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景區(qū)內(nèi)名勝古跡薈萃、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勝地,區(qū)內(nèi)有開發(fā)和觀賞價值的名勝古跡達90多處。2001年,國務院下文將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正式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旅游景區(qū)以長城為主線,形成了“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長壽山”、“燕塞湖”六大風景區(qū),全部對中外游客開放,是國內(nèi)外著名的旅游區(qū)。其中:山海關長城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萬里長城的東起點老龍頭,長城與大海交匯,碧海金沙,天開海岳,氣勢磅礴;馳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關”雄關高聳,且素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角山長城蜿蜒,烽臺險峻、風景如畫,這里“榆關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蓮捧日”及奇妙的“棲賢佛光”,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孟姜女廟,演繹著中國民間傳說——姜女尋夫的動人故事,陳運和詩贊“長城靠多少無名氏血汗筑成,專家學者已無從考證,唯獨姓名俱有的一代英雄,竟是‘半邊天’中的一種光榮”;中國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崗巖石洞——懸陽洞,奇窟異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勝收。
買購網(wǎng)原創(chuàng)圖片,未經(jīng)許可不能轉載,版權聲明
反饋
天下第一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服務品牌、百姓最喜愛的河北魅力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下第一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的中心,距秦皇島市區(qū)15公里。早在1979年,成為全國首批對游人開放的四大景區(qū)之一。
天下第一關為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是關內(nèi)關外的分界線,是明朝京師——北京的重要屏障?!懊Cm偈瘱|,此關自天作?;浳┲猩酵酰?jīng)營始開拓!”天下第一關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將軍徐達所建,是以展現(xiàn)明代重要關口和平原長城為主的歷史遺跡人文景區(qū)。景區(qū)占地0.1平方公里,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瑞蓮閣公園、甕城、一關廣場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因景區(qū)涵蓋山海關標志性建筑——“天下第一關箭樓”而得名,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長城軍事防御體系。
山海關古城的西門,又稱為迎恩門。北京是明清兩代的首都,位于山海關以西300公里左右,由京城來自皇帝的恩澤和賞賜、朝廷發(fā)給的糧草和餉銀,自然都是來自西方,所以因其遙向京都貴為門戶而冠名。上面的城樓,也就隨之叫做“迎恩樓”了。明嘉靖、萬歷,清乾隆、道光年間曾多次重修。至解放初期,由于年久失修,于1955年春拆除。得益于古城保護開發(fā)之大計,2005年,迎恩樓又再現(xiàn)其雄姿,傲然于山海關西門之上,樓體為磚木結構,九脊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建筑面積850平方米。
迎恩樓上懸有一塊匾額,上書四個大字:祥藹榑桑,是清乾隆九年(1744),高宗皇帝去東北拜謁祖陵,途經(jīng)山海關,來到西門迎恩樓,見此處霞光普照,瑞氣東來,乃親題賜額。祥藹,說的是“祥瑞的云氣”;“榑?!保褪恰胺錾!?,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一棵大樹。神話中的扶桑樹非常高大,日出的時候,太陽從扶桑樹下升起,所以,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也往往以扶桑代指太陽?!跋樘@榑?!钡囊馑季褪牵涸谔柹鸬牡胤?,到處都是吉祥的瑞氣,也隱喻為清王朝皇恩浩蕩,恩澤天下。
山海關的鐘鼓樓,是明大將軍徐達創(chuàng)建山海關關城時修建的,當時的位置在關城北大街一帶。萬歷十四年(1586)山海路參將谷成功移建于城中心,故又稱中心樓。1952年,因年久坍毀失修拆除。2004年3月19日,鐘鼓樓作為山海關古城保護開發(fā)標志性工程舉行奠基儀式,于當年9月落成。山海關鐘鼓樓位于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的關城中心,下為方臺,高8.26米,臺上建文昌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雙層,高13.3米,一層四面帶圍廊,二層四面圍平座,重檐歇山頂。鐘鼓樓由鐘鼓二樓及文昌殿組成,三體合一,獨具特色,這種建筑形制,在國內(nèi)是非常少見的。
鐘鼓樓作為山海關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以來,又成為軍政要人及文人墨客登樓觀景、品茶賦詩的場所。古城復修之后,恢復了宏厚有力的晨鐘暮鼓,每當新年到來之際,鐘鼓樓上就會響起悠揚悅耳的鐘聲,告訴人們新年到來,祝福人們幸福安康。
望洋樓是關城南門上的城樓,始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因其南向滄海,故名望洋樓。在清光緒十九年(1893)津榆鐵路通車,當時的山海關火車站僅距望洋樓以南半華里,南門內(nèi)外頓時商賈云集,成為當時的商貿(mào)中心。1933年元月,侵華日軍挑起“榆關事變”,望洋樓首當其沖,遭受炮火轟擊,殘破不堪。解放之初,百業(yè)待舉,因無力修復,于1955年拆除殘樓,為世人留下刻骨銘心之痛!作為古城保護開發(fā)項目的重點修復工程,望洋樓于2004年底,依原有形制重新聳立,實現(xiàn)了民眾之夙愿。
望洋樓建筑規(guī)格、型制與天下第一關箭樓相同,磚木結構,九脊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建筑面積326平方米?,F(xiàn)望洋樓內(nèi)陳列著當年榆關抗戰(zhàn)史跡,再現(xiàn)那一段英勇悲壯的歷史,以緬懷先烈,居安思危。
老龍頭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老龍頭長城是明代薊鎮(zhèn)長城的東部起點,是萬里長城中的一段海中長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因其選址科學、建筑獨特,被稱為“人類建筑史上的千古奇觀”。
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老龍頭景區(qū)占地面積600畝,由寧海城、澄海樓、入海石城、南??陉P、龍武營、海神廟等28處景觀組成。這里有萬里長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敵臺、明代長城東部的第一個垛口、第一道關口、第一座觀海樓閣以及現(xiàn)存最完整的明代長城沿線海防兵營。在景區(qū)內(nèi),游客可以乘海上游艇、騎沙灘摩托車、坐動力三角翼。在節(jié)慶日,游客還可以坐上明代民間的大花轎、觀看“將士巡城”等仿古節(jié)目。
王家大院,又稱山海關民俗博物館,它座落于雄偉的“天下第一關”西側,位于山海關東三條胡同,被譽為萬里長城起點的第一家。
王家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總占地面積十余畝,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個套院,其建筑布局非常嚴謹,風格典雅別致,是一個典型明清四合庭院,有詩描述道:“清磚鋪地疊瓦房,花格窗戶映回廊。翠竹搖曳青草綠,燕語蝶舞花凝香?!?/p>
山海行宮是以中國兩千年來獨有的帝王文化為主線,以豐富的館藏實物再現(xiàn)歷史風云,展示民族精華的大型宮廷景觀。
山海行宮是在明、清兩朝帝王行宮遺址上復建的,目前為國內(nèi)單體面積最大的仿古建筑,他以故宮“太和殿”的獨特氣勢雄踞海岳,將宮廷中“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管弦絲竹”“奇珍異寶”“金銀器皿”“書法繪畫”等中華藝術成就于一身,又以山海之間,長城雄關為平臺,在龍鳳呈祥的風水寶地上為世人集中展示,將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精華與現(xiàn)代人休閑健康的審美觀有機融合,會讓您在此切身感受到——中國古代建筑的精髓,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承,長城文化的博大精深,帝王文化的強烈震撼,通過參觀了解,增強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同時也為全世界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中國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別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堪稱中國近代史上三次大的人類遷徙活動,而其中“闖關東”是歷經(jīng)的時間最長、經(jīng)歷的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在300多年的時間內(nèi),有超過3000萬人因連年災荒、饑荒從關內(nèi)遷徙至關外,可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歷史上空前的大舉”。破產(chǎn)流民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闖”入關東地區(qū),此為“闖關東”來歷。這里的“關”指的就是山海關。山海關城門,一關之隔,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
重走闖關路,再續(xù)闖關情,為讓廣大游客體驗當年先輩闖關東時的艱苦歲月,山海關第一關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建造闖關東主題文化體驗園,“闖關東主題文化體驗園”游覽總面積約3500平方米,共分為五個區(qū)域:一區(qū)為闖關東歷史背景展示區(qū);二區(qū)為闖關東人文展示區(qū);三區(qū)為互動體驗區(qū);四區(qū)為餐飲娛樂區(qū);五區(qū)為紀念品展示銷售區(qū)。全面展示“闖關東”時期的歷時、文化、生活,讓游客身臨其境感受這場中國近代史中最為宏達、悲壯的移民史詩場景之中。
角山景區(qū)位于山海關城北3公里,系燕山山脈,主峰海拔519米,與后角山南北對峙恰似龍首戴角,故名角山。山頂較平整,人稱“角山臺”。角山是萬里長城跨越的第一座高峰,又有“萬里長城第一山”之美稱。山上建有棲賢寺,是明清時期文人雅仕讀書消夏之所,被稱為山海關文化的搖籃。
景區(qū)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集自然山地風光,長城建筑精華與儒、釋、道教文化于一體,索道貫穿其間,可攬敵臺聳立,峰巒起伏,古寺幽深,氣象奇景。景區(qū)先后被國家林業(yè)部、地質部命名為“國家級森林、地質公園”,首批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qū),秦皇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壽山是國家4A級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東倚長城,與遼寧省交界,西臨“北方小桂林”燕塞湖,南靠角山長城,北偎燕山峻嶺,東西跨越6.5公里,是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旅游景區(qū)。
景區(qū)占地面積13.34平方公里,最高峰鸚鵡峰海拔657.1米。該區(qū)地貌起伏較大,多奇峰怪石。集山石、洞窟、瀑溪、中草藥植物為一體,以雕塑、書法、建筑等藝術手法為表現(xiàn)形式。主要景觀還有:神醫(yī)石窟、壽字碑林、世外桃源、石門勝跡、子母龜石、樵夫觀天、雄師昂首、雙送對峙、漩靨潭、懸崖飛瀑、仙人洞、瑞蓮捧日、柳蔭聽濤等景觀。
1、山海關景區(qū)聯(lián)票:含天下第一關、鐘鼓樓、望洋樓、迎恩樓、王家大院、老龍頭6個景點和古城觀光車,130元
2、天下第一關:天下第一關、鐘鼓樓50元
3、老龍頭:60元
4、孟姜女廟:25元
5、闖關東文化體驗園:30元
6、角山長城:40元
7、長壽山:60元
免票對象
1、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
2、7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
3、現(xiàn)役軍人及殘疾軍人,憑有效證件。
4、殘疾人憑殘疾證。一級及二級重度肢體殘疾人、盲人、智障殘疾人允許一名陪護人員免費進入。
5、秦皇島市博士專家聯(lián)誼會的高層次人才,憑有效證件。
優(yōu)惠對象
1、6周歲(不含6周歲)至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憑學生證或身份證。
2、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學生證。
3、60周歲(含60周歲)至69周歲老人憑身份證。
4、部隊退休人員憑部隊退休證。
5、中國長城學會會員憑會員證。
市內(nèi)交通:可乘25路公交車,在山海關站下車即可。
1985年,被列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
1987年,“萬里長城—山海關”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保護遺產(chǎn)”名錄。
1991年,山海關暨老龍頭長城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
1992年,被確定為“'92中國友好觀光年”國家級旅游路線。
1993年,被確定為“'93中國山水風光游”重點游覽延伸點。
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文物古跡重要旅游線路。
1995年,被確定為“中國民俗風情游—長城風情”旅游線路。
1999年,全國首批被命名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長壽山、角山、燕塞湖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
2000年,被中央文明辦、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稱號。
2000年,全國首批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2001年,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2002年,長壽山、角山、燕塞湖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柳江盆地國家地質公園)。
2007年,全國旅游景區(qū)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2015年10月9日,被國家旅游局通報批評,取消5A級資質。
2018年11月,山海關景區(qū)重返5A級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