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有哪些歷史名人?本文為大家盤點了新疆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他們有鳩摩羅什、魯明善、額敏和卓、容妃、白山布·杜南拜、阿曼尼莎罕……其中,鳩摩羅什與玄奘、不空、真諦并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其譯經和佛學成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疆十大歷史名人排行榜,主要通過檢索相關網絡平臺查找出歷史上所有時期,出生地為新疆的各類已故人物,并綜合考量他們取得的成就(著作、官職、榮譽頭銜等)、知名度、影響力得出。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為我喜歡的投票>>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推薦入榜/提交>>
鳩摩羅什(Kumārajīva,344-413農歷4月13),一譯“鳩摩羅什(耆)婆”,略稱“羅什”或“什”,意譯“童壽”。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龜茲國(今中國新疆庫車)。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嫻?jié)h文,佛學造詣極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并能熟練運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師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諦并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
魯明善(公元1271~公元1368),名鐵柱,維吾爾族,元代杰出的農學家。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約二十余里的哈拉和卓堡)人。他編纂刊印了《農桑衣食撮要》又名《農桑撮要》、《養(yǎng)民月宜》二卷。約一萬五千余字,按“月令”體裁撰寫,列有農事二百零八條。按月列舉應做之農事,包括農作物、栽培,家畜、家禽飼養(yǎng),農產品的加工、貯藏等。
額敏和卓(1694年—1777年),清朝乾隆時期新疆吐魯番的維吾爾貴族,世居魯克沁地方。是清朝時期吐魯番地區(qū)的統(tǒng)治者,維吾爾族的民族英雄??滴跷迨拍辏?720年),清軍西征準噶爾部,進軍至吐魯番,額敏和卓脫離準噶爾部,率眾歸順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為了躲避準噶爾部的報復,他率眾東遷甘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隨清軍西征準噶爾后,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隨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由于立功極多,被封為郡王。
容妃,和卓氏,維吾爾族人,傳說中的香妃形象的原型。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封和貴人;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冊封為容嬪;乾隆三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冊封為容妃;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薨;乾隆五十三年九月二十五葬于裕陵妃園寢。在乾隆皇帝的40多個后妃中,有一位維吾爾族女子,她就是容妃。
白山布·杜南拜(1803—1872),民族英雄,新疆布爾津克烈部落人,著名的哈薩克詩人和民間音樂家,冬不拉彈奏曲的創(chuàng)始人。當年懷抱著一把冬不拉,常年在草原上游歷,傳播自己創(chuàng)作的音樂,他一生當中共創(chuàng)作了400多首以冬不拉彈唱為主的民間音樂,其中《孤膽英雄》、《矯健的褐馬》等著名樂曲至今仍在哈薩克族民間廣為傳唱。
阿曼尼莎汗(1534年~1567年),從小愛好民間音樂、賽乃姆和麥西熱甫,并對維吾爾古典詩歌有濃厚的興趣,她自己還擅長寫詩、彈琴、唱歌。進入宮廷后,阿曼尼莎汗擺脫宮廷繁雜的禮儀,潛心專研木卡姆,并且萌發(fā)了改革木卡姆的想法,阿不都熱西提汗知道后,非常高興并給予她極大的支持。阿曼尼莎汗從小就喜歡讀詩,所以她受到了詩歌的影響,這也為她整理十二木卡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馬赫穆德.喀什噶爾(1008--1105)全名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侯賽因·馬赫穆德·喀什噶爾。維吾爾族。新疆古城喀什噶爾(今喀什市)。中國11世紀維吾爾族著名語言學家、突厥語學家、哲學家。馬赫穆德的主要著作還有《突厥語語法精華》,但已失傳。他沒有寫過專門的哲學著作,也沒有提出過系統(tǒng)的哲學理論,但是從《突厥語大詞典》所表述的格言、諺語、民歌、詩歌片斷中,仍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是一個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學家。
阿魯渾薩理,畏兀人(今維吾爾族人),元朝初,上書元太祖主張以儒學思想治國,奠定了元朝統(tǒng)治全國的思想基礎。會畏兀國王亦都護請于朝,盡歸其民,詔許之,遂復西還。精佛氏學。生乞臺薩理,襲先業(yè),通經、律、論。業(yè)既成,師名之曰萬全。至元十二年,入為釋教都總統(tǒng),拜正議大夫、同知總制院事,加資德大夫、統(tǒng)制使。
廉希憲(1231年-1280年),畏兀兒族,祖籍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大蒙古國至元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燕南諸路廉訪使布魯海牙之子。官至平章政事(宰相),輔佐忽必烈建立元朝;主張“以儒治國”,推行“漢法”,恢復科舉制度,保護儒生地位;在新疆地區(qū)(當時屬元朝嶺北行?。┩苿咏逃l(fā)展,促進了畏兀兒族與漢族的文化融合。
烏孫公主劉細君(?―前101年),西漢宗室,漢武帝劉徹侄子罪臣江都王劉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為抗擊匈奴,派使者出使烏孫國,烏孫王獵驕靡愿與大漢通婚。漢武帝欽命劉細君為公主,和親烏孫,為獵驕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并令人為之做一樂器,以解遙途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亦稱 “秦琵琶”。獵驕靡死后,劉細君隨從烏孫國風俗,嫁于獵驕靡之孫軍須靡,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劉細君去世。
聲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