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作》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詩作。此詩寫夢,夢境恍惚朦朧,撲朔迷離,充滿神秘感,主題不易捉摸,詩人在這里表達的是一種曲折而復雜的情懷,似是暗寓詩人既想超凡出世又十分留戀人間的思想矛盾。全詩四句分別寫出了秋夜、春宵、棋罷、酒闌四個不同的意境,對仗工整,意蘊深遠,似夢非夢,情寓其中。
夢中作
夜涼吹笛千山月⑴,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⑵,酒闌無奈客思家⑶。
⑴千山:極言山多。
⑵“棋罷”句:暗用王質(zhì)的故事。南朝梁任昉在《述異記》中說:晉時王質(zhì)入山采樵,見二童子對弈,就置斧旁觀。童子給王質(zhì)一個像棗核似的東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覺得饑餓。等一盤棋結(jié)束,童子催他回去,王質(zhì)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經(jīng)朽爛?;丶液螅H故都已去世,早已換了人間。人換世:一作“人世換”。
⑶酒闌:謂酒筵將盡??停褐笁糁械淖髡咦约?。
深夜寒涼如水,月光籠罩千山,凄清的笛聲飄揚到遠方。道路幽暗,路旁長著濃密的百花,散發(fā)著迷人的芳香。
就像晉人王質(zhì)一樣,下完一盤棋,竟不知不覺中轉(zhuǎn)換了人世,借酒澆愁酒已盡,令人無可奈何的是,始終無法排遣心中思念故鄉(xiāng)。
此詩記述夢中所見,載于《居士集》卷十二,它前后的兩首目錄原注都標明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可能都為同時所作。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主政的慶歷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今安徽阜陽)任知州,那時心情郁悶不已,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又或者是歐陽修有意安排,借夢中所見,抒發(fā)自己郁悶憤恨的心情。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水(今屬江西)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散文富陰柔之美,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學李白、韓愈,古體高秀,近體妍雅;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
在古典詩歌中,寫夢或夢中作詩為數(shù)不少。清代趙翼在《甌北詩話》中曾說陸游的集子里,記夢詩多至九十九首。這類作品有的是寫夢,有的則是借夢來表達詩人的某種感情。此詩乃記述夢中之所見。全詩對仗工整,意蘊深遠,似夢非夢,情寓其中。
首句寫靜夜景色。從“涼”“月”等字中可知時間大約是在秋天。一輪明月把遠近山頭照得如同白晝,作者在夜涼如水、萬籟俱寂中吹笛,周圍的環(huán)境顯得格外恬靜?!扒皆隆比?,意境空闊,給人一種玲瓏剔透之感。次句刻畫的卻是另一種境界?!奥钒怠?,說明時間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說“百種花”,則此時的節(jié)令換成了百花爭妍的春天。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寫得如此撲朔迷離,正合夢中作詩的情景。此二句意境朦朧,語言雋永,對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
第三句借一個傳說故事喻世事變遷。這里運用了梁代任昉《述異記》中的典故,反映了詩人超脫人世之想。末句寫酒興意闌,思家之念油然而生,表明詩人雖想超脫,畢竟不能忘情于人世,與蘇軾《水調(diào)歌頭》所說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意境相似。
全詩四句一句一截,分別寫出了秋夜、春宵、棋罷、酒闌四個不同的意境。這四個不同的意境,似斷似續(xù),合起來又是一個和諧的統(tǒng)一體,末尾以懷鄉(xiāng)情緒作結(jié),似是暗寓詩人既想超脫時空而又留戀人間的矛盾思想。此詩的另一個特點是,對仗工巧,天衣無縫,前后兩聯(lián)字字相對。這是受了杜甫《絕句》詩的影響。
“詩言志”,全詩至結(jié)尾,寓意就逐漸明朗了。詩人的抑郁恍惚,與他當時政治上的不得志有關(guān)。作此詩時歐陽修還在潁州,尚未被朝廷重用。所以這四句是在抒發(fā)心中的感慨,它的妙處是沒有把這種感慨直接說出。這種意在言外的手法,要仔細體察才能明其究竟。
明·楊慎《升庵詩話》:絕句者,一句一絕,起于《四時詠》“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是也?;蛞詾樘諟Y明詩,非。杜詩“兩個黃鸝鳴翠柳”實祖之。王維詩:“柳條拂地不忍折,松柏梢云從更長。藤花欲暗藏猱子,柏葉初齊養(yǎng)麝香。”宋六一翁亦有一首云:“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散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苯源梭w也。樂府有“打起黃鶯兒”一首,意連句圓,未嘗間斷,當參此意,便有神圣工巧。
近代·陳衍《宋詩精華錄》:此詩當真是夢中作,如有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