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印尼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印尼人口近2.64億(2017年) ,僅次于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創(chuàng)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jīng)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石油資源可實現(xiàn)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2] 。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qū)。
印尼當?shù)亟y(tǒng)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tài),曾出現(xiàn)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發(fā)現(xiàn)后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經(jīng)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tǒng)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宣告獨立。
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體與印尼國有建設公司(WIKA)牽頭的印尼國有企業(yè)聯(lián)合體,當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簽署了雅萬高鐵合資協(xié)議。
雅萬高鐵將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線路總長約150公里,將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設計時速為每小時250-300公里。建成通車后,從雅加達至萬隆的時間將縮短為約40分鐘。
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jīng)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jīng)濟區(qū))。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東南部是印度洋,西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
印尼島嶼分布較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各島內部多崎嶇山地和丘陵,僅沿海有狹窄平原,并有淺海和珊瑚環(huán)繞。
加里曼丹島,山地從中部向西面伸展,沿海平原廣闊,南部多沼澤。
蘇門答臘島,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斜貫,山脈東北側為丘陵和較寬的沿海沖積平原,平原東部多沼澤。
蘇拉威西島,大多為山地,僅沿海有狹窄平原。
爪哇島,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巖高原和山地,山間多寬廣的盆地。
伊里安島,西部高山橫亙,有印尼最高峰和世界最高的島嶼山峰查亞峰,海拔5030米,南部平原較寬廣。
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7-9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12月、1月、2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印尼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較大的河流有爪哇島的梭羅河以及加里曼丹島的巴里托河、卡普阿斯河、馬哈坎河,其中梭羅河全長560公里。較大的湖泊有多巴湖、馬寧焦湖、車卡拉湖、坦佩湖、托武帝湖、帕尼艾湖等,其中蘇門答臘的多巴湖為印尼第一大湖。
印尼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jù)印尼能源礦產(chǎn)部的統(tǒng)計(2013年),印尼煤炭資源儲量約為580億噸,已探明儲量193億噸,其中54億噸為商業(yè)可開采儲量。由于還有很多地區(qū)尚未探明儲量,印尼政府估計煤炭資源總儲量將達900億噸以上。印尼擁有巨大的天然氣儲量,約有123 589 兆億立方米 (相當于206 億桶石油),其中己探明的為24 230兆億立方米,主產(chǎn)于蘇門答臘的阿倫和東加里曼丹的巴達克等地。印尼鎳儲量約為560多萬噸,居世界前列。金剛石儲量約為150萬克拉,居亞洲前列。此外,鈾、鎮(zhèn)、銅、銘、鋁磯土、鍾等儲量也很豐富。
亞洲地區(qū)是印尼煤炭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占出口總量的70%以上,其次為歐洲和美洲。在亞洲地區(qū)的主要出口對象是印度、日本、中國等。印尼煤炭對中國的出口2010年達到4290萬噸,已經(jīng)成為中國南方部分地區(qū)的主要煤炭來源地。
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印尼約有40000多種植物,其中藥用植物最為豐富。印尼全國的森林面積為1.2億公頃,其中永久林區(qū)1.12億公頃,可轉換林區(qū)810萬公頃。印尼的森林覆蓋率為67.8%。印尼盛產(chǎn)各種熱帶名貴的樹種,如鐵木、檀木、烏木和袖木等均馳名世界。印尼海域廣闊,且有一個適合各種魚類生長的熱帶氣候。印尼的漁資源極為豐富,蘇門答臘島東岸的巴干西亞比亞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印度尼西亞一詞源自希臘語的印度(Indus)及島嶼(nèsos),指印度各島。此名稱自18世紀即已存在,早于獨立的印度尼西亞。英國民族學家喬治·溫莎·爾耳(George Windsor Earl)于1850年發(fā)表了“Indunesians”一詞,但其較偏好使用“Malayunesians”-指東印度群島及馬來群島的居民。在同篇期刊中,爾耳的學生詹姆士·理查森·洛根則以“Indonesia”指東印度群島。但荷蘭學界不使用印度尼西亞一詞,而使用馬來群島、荷蘭東印度群島等,而東印度、東方及群島等詞也相當常見。
印度尼西亞國旗(印尼語:Sang Merah Putih)別稱“榮耀紅白”,是一面由紅白兩色橫帶組成的旗幟。長寬比例為3:2。這面旗幟是基于13世紀滿者伯夷的旗幟設計的。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此后沒有更改過。旗幟的設計很簡單,是兩條一樣寬的橫帶,上面的那橫帶是紅色的,下面的橫帶是白色的。紅色象征勇敢和正義,還象征印度尼西亞獨立以后的繁榮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純潔,還表達了印尼人民反對侵略、愛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印度尼西亞國徽是一只金色的昂首展翅的印尼神鷹,象征印尼人民的光榮和勝利。8月印尼獨立日,神鷹尾部有八根羽毛表示8月,雙翅上各有十七根羽毛表示17日,從而紀念17日這個值得印尼人民驕傲的日子。神鷹胸前有一枚盾牌,盾面上有5幅圖案:正中的金色五角星是伊斯蘭教的象征,印尼大多數(shù)國民都信奉伊斯蘭教;金色水牛頭展現(xiàn)人民主權,綠色椿樹堅實剛勁,如同民族主義在印尼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棉桃和稻穗織出一片繁榮昌盛,金鏈環(huán)緊緊相扣,象征國內各種族一律平等。一條黑色橫線橫貫盾徽,表示赤道穿過印尼領土。神鷹雙爪下的白色飾帶上用古爪哇文書寫著印尼格言“殊途同歸”。
《偉大的印尼》 威吉·魯多爾夫·蘇普拉特曼詞曲
歌詞大意:印度尼西亞,我們的國家,滿腔熱血為你灑。為了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頭顱可拋身可殺。印度尼西亞,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和國家,來吧,讓我們一致要求“統(tǒng)一的印度尼西亞”。祖國萬萬歲,政權萬萬歲,民族精神不斷發(fā)揚光大。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組成偉大的印度尼西亞。啊,印度尼西亞,獨立、自由、偉大,我們親愛的土地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