
2019年8月20日,許昌博物館舉行了《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書畫展》和《“輝煌70年”——中國鈞瓷珍品展》。
2019年9月29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許昌博物館舉行了由河南省書畫院、許昌市文聯(lián)聯(lián)合主辦的《山水情懷—王洪濤國畫作品家鄉(xiāng)匯報展》活動。
2018年8月10日,許昌博物館舉行了“盛世唐風——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唐三彩特展”,共展出唐三彩精品1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