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并下詔令尚書令楊素、將作大匠宇文愷等,于洛陽故王城東、漢魏洛陽城西,營建東京。每月役丁200萬人。其中皇宮紫微城由兵夫70萬人筑造城墻,60日便已筑成,工速之快乃歷代皇宮之最。城內(nèi)諸殿基、墻院又役10萬多人,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再役10萬多人,加監(jiān)工常役80萬人,用工總量達170萬人,比秦朝阿房宮所役人數(shù)整整多出100萬,乃世界歷史之最。在營建東京洛陽時,宇文愷“揣帝心在宏侈,于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
大業(yè)二年(606年),隋煬帝開創(chuàng)中國歷史上首次萬國來朝,在東京皇宮紫微城正殿——乾陽殿接受萬國朝賀,設(shè)九賓之禮。隋煬帝作《冬至乾陽殿受朝詩》:“端拱朝萬國,守文繼百王?!?/p>
大業(yè)五年(609年)隋煬帝西巡,率軍四面圍攻吐谷渾,到達燕支山后召開了一場“萬國博覽會”,西域二十七國出席。會上吐屯設(shè)向煬帝獻地數(shù)千里,煬帝大悅,以之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調(diào)發(fā)戍卒,大興屯田。此時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有奇。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顿Y治通鑒》評價:“隋氏之盛,極于此矣。”
大業(yè)元年(605)又吞并林邑,國土面積達427萬平方公里,不久林邑復(fù)國。大業(yè)五年(609)時吞并吐谷渾、伊吾,疆域達到極盛,國土面積達到467萬平方公里。
《隋書·音樂志》記載大業(yè)二年(606年)突厥啟民可汗染干來東京洛陽朝賀之事后繼續(xù)說道:“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nèi),綿亙八里,列為戲場。”大業(yè)年間,通過使用“厚利”招徠,在西域的44個酋長國中,“相率而來朝者三十余國”(《隋書·西域傳》)。另外,北面的突厥、契丹,東面的日本,南面的林邑(今越南)真臘(今柬埔寨)等政權(quán),也先后遣使來洛陽朝覲通好。一時間,東都洛陽使節(jié)紛至,胡商云集,店肆林立。隋煬帝還常于東京皇宮紫微城正殿——乾陽殿接受萬國朝賀,設(shè)九賓之禮,并作有《冬至乾陽殿受朝詩》:“端拱朝萬國,守文繼百王。”
大業(yè)六年(610年),各國來使大獻方物,突厥啟民可汗之下的,皆是國王親自來朝賀。于是在天津街盛陳百戲,自海內(nèi)凡有奇伎,無不薈萃于洛陽。隋煬帝還聽從裴矩的建議,在洛陽盛情款待胡商,使得“蠻夷嗟嘆,謂中國為神仙”。(《隋書·裴矩傳》)
大業(yè)十一年(615年)春正月甲午朔,隋煬帝大宴百僚。突厥、吐谷渾、靺鞨、畢大辭、訶咄、傳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訶多、沛汗、龜茲、疏勒、于闐、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國一并遣使朝貢?!保ā端鍟奂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