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墨子森林公園群山綿延,翠柏蔥郁;夷河內(nèi)流水潺潺,魚蝦游戲;村中的綠樹與農(nóng)家的紅樓瓦舍相掩映。一望無際的山楂園和大田里茁壯茂盛的莊稼,隨著微風(fēng)吹拂,婆娑搖曳,涌起陣陣碧波。
歷史背景
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動家、科學(xué)家----墨子就誕生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景觀和迷人的傳說。
墨氏夫人30歲這年,身懷六甲。夫妻二人面對龍山每日燒香磕頭發(fā)誓許愿,把生兒子的希望寄托在神的恩賜上。這一天,墨子的母親象往常一樣,干完活中午歇息,不一會兒便朦朧入睡。只聽鳥鳴陣陣,優(yōu)美動聽,抬頭見一只色彩斑斕、美麗無比的大鳥在自己頭上盤旋,連叫數(shù)聲之后,向龍山南頭的山峰落去。突然紅光四射,一陣轟鳴,驚得她連忙坐起;只覺得腹痛難忍,不多時,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他就是墨子。鳳凰降落處,人們便稱為落鳳山。
"目夷亭"是為紀念墨子的祖先目夷而建,原址在木石鎮(zhèn)的化石溝村。當時有文字記載,可惜清末毀于戰(zhàn)火,后雖重修,文革中又遭洗劫。如今的目夷亭是根據(jù)老人們的回憶而重建的,亭內(nèi)碑文上詳細記錄著墨子的生平事跡。現(xiàn)在的落鳳山,可謂人杰地靈,物華天寶。
墨子紀念館
墨子紀念館是一座建筑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的仿古式建筑,古色古香、端莊典雅。館內(nèi)樓閣,雕梁畫棟,雪松林立,景色宜人。陳列室內(nèi)置放著有關(guān)墨子的各種版本的書籍,墻壁上懸八卦圖及當代名人字畫,既古樸典雅,又充滿著時代氣息。
墨子紀念館的門前,便是小黃河。沿河邊溯流而上,行約2公里,可到目夷溝東部山上的一座古廟。古廟門前,便是當?shù)厝朔Q之為"一步兩井"的墨子井。相傳墨子時代,有一年許多人患了癭病不治而死。墨子多處采藥問方無良效,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和弟子開挖二眼井,一些癭病患者喝了這井的水竟然不治而愈。為紀念墨子這一功績,后人便稱"墨子井"。
沿虎山南下,便進入茂密的松林,這里翠柏蔥郁,霧靄蒙蒙,百鳥啁啾,令人神馳,1993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墨子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