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獻中,《楚辭·天問》已提到后羿射日的故事:“羿焉彃日?烏焉解羽?”今本《山海經(jīng)》不見后羿射日的故事,但有若干處涉及羿的記載,例如《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記載:“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若從輯錄于其他文獻的條目看,古本《山海經(jīng)》中可能也有關(guān)于后羿射日的記載。例如唐人成玄英《莊子·秋水》疏引《山海經(jīng)》云:“羿射九日,落為沃焦”。該九日當為九黎或多個部落方國的代名詞。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jīng)》云:“堯時十日并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說明古本《山海經(jīng)》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后來失落了。
以《山海經(jīng)》為藍本,《淮南子·本經(jīng)訓》將后羿射日的故事做了總結(jié):“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p>
在上述先秦至漢代的諸文獻中,涉及射日之羿處一般稱“羿”,不稱“后羿”,但是唐代以后,在文學作品中多有以“后羿”稱呼射日的“羿”的。例如宋代梅堯臣《日蝕》詩有:“日月與物固無惡,應(yīng)由此鳥招禍兇。吾意仿佛料此鳥,定亦閃避離日宮。安逢后羿不乖暴,直與審愨彎強弓?!痹段鲙洝埦鸷ο嗨肌分幸灿校骸盁o端三足烏,團團光爍爍,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輪落?”《張?zhí)鞄煍囡L花雪月》有:“想當初堯王時有十個日頭,被后羿在昆侖山頂上,射落九烏,止留的你一個?!惫视小昂篝嗌淙铡敝Q。也有的仍用“羿”這個本稱,將該典故稱為“羿射九日”。
除射日的大羿外,夏代另有一位“后羿”,即有窮國后羿。關(guān)于二人的關(guān)系,古人也有不同看法。晉代學者郭璞認為,夏代的有窮后羿是因羨慕上古的羿善射,所以才以“羿”為名。唐代孔穎達等著《五經(jīng)正義》則認為,傳說中上古五帝時的“羿”是善射者的通稱,而夏代的“后羿”則是以羿為名。也有人認為兩人實為同一人,或者夏代的有窮后羿構(gòu)成傳說中射日的羿的原型。
傳說古時候,天空曾有十個太陽,他們都是東方天帝的兒子。這十個太陽跟他們的母親、天帝的妻子共同住在東海邊上。她經(jīng)常把十個孩子放在世界最東邊的東海洗澡。洗完澡后,讓他們像小鳥那樣棲息在一棵大樹上。因為每個太陽的形象中心都是只鳥,所以大樹就成了他們的家,九個太陽棲息在長得較矮的樹枝上,另一個太陽則棲息在樹梢上。當黎明需要晨光來臨時,棲息在樹梢的太陽便坐著兩輪車,穿越天空,照射人間,把光和熱灑遍世界的每個角落。十個太陽每天一換,輪流當值,秩序井然,天地萬物一片和諧。人們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人像鄰居、朋友那樣,生活在一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過得既美滿又幸福。人和動物也能和睦相處。那時候人們感恩于太陽給他們帶來了時辰、光明和歡樂,經(jīng)常面向天空磕頭作揖,頂禮膜拜。
可是,這樣的日子過長了,這十個太陽就覺得無聊,他們想要一起周游天空,覺得肯定很有趣。于是,當黎明來臨時,十個太陽一起爬上雙輪車,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這一下,大地上的人和萬物就受不了了。十個太陽像十個大火團,他們一起放出的熱量烤焦了大地,燒死許許多多的人和動物。森林著火啦,所有的樹木莊稼和房子都被燒成了灰燼。那些在大火中沒有燒死的人和動物,豬突狼奔,四下流竄,發(fā)瘋似地尋找可以躲避災(zāi)難的地方和能救命的水和食物。
河流干枯了,大海也面臨干涸,所有的魚類也死光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竊食物。農(nóng)作物和果園枯萎燒焦,供給人和家畜的食物源斷絕了。人們不是被太陽的高溫活活燒死就是成了野獸口中食。人們在火海災(zāi)難中苦苦掙扎,祈求上蒼的恩賜!這時,有個年輕英俊的英雄大神叫后羿,他是個神箭手,箭法超群,百發(fā)百中。他被天帝召喚去,領(lǐng)受了驅(qū)趕太陽的使命。他看到人們生活在火難中,心中十分不忍,便暗下決心射掉那多余的九個太陽,幫助人們脫離苦海。
于是,后羿翻過了九十九座高山,穿過九十九片荒漠,來到了東海邊,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腳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開了萬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準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個太陽被射落了。后羿又拉開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聲射去,同時射落了兩個太陽。這下,天上還有七個太陽瞪著紅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這些太陽仍很焦熱,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個太陽。其它的太陽嚇得全身打顫,團團旋轉(zhuǎn)。就這樣,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陽,無一虛發(fā),射掉了九個太陽。中了箭的九個太陽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他們的羽毛紛紛落在地上,他們的光和熱一點一點地消失了。直到最后剩下一個太陽,他怕極了,就按照后羿的吩咐,老老實實地為大地和萬物繼續(xù)貢獻光和熱。
從此,這個太陽每天從東方的海邊升起,晚上從西邊山上落下,溫暖著人間,保持萬物生存,人們安居樂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