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蓮·夢露》是安迪·沃霍爾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
作者:安迪·沃霍爾/美國(Andy Warhol)
創(chuàng)作年代:1962年
規(guī)格:51×41cm
材質:布面丙烯
收藏:紐約畫家賈斯帕·約翰斯收藏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8.6-1987.2.22)安迪·沃霍爾,1928年生于匹茲堡;1945年——1949年就讀于匹茲堡卡爾內基學院藝術系;1987年在紐約去世。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復制技法。沃霍爾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他還是電影制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式藝術家。
美國畫家安迪·沃霍爾的作品,他采取照相版絲網漏印技術,讓畫面像一張剛從印刷廠取來的未完成樣張一般,這一幅《瑪麗蓮·夢露》是最典型的代表作。沃霍爾大規(guī)模復制流行明星夢露的圖像,折射了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大眾流行文化的思潮。在安迪·沃霍爾的作品,在60年代的波普藝術中,作為對美國充滿商業(yè)氣息的社會的善意諷刺,是最令人發(fā)笑的了。他把凡是成為社會崇拜的偶像以及時髦事物,如世界名人、電影明星、美鈔、電椅、花束、競賽場上的騷動、"蒙娜·麗莎"攝影,等等,作為重復宣傳的題材,用絲網印技術或其他方法,重復50次地印制在一個畫面上。電影紅星瑪麗蓮·夢露的照片的泛濫,也和可口可樂的廣告泛濫一樣,標志著美國社會大眾的趣味。畫家借用這種手法來說明,此類大眾趣味正象他這幅畫一樣,在大批量地被制造出來,直至你感到厭倦為止。沃霍爾說過:"繪畫就是事實,這就夠了。"對于波普作品,他進一步強調過:"這些繪畫都充滿著自身的存在因素。"沃霍爾用丙烯色制作了"瑪麗蓮·夢露"肖像的獨幅樣張,作為他的創(chuàng)作的準備。
2022年3月,佳士得拍賣行宣布,波普藝術大師、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藝術家之一的安迪·沃霍爾著名代表作《瑪麗蓮·夢露》畫像,將于5月在紐約拍賣,業(yè)界估價將達到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7億元),有望成為拍賣史上第二昂貴的畫作。
2022年5月9日,安迪沃霍爾的一幅瑪麗蓮夢露肖像畫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創(chuàng)紀錄的1.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14億元)落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