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huán)境
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河北省平泉縣城西北部60公里處的大窩鋪林場腹地,東、北、西分別與遼寧省凌源市、內(nèi)蒙古寧城縣、河北省承德縣接壤。距承德市區(qū)80公里,總面積230平方公里。
山體地貌
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在大地構造上屬于內(nèi)蒙古臺背斜與七老圖嶺的過度地帶,自中生代燕山運動,地面火山噴發(fā),巖漿流溢,多次的巖漿活動,隨著地殼運動逐漸上升為陸地,形成中山、低山、丘陵等不同花崗巖、巖洞、絕壁,構成千姿百態(tài)的地貌景觀。
氣候特征
區(qū)域?qū)倥瘻貛蛑袦貛н^度,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涼溫型山地氣候,特點為: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風沙較小,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5-7℃,年平均隆雨量500-700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日最大降雨量170mm,無霜期120-130天,冬季積雪5個月,最大凍土層143cm。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公園內(nèi)水資源豐富,發(fā)源于頭道水泉(遼河源頭)的老哈河,流經(jīng)柳溪鄉(xiāng)、黃土梁子鎮(zhèn)、寧城縣而后入西遼河,流域面積1349.13平方公里,地表徑流量為0.9億立方米,地下水為0.246立方米,埋深在1.5米以下,水質(zhì)為碳酸鹽鈉、鈣、鎂水、礦化度<0.5/公升,屬淡水。
生物資源
公園有各種植物988種,動物260種,其中國家瀕危保護植物核桃楸、白杜鵑、大花勺蘭等18種,國家級保護動物金雕、金錢豹、大小天鵝等30余種,有記錄的百年以上古樹名木多達219棵,被專家譽為“綠色基因庫”和“動植物王國”。
土壤資源
公園內(nèi)土壤主要為棕壤、褐土、草甸三大類型8個亞類,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形成中、低山分布帶,褐土分布在海拔300-700米之間,棕壤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草甸土分布在溝谷、河灘低階地、陰坡、半陰坡多為壤土和沙壤土,土層厚度30-60cm,陽坡為砂粒粗谷土,土層厚度20-30cm,土壤PH值6.5-7.5,有機質(zhì)含量較豐富,一般表土含量0.5-4.8%,最高可達15%。
礦產(chǎn)資源
截止2003年,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礦產(chǎn)資源有40種,已經(jīng)探明儲量的25種,正在開發(fā)的有金、銀、銅、鐵、鋅、鉬、錳及螢石、膨潤土、煤等礦產(chǎn)資源20種。
景點景觀
公園分三大景區(qū),即遼河源森林浴場區(qū)、馬盂山草原花海區(qū)和遼代古墓區(qū),景點65處,以高山、森林、草原、花海、怪石、清泉、古樹、古墓八全齊美而取勝。
遼河源頭
1990年遼寧省營口市藝術家考察團30余人從營口入海口沿遼河逆流而上,尋源至此,刻下了“遼河源頭”四個大字。遼河源頭水量豐沛,水質(zhì)清澈,富含鈣、鎂、鉀、鈉、磷等多種無機鹽,可以補充人體所缺乏的銅、氟、碘、鐵、鉬、硒、鋅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對增強人體組織機能,促進人體健康具有明顯作用。每年向老哈河及遼河中下游地區(qū)提供多達1.2億立方米凈水,哺育著億萬遼河兒女。
九龍蟠楊
九龍蟠楊,屬小葉楊,又稱“千年古楊”,主干直徑約5米,冠幅750多平方米。九條側(cè)干猶如九條蒼龍,或平伸、或上揚、或俯探,盤旋曲繞、婀娜多姿。從東向西遙望,樹形恰似一張中國版圖,實屬罕見,具有“天下奇楊”之稱,歷經(jīng)風雨,依然枝葉繁茂。
王爺馬場
景區(qū)內(nèi)海拔1600米,連綿近萬畝的亞高山草甸,是遼國創(chuàng)立者耶律阿保機和遼歷代帝王著名的游牧場所,史稱王爺馬場,《遼史》又稱白馬甸。遼景宗、遼道宗以及蕭太后,都曾來這里飛騎逐獵。
這里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高,植被種類繁多,是華北地區(qū)罕見的亞高山草甸。春夏時節(jié),這里繁花似錦、碧草連天,白里透紅的石洋景、粉紅色的胭脂花、黃色的金蓮花、藍色的鴿子花,以及各種不知名的野花次第開放、爭奇斗艷,清風拂面,波瀾起伏、芳香沁人心脾。
森林浴場
遼河源景區(qū)森林覆蓋率達82%以上,植被垂直分布明顯,隨著海拔高度的遞增,自山腳至山頂依次為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亞高山草甸。遼河源森林浴場空氣清新、無菌、無毒、無灰塵,是“天然大氧吧”、“天然凈化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0.68萬噸, 二氧化碳2.39萬噸,釋放氧氣1.81萬噸。據(jù)資料考證,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20000多個。每天分沁大量殺菌素,具有殺菌、免疫的作用。
遼代古墓
《遼史》卷九十七載:“竇景庸,中京人,中書令振之子。清寧中,第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少府少監(jiān)。咸雍六年,授樞密直學士。大安初,遷南院樞密副使,監(jiān)修國史,知樞密院事,賜同德功臣,封陳國公。九年死,謚曰肅憲”。
墓地原有石像生三十六件,石虎五只,石羊四只,石人兩尊。精雕細鏤、形神兼?zhèn)洌?jīng)千年風雨侵蝕,保存完好,體現(xiàn)了遼代藝術之精湛。清澈的遼河源頭之水緩緩流經(jīng)墓前,墓地前有并蒂山相照,后有五峰毗連,北側(cè)山巔三尖柱石矗立,號稱“三炷香”,竟成天然供奉。墓地青山峻嶺掩映,碧水叢林環(huán)繞,可謂山發(fā)脈綿遠,水朝拜含情,呈典型的風水寶地之勢。
交通信息
旅游專線
平泉—遼河源旅游專用線(黃土梁子鎮(zhèn))—遼河源頭
自駕
京承高速---承朝高速----楊樹嶺下高速—承德方向—八家轉(zhuǎn)盆右轉(zhuǎn)赤峰方向—遼河源旅游專線—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