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開示頌》是唐代著名僧人黃櫱禪師所作的一首無題詩。該詩用梅花頂風冒雪開放、發(fā)出芳香,比喻經(jīng)過艱苦摸索、禪機頓悟的境地,從而表達了詩人勸誡世人為人做事應有梅花這般品性的思想。
塵勞迥脫事非常①,緊把繩頭做一場②。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①塵勞:塵念勞心。迥(jiǒng)脫:遠離,指超脫。
②緊把:緊緊握住。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
須下力氣大干一場。
不經(jīng)過徹骨寒冷,
哪有梅花撲鼻香。
黃櫱禪師(?一850),閩(今福建)人,幼于黃檗山出家,因人啟發(fā),參謁百丈禪師而悟道。此后住洪州(今江西南昌)大安寺,參者云集。裴休鎮(zhèn)宛陵時,建大禪苑,請師說法。因希運酷愛家鄉(xiāng)黃檗山,以此名其禪苑,世稱黃檗希運?!段鍩魰酚刑菩跒樯硰泦柗ㄓ谙_\之記載。禪宗臨濟宗創(chuàng)始人義玄出之門下。希運卒謚斷際。示寂后,唐宣宗大中年間,宰相裴休收集其語錄,編成《黃檗山斷際禪師傳法心要》、《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各一卷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