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十六歲的小菲是一個純潔與率真的女孩子,她厭惡城市的欺詐、陰暗和市儈氣息,渴望一種更干凈更浪漫更有激情的生活,所以她懵懵懂懂地和同學一起參加了革命,成為了文工團員。這種投身革命的偶然卻內在地契合了她追求浪漫的個性——革命就是要蕩滌一切污穢,革命富有浪漫氣質。
當革命的運動一個一個接踵而至時,歐陽萸總是受到?jīng)_擊和批判,停薪停工資,追隨者一轟而散,每當這個時候只有小菲是不離不棄的,一如既往地癡愛他的,小菲這時給他布設的溫暖溫馨的家庭成了他最后的退守之地。
物質匱乏的時候,小菲寧肯自己不吃也要把營養(yǎng)品送給丈夫,還挖空心思地去弄吃食,甚至半夜三更去郊外釣蛤蟆。她精心算計著每天的生活開支,為了得到演主角那每月六元錢伙食補助和四兩紅糖給歐陽補補虛弱的身體而去給劇團書記送禮;文革中丈夫被批斗,她堅持天天送飯,并巧妙而勇敢地瓦解施于丈夫身上的暴力;丈夫勞教時,小菲寧可從大主演降至鍋爐工也不與丈夫劃清界限,堅持隔段時間就去探看。
小菲終于留住了歐陽萸,歐陽萸在經(jīng)過了漫長的精神漂泊后也終于心甘情愿地與她相濡以沫共度余生。
當紅文工團員,小市民出身,性格率真浪漫,花了一輩子時間去留住一個不愛她的男人。
演員 劉燁
出身上海世家的正直干事,清高孤傲,才華橫溢,傾慕者眾,與妻子田蘇菲沒有精神交集。
演員 景甜
田蘇菲和歐陽萸的女兒,認為媽媽愛爸爸愛得太笨,是嚴歌苓以自己為原型塑造的角色。
演員 孫海英
解放軍旅長,憨厚執(zhí)著,田蘇菲的追求者,雖沒得到她的愛,卻心甘情愿守護了她一生。
演員 張唏
田蘇菲的閨蜜,為人膽大心細,從家里偷了金磚,拉田蘇菲跟她一塊離家出走投奔革命。
演員 吳冕
伍善貞的媽媽,潑辣能干,嘴巴不饒人,不滿女兒帶頭抄了自己家而與女兒生了嫌隙。
長篇電視連續(xù)劇《一個女人的史詩》,其成功之處首先在于描寫了小菲這個人物的命運。
從某種意義上講,電視連續(xù)劇《一個女人的史詩》通過主人公小菲的命運,描繪了從戰(zhàn)爭到勝利、從軍隊到地方、從鄉(xiāng)村到城市的一幅社會生活畫卷,其實也寫出了共和國從成立前到“文革”后幾十年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女人的史詩》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珍惜我們民族今天這段最好的發(fā)展時期和歷史機遇。
說到這部電視劇的成功之處,還不能不提到劇中質樸的生活氣息。首先,劇中人物的表演就具有質樸的氣息,包括孫海英飾演的都漢,乃至于小菲媽、小伍媽、小伍等一批人物也都以質樸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劇中的場景也非常具有時代特征,甚至有些地方還十分感人。例如劇中小菲媽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雖然她把小菲罵得狗血噴頭,也不喜歡歐陽萸,但她卻瞞著他們,將被撕毀的歐陽萸第一部長篇一頁頁地粘貼起來。小菲媽之所以這樣做,因為她有一個樸素的真理,這種混亂的年代終會過去,知識總會有用處的。當小菲和丈夫看到母親用心血貼起來的這一頁頁稿紙時,不禁流下了熱淚,應當說,這樣催人淚下的場景還有不少。
《一個女人的史詩》是一部十分成功的電視連續(xù)劇,劇中小菲這個過去影視劇中從未出現(xiàn)過的女人形象,相信會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人民日報·彭吉象評價)
改編自嚴歌苓女士同名小說電視連續(xù)劇《一個女人的史詩》是一部制作精良、耐人尋味、藝術感染力強的作品。該劇用精致考究的視聽語言,將原著的情節(jié)、思想、精神和氣質詩意地呈現(xiàn)出來,從這一方面來看,可以說它的成功得益于創(chuàng)作者們在制作過程中對原著的“忠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沒有電視劇這種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文藝形式作為載體,如果沒有電視明星強大品牌效應所產(chǎn)生的號召力,小說《一個女人的史詩》恐怕也還只是一部為少數(shù)文學愛好者所津津樂道的愛情小說。因此,《一個女人的史詩》是文學藝術與電視劇藝術結緣互補的成功范例?!疤锾K菲”這個人物形象值得一議。她既是嚴歌苓筆下那個情緒飽滿、情感充沛的田蘇菲,同時亦是屏幕上按照導演的理解塑造的。
該劇亦詩亦史,既是對史中之詩的歌唱,亦是對詩中之史的反思,然而一部好的作品,其主題思想在實現(xiàn)了對“詩”與“史”的融合后,還應該具有超越其上的對人性的深度呈現(xiàn)?!兑粋€女人的史詩》的積極意義也是這個道理,它通過對特定時期內風云變幻的社會大歷史的檢視與反思,以及對個體生命中堅貞不渝的愛情的歌贊,讓我們從中看到了再不同時代“歷史地發(fā)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的復歸與愛的覺醒。
電視劇對于小菲與歐陽之間的愛情故事較原著略有出入。在小說中,小菲與話劇團的年輕演員陳益群之間有過戀愛關系,并且是小菲主動的,甚至小菲與都漢之間,小菲也有過精神出軌。但電視劇中,小菲只因為想要報復歐陽而利用了陳對自己的好感,二人并沒有實質性的戀愛關系,她與都漢之間更是磊落的。電視劇將她對歐陽的愛描述成一塵不染。
盡管電視劇對于田蘇菲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與原著在個別具體時間上存在差異,但人物總體的性格與原著是保持一致的。(孫百卉、仲呈祥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