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人吊罐肉介紹
吊罐是古代巴人烹制美食的工具,巴人誕生于陜川鄂三省交界的“巫巴山地”。嵐皋縣北臨漢水,南枕巴山,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們至今仍沿用著吊罐。而吊罐肉也曾是高山巴人的冬季美食。嵐皋人用吊罐烹制的各種肉類,統(tǒng)稱為吊罐肉,以示其他炊具制作的肉食之間區(qū)別。如此苛刻,是因為吊罐肉有著其他炊具制作的肉食難以企及的絕妙風(fēng)味。
二、嵐皋吊罐肉怎么做好吃
嵐皋吊罐肉最典型的做法就是燉公雞母雞和豬蹄。其中又?jǐn)?shù)燉臘豬蹄最招人喜歡,臘豬蹄要選擇頭年就炕在火塘上豬前腿,這是因為山里放養(yǎng)的“跑山豬”前腿屬于“活肉”吃起來既不肥膩又不干柴。
燉臘豬蹄的配菜也很講究,嵐皋人常常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搭配山芋、山藥、竹筍等山貨,或是自家菜園子里的萵筍、四季豆、豇豆、瓠子一些時令蔬菜。
大巴山密林之下細(xì)辛、肉巴戟天、仙茅、黨參、天麻隨處可見,一年四季嵐皋人會根據(jù)藥性成熟之際,走進(jìn)深山去接受大自然無私的饋贈。在烹制吊罐雞時,嵐皋人會根據(jù)自己的所需佐以深山“老扒”里的中草藥,和三年以上的老母雞慢火煨制,吃肉喝湯,使自己的氣血旺盛、容光煥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