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是由張惠中執(zhí)導(dǎo),張猛、宮凱波編劇,趙本山、范偉、蔡維利、王小虎表演的小品,于2005年2月8日在《200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首播。
該小品是“忽悠”系列的最后一部,講述了“大忽悠”帶著兩個徒弟來到“防忽悠熱線咨詢公司”,想方設(shè)法忽悠范廚師但最終被戳穿的故事。
2005年2月,該小品獲得2005年中央電視臺“我最喜愛的央視春晚節(jié)目”評選小品類一等獎的獎項。
演員 趙本山
三年前成功“忽悠”雙腿健康的范廚師買下他做的拐杖,并揚言還要賣出一副擔架。沒想到這次范廚師學(xué)聰明了,將他的忽悠手段一一戳穿,大忽悠無奈使出了新的“殺手锏”,利用兩個徒弟“忽悠”了范廚師。
演員 范偉
原本是顛勺的廚師,三年前被大忽悠給“忽悠”后,改行開了一家“防忽悠熱線咨詢公司”。這次再遇見大忽悠的時候,無論怎么被“忽悠”,他都能一一識破。
演員 蔡維利
大忽悠的徒弟之一,配合師父運用反間計成功“忽悠”了范廚師。
演員 王小虎
大忽悠的徒弟之一,“忽悠”到范廚師的紅包,結(jié)果紅包里只有一副對聯(lián)。
【臺詞】根據(jù)2005年央視春晚該節(jié)目的視頻播出同期聲進行后期字幕整理,請先閱完左列再向右列閱讀。
大忽悠:聽說他,不當廚師改防忽悠熱線了,竟敢揚言再不上當受騙了,殘酷的現(xiàn)實已直逼我心理防線了,今年我要不賣他點兒啥,承諾三年的話題我就沒法跟觀眾兌現(xiàn)了!
小忽悠甲:師父,進去不?
大忽悠:別著急,先撥個騷擾電話!
范廚師:(接電話)您好!
大忽悠:這里是借你借你一眼慧眼防忽悠咨詢熱線,我是資深上當者老范,憑借多年上當經(jīng)驗,對你是否被忽悠了做出明確判斷。有人賣拐請按1,有人賣車請按2,有人出腦筋急轉(zhuǎn)彎兒請按3,有人賣擔架直接撥110!
大忽悠:你好!
范廚師:你好!
大忽悠:請問您是范師傅吧?
范廚師:啊,你,是哪位?
大忽悠:我是……有一個問題想直接咨詢你老一下。
范廚師:啊,你說!
大忽悠:我們家有頭老母豬啊,黑底兒白花的,早晨起來打開圈門以每小時80邁的速度向前瘋跑,咣當撞樹上死了!
范廚師:撞死了?這個豬的視力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大忽悠:倆眼睛都是1.5的!
范廚師:會不會有什么心理疾病???
大忽悠:心理可健康了呢!
范廚師:那怎么會撞死呢?
……
小品《功夫》是趙本山央視春晚作品“賣拐”“賣車”系列的延續(xù),名字取自周星馳2004年創(chuàng)作的同名電影。
趙本山選擇帶蔡維利和王小虎登2005年央視春晚舞臺,主要看中的是兩個人的頭型。為了該小品的舞臺效果,兩個“小忽悠”的角色都需要光頭亮相,最好能有鏡子一樣的反光效果,而蔡維利和王小虎兩人都最符合這一點。此外,兩人與范偉都曾有過對手戲,與范偉比較熟悉,入戲比較快。
獲獎時間 獲獎類別 獲獎等級 獲獎方
2005年 2005年中央電視臺“我最喜愛的春節(jié)晚會優(yōu)秀節(jié)目”評選 小品類一等獎《功夫》
《賣拐》系列最終番《功夫》里,“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范偉終于學(xué)會了反套路,一路反轉(zhuǎn),一招“將計就計”收拾了“大忽悠”,給《賣拐》系列小品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一系列小品以夸張手法展現(xiàn)騙子控制他人思想的全過程,辛辣地諷刺了存在于各行各業(yè)的騙子及非法傳銷組織。不過,盡管大家對《功夫》的期望值很高,但總體看來只是中上等水平。(央視網(wǎng)、中國新聞網(wǎng)評)
《功夫》是由趙本山的幾個軍師共同創(chuàng)作,原本這個智囊團是為陳佩斯和朱時茂精心設(shè)計的,但兩人均表示不會上2005年春晚,因此所有的人馬才全力以赴加入《功夫》的創(chuàng)作中來。
趙本山直言已經(jīng)記不清《功夫》的劇本改了多少次,整個創(chuàng)作團隊為了這個劇本每天很晚才睡覺,害得他患上了失眠的毛病。在創(chuàng)作這個稿子的時候,他特別喜歡功夫茶,每每磨合完一段本子就會喝上兩口,為的就是保持旺盛精力。他還愛上了酒,《功夫》中抖的“包袱”都是在酒后才有的靈感。
范偉從1995年起和趙本山搭檔上春晚。2005年的小品《功夫》使得他已經(jīng)身處崩潰的邊緣,他下臺后就對趙本山表示,自己不能再上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