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畫描繪了一名新疆塔吉克新娘,采用前側光,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身著紅色衣服,頭披紗巾美麗新娘的形象,新娘美麗動人的臉龐,低垂的眼瞼、微笑的嘴唇,流露出新婚的羞澀和喜悅,表現(xiàn)了她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1982年靳尚誼赴美國進行藝術考察,在美國東、西部各大博物館觀摩,研究了大量歐洲油畫的精品,對歐洲油畫的語言和特性有了獨到的理解,悟到了歐洲傳統(tǒng)油畫中所具有強明暗體系的特性。
回到中國后,靳尚誼在新疆塔什庫爾干等塔吉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采風,正巧趕上當?shù)匾粚δ信嗄昱e行婚禮。靳尚誼采取現(xiàn)場素描形式,先將新娘的身姿、羞澀、服飾等勾畫下來,以作為創(chuàng)作素材進行儲備?;氐奖本?,經過一番巧妙構思,揮動筆墨油彩,采取油畫形式,一口氣畫了一幅塔吉克新娘肖像,取名《塔吉克新娘》。
根據(jù)靳尚誼自己的闡述,《塔吉克新娘》是根據(jù)一幅寫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想表現(xiàn)新娘那種內在、含蓄、質樸、純潔的情感;同時,通過對西方油畫造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借鑒西方油畫的技巧和藝術語言,注意表現(xiàn)形體的體積感,更多地利用側光來加強形象的明暗對比,把形體中瑣碎和多余的部分擯棄,使形象既單純又豐富。在色彩上注意色塊對比,從而產生一種整體而強烈的藝術效果。作者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創(chuàng)作理念下創(chuàng)作的《塔吉克新娘》。
靳尚誼,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畢業(yè)于中央美院繪畫系。1957年結業(yè)于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并留校在版畫系教授素描課;1962年調入油畫系第一畫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長?,F(xiàn)為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中國美協(xié)主席、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常委。作品多次獲得中國國內外大獎,并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
形象
在畫面濃烈的基調里,身穿紅色上衣、頭披紅色紗巾的新娘,沉浸在未來生活的憧憬之中,她那優(yōu)美動人的形象,低垂的眼瞼所顯示的羞澀和微微有些膽怯的神情,予人一種美好純潔的觸動。畫家以深厚的感情,凝煉的手法,強烈的色彩對比,以及柔和細膩的描寫,把這位塔吉克新娘在新婚時刻幾分羞澀、拘謹?shù)谋砬楹蛢仍谧非笮腋I顝娏冶挤诺母星椋憩F(xiàn)得既含蓄又淋漓盡致,畫面形式的單純簡練和人物內心世界的豐富內涵所形成的鮮明對比,使作品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畫中新娘恰在喜悅快要形成卻終不必形成笑靨之前那耐人尋味的一霎間,給人以神色端莊而略帶幾分羞澀之感,充滿了東方的審美情趣。
技法
在這幅肖像中,可以看到古典技法的運用,作者采用了側光,加強明暗反差,在色彩上加強色塊對比,凸顯紅色,直奔喜慶主題,從而營造強烈的藝術效果。畫家對生命的表達和對人物精神的刻劃中,則可以看到一種新的美學理想。畫面所顯示側光下強烈的黑白對比,豐富與渾厚感與前兩年吸收中國民族壁畫風格,發(fā)揮線條旋律作用而帶有平面裝飾效果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另外也可看到在人物精神表達上,靳尚誼加強了處理對象的主動性,通過對形體、明暗、輪廓線的概括提煉,超過了個性的局限,使作品帶有理想化的色彩和象征意味,更多地表達了作者本人的審美觀念和個人情趣。
中國美術協(xié)會會員高輝:《塔吉克新娘》是新時期古典寫實主義的開篇之作,這幅作品通過肖像式的人物形象塑造,展示了外表沉靜典雅而內心充滿激情與憧憬的塔吉克新娘形象。作品以類似于歐洲古典主義繪畫中表現(xiàn)圣母的動作、神態(tài)、光影和構圖方式,追求畫面的沉靜與神圣感,從而真實地捕捉了塔吉克新娘那種自然流露出的高貴與圣潔的神情。作品還在形象刻畫與衣著服飾的表現(xiàn)上展示了畫家對于歐洲古典主義寫實語言的借鑒,特別是紅色披巾飽和的色度、簡約的皺褶、純厚的質地以及一些明暗交界線的邊緣處理,體現(xiàn)了新時期開啟的新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的深入表現(xiàn)技巧與研究水準。也可以說,這幅以描繪塔吉克新娘為形象的寫實油畫是新時期古典寫實油畫的一個高峰,它是當時國內興起的鄉(xiāng)土寫實思潮和歐洲古典寫實技巧進行有機結合的典范。塔吉克少女所具有的神秘美感,也通過這幅作品吸引了更多的畫家去追摹和表現(xiàn)。
1983年,該畫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作品展”上展出。
1987年,該畫在蘇聯(lián)舉辦的“現(xiàn)代中國油畫展”中展出。
2018年,該畫在在“中國美術館”中展出。
2019年9月26日至2019年11月2日,該作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偉大歷程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