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蒼子原產(chǎn)我國,喜光或稍耐蔭,淺根性,生于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叢或疏林中;海拔100~2900m的荒山、荒地、灌叢中或疏林內(nèi)、林緣及路邊均有。對土壤和氣候的適應(yīng)性較強,但在土壤pH值5~6的地區(qū)生長更為旺盛。
產(chǎn)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東部。生于山坡灌叢中或闊葉林中,海拔600-2800米。
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區(qū),直至西藏,除高海拔地區(qū)外,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長江以南,珠江以北地區(qū)較為常見。東南亞及南亞各國也有。
山蒼子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8(10)m;幼樹樹皮黃綠色,光滑,老樹樹皮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枝、葉具芳香味。葉互生,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3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被薄的白粉,兩面均無毛;葉柄長0.6~2cm。傘形花序單生或簇生于葉腋短枝上;總梗細長,長6~10mm;苞片4,堅紙質(zhì);花單性,同株;每傘形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長約1.5mm,密被絨毛;花被片6,寬卵形;雄花中能育雄蕊9,三輪,雌蕊退化;雌花中有退化雄蕊;子房卵形,花柱短,柱頭頭狀。果近球形,直徑4~5mm,幼時綠色,成熟時黑色;果梗長2~4mm;果托小淺盤狀?;ㄆ?1月至翌年4月,果期5~9月。
果可提芳香油,出油率3-5%;種子含脂肪油25%,屬不干性油,為制皂的上等原料;根和果實還可入藥,果實在湖北民間代山雞椒L. cubeba (Lour.)Pers.作“畢澄茄”使用。
藥用價值
山蒼子葉在民間藥用已久。山蒼子葉片披針形或長橢圓形,易破碎。表面棕色或棕綠色,長4~10cm,寬1~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羽狀網(wǎng)脈明顯,于下表面稍突起。質(zhì)較脆。氣芳香,味辛涼。含揮發(fā)油0.006%,主要為桉葉素、丁香烯、乙酸龍腦酯、檸檬烯、γ-欖香烯、乙酸櫳牛兒醇酯等。具有理氣散結(jié)、解毒消腫、止血之功能。民間用于治療癰疽腫痛,乳癰,蛇蟲咬傷,外傷出血;還可治療腳腫、慢性氣管炎等。如用山蒼子葉搗爛外敷,可治療疽癤腫痛。此外,山蒼子根煎水熱敷或熱浸可治療風(fēng)濕骨痛、四肢麻木、腰腿病及跌打損傷。
食用價值
山蒼子果實清香,純正,風(fēng)味獨特。山蒼子富含硒、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既滿足了現(xiàn)代人追求多品味的要求,又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山蒼子可鮮吃,也可加工成山蒼子油。山蒼子芳香油淺黃微透明,芳香,保持期長,具有天然的防腐作用,有“天下第一植物芳香油”之稱。
山蒼子油是我國GB2760允許限量使用的天然添加物,可直接用于一系列食品的調(diào)味增香。山蒼子精油具有廣泛的抗菌、抗氧化活性,是我國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目前常用于合成紫羅蘭酮類、檸檬腈、香葉醇、香茅醇、橙花醇等香精香料,制藥及作為食品添加劑等。其主要活性成分檸檬醛是一種作為制備紫羅蘭酮等高檔香料產(chǎn)品的主要原料。
“草幾渣”學(xué)名為山蒼子,樹根也具食補功用,野生。在福建福州一帶,閩清寧德古田有道本地菜山蒼子的根叫作“草子根”或叫“草幾渣”(閩清地方話)燉豬腳、鴨子、雞、兔子(這道菜最具地方代表性,外地人多數(shù)都吃不慣,多在本土流傳,閩清多家里食用,古田還有幾家山蒼子燉兔子的小吃店,做的味道還不錯)本地傳統(tǒng)上喝山蒼子樹根熬湯有解乏、下火之功效,民間常用作食補,小時候家里就經(jīng)常做這個湯,味微苦,農(nóng)忙時帶上一竹筒到田間地頭,可解渴亦可解乏。
園林綠化
現(xiàn)代城市園林綠化不但要求綠化城市,而且要求能夠有保健功能和彩化,以及香化等綜合功能性。這就對園林綠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園林綠化在彩化方面已經(jīng)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并不斷在更新和前進,在但香化和保健方面仍然處于為開發(fā)和應(yīng)用階段。在上海等大型城市,草本芳香植物的應(yīng)用已經(jīng)初現(xiàn)端倪,但木本芳香植物的應(yīng)用幾乎是一塊空白。要求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香化,也只有廣泛的應(yīng)用木本芳香植物才可能真正的實現(xiàn)香化的意義。山蒼子作為一種很有開發(fā)價值的芳香木本植物就當(dāng)然首當(dāng)其沖了。山蒼子樹型優(yōu)美,枝繁葉茂。其中圓葉豹皮樟樹干通直,干型挺拔。關(guān)鍵是木姜子屬的很多品種能夠在上海適生,在上海佘山就有山蒼子的天然林或人工次生林,并且生長良好。山蒼子除了在上述香料、食品、醫(yī)藥及飼料工業(yè)、園林上的重要用途之外,在諸如塑料、油墨等生產(chǎn)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其他價值
山蒼子油尚未用作飼料添加劑,且相關(guān)研究很少,而其防霉和脫毒的作用已經(jīng)得到證明,具有開發(fā)為新型飼料防霉、脫毒劑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