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歌》是明代畫家、文學(xué)家唐寅的作品,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此詩歌描述了人生之苦短,勸誡世人看淡人世的無常與人生的失意,過好當(dāng)下的生活,不要為身外之物而憂愁煩惱。
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須滿把金樽倒。
世人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zhuǎn)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xì)點(diǎn)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
草里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唐寅(1470一1523)中國明代畫家,文學(xué)家。
唐寅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世,故名唐寅,又因?qū)倩?,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他與徐禎卿、祝允明、文征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漢族。少時讀書發(fā)憤,青年時中應(yīng)天府解元,后赴京會試,因舞弊案受牽連入獄,出獄后又投寧王朱宸濠幕下,但發(fā)現(xiàn)朱有謀反之意,即裝瘋而脫身返回蘇州。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形跡放縱,性情狂放不羈。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xué)畫,后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fù),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xì)秀,布局疏朗,風(fēng)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tǒng),線條清細(xì),色彩艷麗清雅,體態(tài)優(yōu)美,造型準(zhǔn)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著《六如居士全集》。
《一世歌》以生動的比喻和具體的事例描述了人世的無常和人生的苦短,勸誡世人要洞明世事,不為外境所擾,過好自己當(dāng)下所擁有的生活?,F(xiàn)對詩句分析如下:
詩句“人生七十古來稀”至“過了清明花不好”,形象的描述了人生的苦短。在古代,能夠活到七十歲的人并不多,即使人能活到七十歲,除去幼年和老年無所作為的時光,人真正的能夠有所作為,服務(wù)大眾的時間也很有限。況且,在這有限的時光,又要除去每天三分之一的睡眠時間。所以,人真正能夠隨心所欲,運(yùn)動自如的時間是十分短暫的。
即使在這人生中間短暫的時光中,世人還要遭受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困擾以及為人處世中的各種煩惱,使短暫的人生過得不能開心。還沒待從憂愁煩惱中解脫出來,青壯年人生已悄然而逝。這就恰似中秋之后的月亮和清明之后的花一樣,絢爛已過,轉(zhuǎn)瞬即枯。
對于人生的苦短,詩人告訴世人應(yīng)當(dāng)“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币馑际亲屓藗兺鼌s人世不順心的事,充分過好當(dāng)下的生活,活出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唐寅認(rèn)為,世上有很多的事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來運(yùn)轉(zhuǎn)的,世人短暫的一生也會有許多實現(xiàn)不了的理想和愿望。這正如世上有很多可以賺錢的方法,可是每一個人即使窮盡一生的精力也會有賺不完的錢,一個國家朝廷里有不計其數(shù)的大小官員,可自己卻無緣無分。若退一步來看,即使你擁有高官厚祿和萬貫家財,不但不會給你帶來光宗耀祖和財大氣粗的歡喜,反而還會使你陷入官位難保和錢財散盡的擔(dān)憂。這樣每天憂心忡忡,愁眉不展,使自己過早地愁白了少年頭。因此,唐寅寫道:“世上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錢多心轉(zhuǎn)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詩句“春夏秋冬捻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道出了時光易逝,光陰難再的無奈。不僅一年的四季更替彈指一揮間,而且人的一生也是一瞬間即過。唐寅為證實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引領(lǐng)世人作這樣的沉思:“請君細(xì)點(diǎn)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度無人掃。”縱觀人世,的確如他所言,在人們的周圍,每年有很多老年人離開人世,也有許多年輕人因為疾病或其他天災(zāi)人禍過早地離開,給活著的親人帶來了無盡的哀思。人世就是這樣的無奈,不論你是否留戀這個世界,遲早都會失去你的生命。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人在時序遷流中不斷作古,又有多少人,在時光變化中亦子孫斷絕。連為其掃墓的后人也沒有。人生細(xì)想起來,不過是一場空夢而已。
唐寅的《一世歌》真實地道出了人生的苦短和無常,意在勸誡世人看淡人世的無常與人生的失意,不要為外境所束縛,盡可能使人生過得灑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