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痘要及時不要盲目 以免走進治療的“陷阱”
一、“純天然”只是噱頭
事實上,這并非祛痘類化妝品首次因違禁添加卷入話題的風口浪尖。據(jù)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化妝品抽檢公告顯示,近年來有多批次祛痘類化妝品均被檢出含有倍他米松、氯倍他索丙酸酯等糖皮質激素成分,而這類成分同樣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2015年版)中被規(guī)定為化妝品中的禁用物質。
公開資料顯示,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以使肌膚在短時間內恢復白嫩,但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可能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產生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易出現(xiàn)激素依賴性皮炎等后果。李鑫告訴記者:“違禁添加糖皮質激素的重災區(qū)在于面膜類產品,主要原因是將其添加至面膜中后,即便只是用2到3張都可能會看到皮膚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的改善?!倍环ㄉ碳疫@種違禁添加的行為,不僅存在隱蔽性和欺騙性,對使用者的健康也存在潛在風險,嚴重損害著消費者權益。
相比于抗生素、糖皮質激素這類看上去就令人觸目驚心的違禁成分,或許更多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純天然”的祛痘類化妝品。記者在購物網站上輸入“純天然”、“祛痘”的關鍵詞搜索,發(fā)現(xiàn)標有“100%純天然”、“植物有機”等字樣的產品比比皆是,品種也從潔面皂到面霜、精油十分豐富,但多數(shù)都沒有標明產品中所含的具體成分,令人難以辨識。歐睿國際咨詢公司分析師Nicolaus Jouan曾指出,天然和有機的美容市場正在享受著強勁的增長,但由于“有機”和“天然”等詞缺乏清晰定義,該領域的銷售數(shù)據(jù)難以量化。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宣稱的“100%純植物”的化妝品在理論上是不存在的,植物成分只是其中一部分,生產過程中基本都會添加例如乳化劑、防腐劑等成分,以確保成分的穩(wěn)定性及不被微生物污染,所謂的“純天然”很大部分屬于商業(yè)概念,也是商家的一種宣傳噱頭。
二、勿信“快速見效”,買前先看成分表
除了質量安全問題,夸大和虛假宣傳也是祛痘類化妝品市場中存在的亂象。隨著電商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在質量和價格競爭之余,很多商家會打著“有效治療”“1支見效”“直擊痘根不留印”等宣傳口號,利用虛假交易和評價,誘導消費者在不知道產品真實效果的情況下盲目跟風購買。對此,李鑫表示,根據(jù)規(guī)定任何化妝品均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醫(yī)療作用,遇到使用醫(yī)療術語、虛假性詞義的祛痘類化妝品時也要格外留心。此外,如果祛痘類化妝品在使用2到3次后很快就能看到明顯效果,也需要引起注意,“祛痘類化妝品中的確有些成分可以通過促進角質代謝等方式促進愈合,例如果酸或水楊酸等,但這兩個成分并不適合敏感肌膚使用,且即便是正規(guī)的輔助促進痘痘愈合的產品,效果也不應該太快。”他還告訴記者,引發(fā)皮膚起痘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由痤瘡丙酸桿菌而引起的面部痤瘡,而真菌性毛囊炎、細菌性毛囊炎等其他原因也會造成痘痘的產生,由于通常出現(xiàn)在面部,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若長期受到困擾還是應該到正規(guī)醫(yī)院,在專業(yè)皮膚科醫(yī)生的幫助下治療。
面對市場上良莠不齊的祛痘類化妝品,消費者也應盡量選擇在正規(guī)的商場或品牌官網上購買,及時查看商品信息,例如標簽上的品牌、生產日期和批號等,并注意查看成分表,若對其中某些成分有過敏等不良反應,需謹慎購買。在換用新品牌的祛痘類化妝品時,最好能夠先在皮膚上進行小范圍試用,如果沒有不適感,再擴大使用范圍,以確保安全有效。
常規(guī)治療痘痘方法
一、西藥治療
服用一些抗生素或者如性激素、黃體酮等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這類方法短期內可見成效,但服用這些藥物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影響身體健康。
二、中藥治療
根據(jù)痘痘發(fā)病原因可分為濕熱癥,內毒血熱癥、血虛風燥癥。通過服用中藥進行調理治療,缺點是見效慢。
三、激光治療
這是目前采用比較多的療法。使用特定波長的激光,對抑制痤瘡賴以產生的皮脂過多,殺死導致痤瘡的多種細菌,具有很強的功效,從而使新生的小痘痘及時隱退。激光祛痘過程中比較舒適、無痛苦,并且對皮膚沒有不良刺激作用,無光敏現(xiàn)象,治療過程輕松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