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機構與各個主要銀行之間又簽訂有關協(xié)議,使得第三方機構與銀行可以進行某種形式的數(shù)據(jù)交換和相關信息確認。這樣第三方機構就能實現(xiàn)在持卡人或消費者與各個銀行,以及最終的收款人或者是商家之間建立一個支付的流程。
除了網上銀行、電子信用卡等支付方式以外還有一種方式也可以相對降低網絡支付的風險,那就是正在迅猛發(fā)展起來的利用第三方機構的支付模式及其支付流程,而這個第三方機構必須具有一定的誠信度。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這個第三方機構可以是發(fā)行信用卡的銀行本身。在進行網絡支付時,信用卡號以及密碼的披露只在持卡人和銀行之間轉移,降低了應通過商家轉移而導致的風險。
同樣當?shù)谌绞浅算y行以外的具有良好信譽和技術支持能力的某個機構時,支付也通過第三方在持卡人或者客戶和銀行之間進行。持卡人首先和第三方以替代銀行帳號的某種電子數(shù)據(jù)的形式(例如郵件)傳遞帳戶信息,避免了持卡人將銀行信息直接透露給商家,另外也可以不必登錄不同的網上銀行界面,而取而代之的是每次登錄時,都能看到相對熟悉和簡單的第三方機構的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