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就業(yè)好不好
1、老人再就業(yè)的好處
(1)維持老年人的經濟地位,減輕社會對老年人的負擔;
(2)充實精神生活,延長社會生命;
(3)有利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4)為社會解決由人口老化而造成的勞動力資源不足;
(5)發(fā)揮余熱,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
2、老人再就業(yè)的弊端
(1)不受法律保護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了,勞動合同就終止了,之后跟公司形成的是勞務關系。而勞務關系是不受《勞動合同法》保護的。在勞務關系中,像加班費、帶薪年假、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等福利待遇,法律都不再保護。也就是說,單位可以隨時終止用工,而不用給予勞動提供者任何的經濟補償。
(2)就業(yè)途徑單一
老年人的就業(yè)途徑主要依靠親友介紹,多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尋找工作,通過在中介機構登記尋找工作的比例很低,幾乎無老年人為就業(yè)提供簡歷等書面信息。
(3)再就業(yè)市場兩極分化
老年人再就業(yè)市場面臨著冷熱不均的現狀,具備專業(yè)技術的退休人員,如中醫(yī)、教師、技工等,成了爭搶的“香餑餑”,而眾多不具備專業(yè)技術的老人卻感嘆求職無門。

老年人再就業(yè)其就業(yè)形式
1、高薪聘請型
這一類老年人的特點是,在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從事管理、技術類崗位多年,經驗豐富或擁有一技之長。退休之后有完善的養(yǎng)老保障,沒有經濟壓力,出于“閑不下來”選擇了“退而不休”。這類老年人往往尚未退休便早早被聘用單位“盯上”,再就業(yè)后的工資甚至比退休前拿得還要高。
2、自主創(chuàng)業(yè)型
子女成家立業(yè)后,老人沒有家庭生活負擔,遂利用積蓄搞起了創(chuàng)業(yè)。這類老年人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比較快。
3、無奈打工型
這類老年人往往沒有文化,缺乏一技之長,子女教育水平偏低,即使有一份工作,生活也不富足。這類老人以農村和城市低收人群體為主,他們雖然步入老年,卻因生活所迫需要打工補貼家用。
適合退休父母做的工作有哪些
1、小區(qū)門衛(wèi)
很多小區(qū)都招老年人當門衛(wèi),門衛(wèi)的工作很輕松,登記下陌生人的基本信息,給出入車輛放行,輕松又自在,還可以打發(fā)時間。
2、保潔員
城市變美觀離開不了保潔員,保潔員要求低,每個人都可以去做,但是一般年輕人都不愿意干,很多老年人都擔任了保潔員的工作,這份工作也是值得尊敬的。
3、家政
現在家政市場很缺人,城市里夫妻兩人都要工作,那么照顧家庭就沒有時間,家務以及照看小孩總是需要人做的,那么就需要請保姆,一般老年人都有很多時間,而且他們也有照顧家庭的經驗,所以還是挺適合老年人的,不過上崗前也需要經過家政公司的培訓。
4、城市綠化
城市綠化的工作門檻也低,比較適合老年人做,每天修剪花花草草,給花花草草澆澆水等,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還能賺到錢,還是挺不錯的。
5、酒店洗碗工
酒店每天都有很多臟碗需要洗,那么就需要招一些洗碗工來洗碗,洗碗工沒有任何門檻,而且也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老年人是可以做的。【詳細】
老人創(chuàng)業(yè)做什么好
老年人創(chuàng)業(yè),要具體根據哪個年齡段,身體情況,性別來考慮。其次,工作環(huán)境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參考因素(要考慮老年人的安全,健康等等)。工作時間,老年人一般情況下都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從身體方面考慮。已經不適合出來工作的老年人就不要創(chuàng)業(yè)。以下是比較適合老老年人創(chuàng)業(yè)好項目:
1、可以在公園里教老人跳舞健身,也可以在公園門口、幼兒園門口賣氣球等兒童玩具。
2、賣花、盆栽、晚報攤點,下午只要工作幾小時。
3、買幾張桌椅,開個老年棋牌室(麻將館)。
4、買幾個電療器,或中藥泡腳等開個老年康復所。
5、如果老人自己有才藝的,可以開個老年才藝培訓班。
6、保健品,中老年人有充足的朋友圈子,因為老人對老人信任情況高一些。做個兼職,來錢還是挺快的(找一個名聲好的保健品公司)。
7、開個小賣店,不累,需要本錢還小,如果自己家有個一樓,省了租房子的錢。
8、給中小學做家庭飯,在中小學附近租個房子(自己家有就更好了),然后中午給他們做飯吃。
國內老年人就業(yè)需政策支持
日本出臺過一些相關政策,比如修訂后的《高齡者就業(yè)安定法》規(guī)定,凡是通過正規(guī)職業(yè)介紹所雇用60至64歲老年人的大企業(yè),每雇用一位老年人,國家會給予為期一年、總額為50萬日元的補助金;對中小企業(yè),國家給予為期一年、總額為90萬日元的補助金。
同樣面臨老齡化社會,老年人仍奮斗在工作一線的還有韓國。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而實際上,人們平均工作到71歲才會真正休息。退休年齡只是重新找工作的開始。首爾的“銀發(fā)招聘會”上,3萬多名老人正在尋找職場“第二春”。他們競爭的6000個職位,大多屬于退休前從沒想過會從事的體力工作,包括快遞員、保安、清潔工、加油員。由于65歲以上的人可以免費坐地鐵,坐地鐵送快遞也成了不少韓國老人的選擇。韓國有專門的銀發(fā)快遞公司,招收老人送比較輕便的貨物。
反觀國內老年人,雖然退休金每年都漲,但是退休老人們卻感覺“錢越來越不夠花”。
無論是出于“錢不夠花”還是出于“老有所為”的需求,退休人員再就業(yè)顯然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數據表明,我國60歲以上老人中,有近三成人仍在工作。
一些國家的經驗表明,促進老年人再就業(yè),可以緩解社會養(yǎng)老壓力。不過,國內的老年人再就業(yè)卻需要政府和企業(yè)共同來促進,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老年人就業(yè)的環(huán)境。
比如,老年人與公司形成的是勞務關系,而勞務關系是不受《勞動合同法》保護的,老年人再就業(yè)不能享受帶薪年假、解除勞動關系不能享受經濟補償金等福利待遇。這些方面,還需要出臺一些政策,為老年人就業(yè)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