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樂器是什么意思
民族樂器,是指世界各地民族的獨特樂器。分為中國民族樂器和世界其他民族樂器。比如:古琴是中國的民族樂器;三味線是日本的民族樂器。中國民族樂器現一般流行的有琴、箏、簫、笛、嗩吶、二胡、琵琶、絲竹、鼓等,中國民族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樂器。
二、中國民族樂器分為哪四大類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
1、吹管樂器有:蕭、笛、笙、嗩吶等。
吹管樂器大部分是木管樂器的性質。它們絕大多數都能演奏流暢的旋律,而且一般的聲音都比較響亮,色彩比較鮮明,在許多合奏形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各種吹管樂樂器,依其構造的不同,大體可以分為無簧哨的吹管樂器如笛、排蕭等。帶哨的吹管樂器如管和嗩吶;簧管樂器如笙。
2、拉弦樂器有:京胡、板胡、二胡、革胡等。
拉弦樂器大都擅長演奏歌唱性的旋律,音色一般地也較為柔和優(yōu)美,而且適應性較強,比較常用的拉弦樂器有京胡、二胡等。
3、彈撥樂器有:三弦、琵琶、揚琴、月琴、阮、柳琴、箏、古琴等。
彈撥樂器大都比較擅長于演奏活潑跳躍的旋律,有比較強的節(jié)奏表現力。各種彈撥樂器,按照演奏姿勢與形式,大體可分為:抱彈的彈弦樂器如琵琶、阮、月琴、三弦、冬不拉等;平置彈奏的彈弦樂器如古琴、箏等;打弦樂器如揚琴。
4、打擊樂器有:鼓、鑼、鈸、木魚、板鼓、鈴鼓等。
民族樂器中打擊樂器的種類很多,因其形制與質料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色彩。打擊樂器主要都是節(jié)奏樂器。
三、民族樂器哪個容易學
1、葫蘆絲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云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發(fā)源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臨滄地區(qū),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葫蘆絲是固定調性的樂器,有7個音孔,上手之后稍加練習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吹奏方式。
2、笛子
笛子分為很多種,是吹奏樂器之一。是迄今為止發(fā)現最古老的漢族樂器,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位置是舉足輕重的。并且笛子被稱作是“民樂之王?!卑凑沾箢悂矸郑呵?、梆笛、大笛、中笛。(還有很多種分類,因為笛子的種類是非常多的。)相比于其他民族樂器,笛子比較容易學習。
3、古箏
古箏是旋律性非常強的樂器,音域也是十分寬廣的,是中國漢民族傳統(tǒng)樂器中的箏樂器。古箏出現的時間比古琴晚,古箏相比于古琴,聲音會比較大。雖然古箏絲弦較多,但掌握起來并不難,初學者可以從深入學習基本音階和彈奏技巧開始練習,多學、勤練,很快就能獨立演奏的?,F如今學習古箏的人也比較多。
4、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在唐代的時候二胡被叫做“奚琴”。在明清時代胡琴得到了發(fā)揚,成為了民間戲曲伴奏的主要演奏樂器。二胡是中國傳統(tǒng)的拉弦樂器,外形像一種小提琴。二胡由四根弦組成,音色柔和、憂郁,非常適合演奏情感深摯的音樂。學習二胡需要耐心和毅力,因為它需要掌握基本的指法、手指技巧和弓法。初學者可以先學習基本的音階和弓法,逐漸掌握演奏技巧和方法。
5、陶塤
遠古流傳過來的陶土樂器,構造簡單,幾個洞,幾個音,十分好學,易上手,吹奏時有種與古代對話的感覺。
四、我國民族樂器多選擇什么材料
中國民族樂器的制作材料包括木材、竹子、石頭、金屬、玉石等,不同的材質會給民族樂器帶來不同的聲音和美感。根據這種分類方法,中國民族樂器可以被劃分為:
1、木質樂器類:如古琴、梆笛等。
2、竹質樂器類:如笛子、竹笛、簫等。
3、金屬樂器類:如鈸、鐃、鑼等。
4、石頭樂器類:如磬、镋等。
5、玉石樂器類:如玉笛、玉琴等。
五、民族樂器的保養(yǎng)方法
1、竹管使用保養(yǎng)方法
(1)每天吹奏葫蘆絲時間較長和有口水時,將葫蘆絲拆開擦干內外口水或通風干燥。
(2)葫蘆絲、馬烏、笛子等吹口部要經常保持清潔,并做到專人專用。
2、管樂使用保養(yǎng)方法
(1)樂器管體和音鍵切勿碰撞,以免影響使用。
(2)銅管樂器的活塞經常擦拭潔凈,并注入活塞專用號油,以保證活塞運動靈敏。調音管配合面應經常涂少許凡士林油以防腐蝕。
(3)木管樂器的音鍵切勿用力抓拿,以免變形影響使用,音鍵轉動部位及螺絲處應經常注入專用潤滑油或鐘表油,以保證音鍵轉動靈敏。
(4)管體表面漆金的忌用溶劑擦拭以延長表面漆層壽命。
(5)每次吹奏后應將管體內存水排出,以免腐蝕,并放入樂器盒內。
(6)存放樂器時不要放置在溫度過高或過低處,嚴防潮濕曝曬,雨淋。
3、古箏的保養(yǎng)辦法
(1)避免濕潤和曝曬,避免影響發(fā)音。
(2)長途運輸時,請將箏碼拆下。
(3)堅持面板清潔,不用時清蒙蓋好,避免箏弦銹澀。
(4)移動箏碼時要上提箏弦,削減箏碼對箏面的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