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介紹
新立胡蘿卜主要分布在道外區(qū)民主鎮(zhèn)的崗上新立、光明、慶豐3個村,地處東經126°48′50"-126o51′03",北緯45°49′15"-45°50′36",地域保護范圍面積1,334公頃。 胡蘿卜作為該地區(qū)的傳統(tǒng)產業(yè),早在80年代前,開始松散種植,1999年底隨著國家產業(yè)結構調整政策的落實,動員農戶擴大生產面積。2000年年初,農戶踴躍購進胡蘿卜種子,品種以“益農”牌新黑田五寸參為主,胡蘿卜生產面積擴大到5000畝,畝純收入達1100元,農民從胡蘿卜種植中嘗到了甜頭,蘿卜生產面積的逐年擴大,效益逐年增加。 產品外觀呈圓柱形,表皮光滑,形狀整齊,三紅形狀良好,肉質細密,色澤紅潤,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
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況:地處松嫩平原,地勢開闊平坦,南高北低,海拔135米到146米,地貌屬于崗上階地,適于機械化作業(yè)。土壤主要是黑質土,土質黑松肥沃,土壤發(fā)育良好,適合于胡蘿卜、大蔥、馬鈴薯等蔬菜作物的生長。土壤有機質含量3.6%一4%,PH值在7.3,肥力中等偏上。
(2)水文情況:屬阿什河與松花江交匯地區(qū),江水、河水對地下水的補給量很大。地下水資源較豐富,地下水深度在40-50米之間,含水層厚度12-20米,含水層巖性為砂礫石,成井深度在65米左右,但經涌水量40-50立方米/小時。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模數為11.2萬立米/.年平方公里;可開采模數為9.2萬立米/年.平方公里。該區(qū)水資源總量為328萬立方米(不算過經水量)。其中;地表水89萬立方米,地下水239萬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196萬立方米。地下水位低礦化淡水,適宜灌溉。是發(fā)展種植業(yè)的良好基地。 按照《農用水源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NY/T396-2000)的要求,對產地的灌溉用水進行監(jiān)測,評價結果表明,胡蘿卜產地灌溉水所監(jiān)測項目檢測值均未見超標,判定灌溉水質合格。
(3)氣候情況:胡蘿卜種植區(qū)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55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5℃,日照時數為2700小時,無霜期為130天。有效積溫為2800℃,晝夜溫差大,利于農作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合成,光熱資源充足,是黑龍江省熱量最好的地區(qū)之一。 該氣候特點為胡蘿卜的生長發(fā)育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四季氣候特點是: 春季(3—5月)回暖快,降水少,多大風,易干旱。三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5.3 ℃,五月份1.4℃,平均每月升溫10度左右。3—5月平均降水量50毫米,夏季(6-8)溫熱多雨。平均氣溫21.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2.8℃, 平均日最高氣溫28℃。全季日最高氣溫≥30℃日數,平均為19天。平均降雨量占年降水量12%。 279.2毫米,七月平均雨量達126.5毫米。 秋季(9-10月)降溫明顯,秋霜早,降水偏少多晴天。10月份平均氣溫4.7℃,與9月14.0℃相比,降溫10度左右。9—10月平均降水量65.5毫米,占年降水量15.8%。 冬季(11-12月)嚴寒漫長,少雪干燥。11月初大地封凍,嚴冬到來,冬季平均氣溫零下14.7℃,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零下19.5度,平均日最低氣溫零下25℃,全季日最低氣溫≤零下30℃日數平均為6天,11-2月平均降水量10.9毫米,僅占年降水量2.6%。 年蒸發(fā)量平均為1489.8毫米,是降水量的3.6倍。五月份蒸發(fā)量是降水量的7.6倍。 平均降水量為146.8毫米,主要降水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60%,年蒸發(fā)量平均為1940毫米,是降水量的9.1倍,平均日蒸發(fā)量5.3毫米。
(4)人文歷史情況:胡蘿卜作為我們地區(qū)的傳統(tǒng)產業(yè),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小面積中走來,逐步走向市場,漸漸做大做強,成為我們地區(qū)的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yè)。 早在80年代前,新立胡蘿卜,只是松散種植,面積不足1000畝,沒有形成規(guī)模,主要集中在新立村、慶豐村的各個村屯。1999年底隨著國家產業(yè)結構調整政策的落實,我們組織廣大村民對于胡蘿卜和玉米生產成本效益進行分析,通過認真研究分析,胡蘿卜的每畝平均效益等于3畝地的玉米效益,廣大農戶對胡蘿卜的生產帶來的巨大效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們聘請專家前來講課,培訓胡蘿卜生產技術及市場前景分析,動員農戶擴大生產面積。2000年年立屯村民唐鳳成自己購買30盒胡蘿卜籽,在他的帶領下,農民開始大量購買籽種,胡蘿卜生產面積擴大到5000畝,當年農戶畝收益1500元,畝純收入達1100元,農民從胡蘿卜種植中嘗到了甜頭,因此,蘿卜生產面積的逐年擴大,效益逐年增加。 開始胡蘿卜銷售僅限于供應哈市及周邊地區(qū),隨著面積的增加,產量的提高,產品逐漸銷售到國內各地,如沈陽12線批發(fā)市場、北京、唐山、山東等國內個大批發(fā)市場,產品知名度逐漸提高,由剛開始的不好銷售,到現在的農民不用出村,在田間地頭就可以將產品銷售出去,因為胡蘿卜的客商越來越多,基地的農民經紀人隊伍越來越強大,胡蘿卜產業(yè)也不斷擴大,胡蘿卜的銷售市場前景廣闊。 打造優(yōu)勢品牌,努力提高胡蘿卜生產水平。2001年基地在哈爾濱市工商局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同年申報了“沃參”牌注冊商標,于2002年10月正式批復。2001年基地被哈爾濱市綠辦批準為“無公害農產品產地”,2003年基地被省綠辦批準為“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胡蘿卜為無公害農產品,堅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質量標準,積極培育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提高特色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一是做好農民群眾的思想發(fā)動工作,強化質量安全意識。注重對農民群眾進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教育,引導他們自覺地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從品種選用、施肥配方選用、農藥選用等眾多環(huán)節(jié)都要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二是嚴把胡蘿卜生產質量標準關,實行標準化生產。在胡蘿卜生產中做到了嚴把三關,即:嚴把種子采購關、嚴把種植技術操作關、嚴把貯藏銷售關。
三.地域范圍
新立胡蘿卜主要分布在道外區(qū)民主鄉(xiāng)的崗上3個村,地域保護范圍面積1,334公頃。地處東經126°48′50"-126o51′03",北緯45°49′15"-45°50′36",位于哈爾濱東部,松花江南岸。地域保護范圍轄新立村、光明村、慶豐村3個行政村,9個自然屯,9,200人,胡蘿卜年產量3萬噸。幅員面積3.2萬畝,耕地2.96萬畝,林地面積0.16萬畝,有養(yǎng)魚水面0.1萬畝??諝馇逍?,作為哈爾濱市最大的胡蘿卜生產基地,主水源為地下水,無污染源,是目前少有的無污染的地下水,水質好,水量充沛。
四.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劃定區(qū)域范圍內的播種品種為新黑田系列,該品種外觀呈 圓柱形,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畸形。長度為18cm左右、直徑為5cm左右;三紅(皮紅、肉紅、芯紅),性狀良好,肉質細密,色澤紅潤,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品質好,耐貯運,商品性好;斷面:皮紅、肉紅、芯紅,分層不明顯,三紅率達到90%以上。
(2)內在品質指標:新立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每100克胡 蘿卜產品中,含有β-胡蘿卜素>6mg,維生素C>140mg,鈣>34mg,鐵>0.8mg,粗蛋白含量>0.9%,粗纖維含量>0.8%,水分含量>90%,總糖含量>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
(3)安全要求:產地環(huán)境產地達到NY5010-2002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質量要求。,產品安全衛(wèi)生指標優(yōu)于國家標準。整個生產過程均按照無公害蔬菜標準化和合作社制定的生產技術規(guī)程進行生產管理,產品檢測符合NY5082-2005無公害食品根菜類蔬菜標準要求。
五.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guī)定:產地達到NY5010-2002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質量要求。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劃定區(qū)域范圍內胡蘿卜的品種主要選擇適合本地條件的高產、質佳、熟期不同的胡蘿卜品種,種植以南韓、日本的為主。如新黑田系列:益農、太極紅等。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yè)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guī)定:對胡蘿卜種子實行“統(tǒng)一采購、統(tǒng)一消毒”的辦法,以確保種子的質量;在胡蘿卜生產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禁止在胡蘿卜生產中使用未依法登記的肥料、農藥;禁止使用不符合農灌水標準的污水灌溉胡蘿卜基地;在胡蘿卜儲藏、加工、包裝、運輸、銷售過程中,禁止使用對人體有毒副作用的催生長、防腐、染色的藥物或激素類物質;要有專人保管化肥、農藥;定期對胡蘿卜基地進行農藥殘留抽檢,對在抽檢過程中發(fā)現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以及農藥殘留超標的,不得上市銷售,并予以暴光。
(4)產品收獲:選擇天氣較好的時候適時收獲。
(5)生產記錄要求:要做好生產全過程的記錄,包括:種子的購銷、使用記錄,胡蘿卜銷售記錄等,記錄要完整、真實,保存兩年以上,投入品使用記錄要真實反映原料生產全過程。凡無投入品記錄的,合作社一律不予收購。
六.包裝標識相關規(guī)定
地域范圍內的生產經營企業(yè)要按照《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使用規(guī)范》的要求和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公共標識授權規(guī)定,在產品或產品包裝上 正確使用全國統(tǒng)一的公共標識。建立標識使用管理制度,對標識的使用情況如實記錄,登記造冊并存檔,存期三年。胡蘿卜在運輸的過程中遵守有關規(guī)定,車輛有保暖設施,運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