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液更換原因】剎車液需要定期更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剎車液需要定期更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行車大家都騎過,龍頭上的剎車手柄一捏,力量就會通過皮管里的剎線傳遞到剎皮上了,從而完成對車輪的制動。
汽車的剎車系統(tǒng)雖然要比自行車的復雜得多,而且還牽扯到制動力的分配以及助力等因素,不過也可以把汽車的剎車油簡單地理解成自行車的剎線,因為它們的作用都是傳遞制動力,只不過剎線是固體的,而剎車油是液體的。
剎車線對自行車來說有多重要小伙伴們應(yīng)該是深有體會的,一輛剎線快斷的自行車估計沒幾個人敢騎。同理,剎車油對汽車來說有多重要大家就應(yīng)該茅塞頓開了吧。自行車剎線突然斷了,你還可以雙腳撐地,而汽車的剎車油要是“斷”了,恐怕你就只有跳車的份了。
那么剎車油為什么會“斷”呢?
首先得簡單科普一下汽車的剎車系統(tǒng)。汽車的剎車系統(tǒng)是由很多部件組成的,比如踏板、助力泵、ABS泵、剎車片等等,而這么多部件都是靠一根根細細的鋼管連接在一起的,這就是傳說中的制動管路,那么剎車油平時就充滿在這些制動管路里。由于液體是無法被壓縮的,對液體加壓,它的體積不會變化,而且可以在彎彎曲曲的管道中流動,所以油液就變成了在部件之間傳遞壓力的優(yōu)良介質(zhì)。
所以當你踩下剎車踏板時,剎車油便開始干活了,屁顛屁顛地把你腳上施加的壓力順著制動管路的路線傳遞,于此同時制動助力泵也通過剎車油幫助你的腳“踩剎車”,這兩股壓力匯聚在一起最終傳遞到剎車鉗上,并驅(qū)動剎車鉗夾住一個大圓盤——剎車盤,此時剎車鉗內(nèi)側(cè)的剎車片瘋狂地摩擦剎車盤,這就形成了屌屌的制動力。
摩擦生熱的原理大家都懂,原始人生火搞BBQ就是這么干的。剎車時,由于高強度的摩擦剎車片和它周圍的溫度就會變得非常高,帶著剎車油也一起被迅速加熱,當剎車油的溫度超過它的沸點時,就向家里的開水壺開鍋了一樣沸騰并產(chǎn)生大量氣泡,由于制動系統(tǒng)是密閉的,所以這些氣泡跑不出去還是留在制動管路里,就形成了一段段的氣體。氣體和液體就不一樣了,它的體積是很容易被壓縮的,所以這時管路里的壓力有一部分就用在了壓縮這些氣體上,因此真正傳遞到剎車片上的壓力就變少了。所以說這些氣體浪費了壓力不說,還根本沒有起到剎車的作用,因此在剎車系統(tǒng)里就是無效行程。
如果你是文科生,還沒理解上面說的啥意思,不要緊,你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這些原理,而只要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把你的自行車剎線換成彈簧,你在捏自行車剎柄時,彈簧在拉緊剎車的同時也被一下子被拉長了,是不是有一種“硬”不起來的感覺?
剎車油釋放的氣泡就越多,就好比這根彈簧越容易被拉開。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剎車“偏軟”,如果我們開著車子走下山的路,長時間踩剎車,氣泡越積越多,剎車就越來越軟,最后甚至會失效。
該如何避免剎車油氣化?
那怎么才能在剎車油高溫時減少氣泡的產(chǎn)生呢?當然是提高剎車油的沸點了,現(xiàn)在剎車油的沸點一般都很高,目的就是防止它輕易沸騰產(chǎn)生氣泡。美國交通運輸部(DOT)根據(jù)沸點的高低將剎車油分為了三個等級:DOT 3級的沸點至少要達到205攝氏度,DOT 4是230度,DOT 5是260度。等級越高,剎車性能就越好,我們一般家用車的剎車油都是DOT 4級別的,而DOT 5一般是下賽道的性能車才會使用。
那用了高性能的剎車油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呢?當然不是,因為剎車油有個很討厭的特性就是容易吸水,這是由于剎車油的主要組成成分是乙二醇,它特別喜歡將滲入剎車系統(tǒng)的水分吸收并溶解。
水這東西在剎車系統(tǒng)里很不受待見,一來是因為水會對剎車系統(tǒng)造成腐蝕,二來是水的沸點比較低,太容易沸騰產(chǎn)生氣泡影響剎車性能了,簡直就是剎車系統(tǒng)里的蛀蟲。當剎車油里混入3.5%的水分之后,沸點就會衰減60-90度,相當驚人。一般來說,剎車油用了2-3年的時間后,含水量就會達到3%左右,這時為了你的安全,就必須更換剎車油了。
不換剎車油好像也沒什么問題?
可能有朋友會說,我的車已經(jīng)開了五六年了也沒更換過剎車油,照樣沒什么問題。對這類朋友我們要多說一句,大部分的車安全氣囊一直開到報廢也沒機會用到一次,可是一旦用到的時候打不開,那就是玩兒命的家伙了。剎車油也一樣,正常的剎車情況,由于溫度不會太高,沒有超過剎車油的沸點,問題的確不大,但如果有一天你踩急剎車,又或者有個很長的下坡路段,你需要長時間踩著剎車時,剎車油溫度會迅速上升超過沸點產(chǎn)生大量氣泡,就很容易導致剎車偏軟甚至失靈,那一刻你就真的只能拼人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