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脂肪填充面部如何操作
1、面部脂肪填充,需要先完成術前的檢查,再進行手術。手術之前醫(yī)生面診,決定從哪個地方取,如腹部、大腿等部位獲取脂肪,確定面部需要填充的部位,完善各種檢查。檢查完后在手術前讓求美者洗臉、照相,用線描畫出來需要填充的部位和需要獲取脂肪的部位,之后進行麻醉,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2、麻醉后對供區(qū)也就是供脂肪的肚子或大腿注射腫脹液,把脂肪抽吸出來。脂肪經(jīng)過一定的處理,比如靜置、棉墊吸附、離心等不同的處理方式,將處理后的脂肪注射到面部不同位置。再對抽脂部位進行包扎,對于面部一般不包扎,涂抹紅霉素眼膏即可。之后進入恢復過程,一般第二天進行換藥,會逐漸恢復。
自體脂肪填充面部手術操作技術
1、麻醉的選擇,一般臨床上是選擇局麻或局麻配合基礎麻醉,部分患者可能會選擇全麻手術。
2、抽脂區(qū)域的選擇,一般選擇的是腹部或大腿區(qū)域,因為腹部和大腿處的脂肪存量比較多,且脂肪存活效率更高。一般為達到更好的脂肪存活的效果,會采用3L3M技術。3L是指低壓、低速以及小顆粒的脂肪,其中低壓是指抽脂時壓力要低以減少對脂肪組織的破壞,低速是指通過低速的轉速離心對脂肪進行提取和分離,小顆粒脂肪是指所抽出來的脂肪要盡量使其比較小,增加存活率。3M是指多點、多隧道、多層次的注射,這樣能讓移植到組織內的脂肪,與周圍受區(qū)充分接觸,能使脂肪更好存活。
3、脂肪注射填充要選擇合適的填充量以及合適的部位,并且由于人體面部還存在多個重要的血管和神經(jīng),比如面動靜脈和面神經(jīng),因此在做面部脂肪填充時,需要注意對重要的血管、神經(jīng)的保護好,避免受損。
臉部脂肪填充恢復過程
1、術后3—10天一般為腫脹期,需要多喝水。術后1周內不要沾水,如果不小心沾水后立即擦干,避免外力擠壓創(chuàng)口手術部位。
2、術后15天到3個月脂肪會逐漸吸收,腫脹逐漸消退,填充的脂肪在逐漸吸收,情況逐漸穩(wěn)定,注意營養(yǎng)、飲食的正常攝入,禁止抽煙喝酒和吃辛辣帶刺激性的食物。
3、術后3個月后脂肪吸收基本完成,面部會呈現(xiàn)較為自然的狀態(tài)。此時可以對切口處適量涂抹抗生素油膏,以促進瘢痕吸收。
聲明:以上內容源于系統(tǒng)算法索引集成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不代表本網(wǎng)站觀點和立場,不能代替面診,用戶應謹慎判斷并自擔風險,避免任何因使用或信賴此類內容、產(chǎn)品、服務而造成財產(chǎn)健康損失。如有不適請盡快線下就醫(yī),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