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宗祠,亦稱梁家祠堂,是正定縣梁氏家族供奉先祖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祠堂始建于明代,位于正定城內(nèi)燕趙南大街218號,2008年10月20日被河北省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梁氏一族自明洪武初年由梁聚從山西蔚州(今河北蔚縣)遷居真定(今正定)北圣板村,至梁夢龍七世而大顯,官至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人稱“梁閣老”。其曾孫梁清標(biāo)與兄梁清寬,堂弟梁清遠(yuǎn)同列“九卿”時稱“三梁”,可以說梁氏家族數(shù)代為官,“一堂榮五代”,官位顯赫,盛極一時。
祠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總面積210平方米,是一座單檐,硬山五脊,青瓦蓋頂式建筑,正面五間均置六抹方格隔扇門四扇,梁架為七檁前后單步廊。結(jié)構(gòu)簡潔明快,為明代晚期遺物。
梁氏宗祠為研究梁氏家族在明、清歷史上的社會地位以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諸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