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廣德市,桃姑迷宮又名東崖洞,總面積31萬平方米,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有流云、怪石、奇門和幽峽四絕。此處的嶙峋怪石,深峽危崖,峽谷巖壁,都是由玲瓏剔透的太湖石構(gòu)成。迷宮內(nèi)洞壑怪異,千姿百態(tài),移步換景,撲朔迷離,云蒸霞蔚,噴珠濺玉。
頗為有趣的是這里洞中套洞,洞洞相通,門門相連,人行其間,若即若離,曲徑綿延迂回,縱橫交錯,常常是洞洞可望不可及,隔崖聞聲又見人,置身宮里如同在飄渺靈虛的幻境之中,令人樂不知返。
廣德四季氣候變化大,冬季十分寒冷,處地于冬季的時間比較長,有四個月之久;
夏日炎熱,跟安徽省其他城市一樣,廣德也有梅雨期(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九月下旬)而且時間持續(xù)較長,這時的雨傘就像個貼心朋友一樣,要天天跟著你了,另外,衣服的儲備也要充足。去廣德旅游每年的春秋兩季都很合適,春秋兩季很短,氣候適宜,雨水適中,空氣潮濕。
桃姑迷宮位于安徽廣德市新杭鎮(zhèn)的東崖山上。東崖山山清水秀,林木蔥郁,山上有巍巍壯觀的靈秀塔、梳妝閣、聚仙閣。桃姑迷宮又名東崖洞,辟有桃姑迎賓、流云飛瀑、桃塘夜月、洞山塔影、聚仙觀畫、瑞草霞光、奇門幽峽、福壽仙桃、索橋鳥瞰、宋墨遺香、萬佛朝天、通天一門等。
溶洞占地8萬平方米,洞內(nèi)游覽路線1800米。洞內(nèi)怪石嶙峋,幽深迷離,集古、靈、秀、怪于一體,似太幻虛境,引人入勝。走在溶洞底下身上覺得涼授授的,走路要特別小心,不注意就會被奇巖怪石碰到。
桃姑迷宮,歷史悠久,遠自漢唐,便招徠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蘇軾、岳飛在此留有石刻遺跡,明太祖朱元璋駐蹕廣德時,稱這里是“靈秀甲天下”。
桃姑迷宮的景色,貴在天然,有流云、怪石、奇門、幽峽四絕,構(gòu)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充滿著神奇的色彩。
山上有巍峨壯觀的“藏金塔”,山下有碧波瀲滟的“桃花塘”,湖心島上有桃姑仙子的雕像,左有“梳妝閣”,右有“聚仙亭”。
開發(fā)后的溶洞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觀為基礎(chǔ),歷史人文景觀為依托,以桃姑仙子久住迷宮的歷史傳說為主線,將一座玲瓏剔透、千姿百態(tài)、撲朔迷離的地下迷宮獻給廣大游客。
桃姑迷宮坐落在廣德市新杭鎮(zhèn)東崖山中。洞外是一幅迷人的皖南山水畫卷,陽春4月,滿山滿坡遍開鮮艷的桃花,春風一吹,十里飄香,紅艷艷的桃花嬌艷奪目,山旁翠竹環(huán)抱,宮前一汪湖水,碧波輕漾,湖中小島,托桃仙姑塑像亭亭玉立,形神兼?zhèn)洹?/p>
洞口牌樓式宮門,“桃姑迷宮”四個大字,引人注目,同聚仙桃遙遙相對,近旁500米長的游客小街,車來人往,紅男綠女,笑語低昂。
踏入宮門,信步入宮,舉目細看,奇景宜人?!傲髟茘{”似數(shù)萬塊太湖石壘成,峽頂飛瀑直瀉,高約十丈,水濺翡翠潭,流云從巖縫中飄流而入,似柔緞飄逸,使人有入仙境之感;進入“飛天峽”,好像進入高山,落入峽谷。長約百米,峽壁陡峭如削,兩壁之間不足1米,有30多米,在地下溶洞中,能有如此壯觀的峽谷,實是溶洞中的奇跡;進入桃姑閣,抬頭看“天門”,使人浮想聯(lián)翩,陡生情趣,左方立有一塊奇特的大片石,似桃姑起床著裝,閣壁有百壽圖、萬福匾,閣中有一巨大的“仙桃石”,形態(tài)別致,桃旁有一桃姑塑像,手托一盤仙桃,腳踏祥云,昂首向上,似若升天。
向上望去,在數(shù)十米高的閣頂上,有一圓洞,能看到藍天白云,實在奇妙無比……桃姑迷宮同其他溶洞根本區(qū)別在洞內(nèi)鐘乳石甚少,幾乎全部是含有藝術(shù)魅力的太湖石,真是天工巧琢,簡直是地下太湖石的藝術(shù)宮殿,實在是難得一見的地下一絕,宮內(nèi)迷徑眾多,曲徑縱橫交錯,或上或下,忽左忽右,曲曲彎彎,如不緊隨導游,會叫你進得去出不來。
桃姑迷宮首期開放的有16個宮廳,24峽,53門,景觀面積31萬平方米,各種曲徑小道連起來足有5公里長。
桃姑迷宮,實在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迷宮。更值得稱道的是“古”,廣德市志早就有記載,在漢唐時期,特別是宋、明兩代,這里便有庶民名人游覽,洞內(nèi)外留下多處
古代文人題詠、石刻,據(jù)文字記載,這里原是“東崖洞”、“馮家洞”,明太祖朱元璋率軍駐在廣德,曾慕名到此一游,稱這里是“靈秀甲東南”;民族英雄岳飛在離這里2公里的牛頭山大戰(zhàn)金兵,六戰(zhàn)六捷,曾到這里下鞍稍息,入洞觀賞,乘興揮筆寫下了“江南勝跡”四個大字。
清朝以后,被埋入地下,鮮為人知。如今,修繕一新的桃姑迷宮,尤以“洞中大峽谷”稱絕于世,讓您耳目一新,流連忘返。
聞名中外的符離集燒雞,產(chǎn)于本市北30里位于京滬鐵路大動脈上的符離鎮(zhèn)。已有80多年的制作歷史,它以獨特的風味,享譽遐邇。
符離集燒雞的制作工藝十分精細。選本地當年肥健壯麻雞,且以公雞為良。宰殺前需飲清水并洗凈雞身,然“別”好晾干用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種名貴香料,放在保留數(shù)十年的陳年老湯手里,先用猛高溫鹵煮,再經(jīng)文火回酥四至六小時方可撈出。這樣制作出來的燒雞,香氣撲鼻,色佳味美,肉質(zhì)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而絲連,骨酥,嚼之即碎,有余香,如在出鍋后趁熱,輕輕提起雞腿一抖,雞肉便會全部脫落而明架相連。
市內(nèi)沒有直達景區(qū)的公交車,可乘坐當?shù)爻鲎廛嚮虬嚽巴皡^(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