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在“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中插隊到閩西山區(qū),并在知青生活中開始了詩歌創(chuàng)作。
1972年,返回廈門,在流水線上工作,同時繼續(xù)詩歌創(chuàng)作,得到了詩人蔡其矯的指引。
1977年3月,在與蔡其矯散步時的談話中得到了感觸,并創(chuàng)作了詩歌《橡樹》。之后在艾青的建議下,更名為《致橡樹》。
1979年4月,詩歌《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也是一切》在《詩刊》發(fā)表。次年憑借詩歌《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獲全國中青年優(yōu)秀詩歌作品獎。
1981年4月,發(fā)表詩歌《惠安女子》《神女峰》。次年發(fā)表詩歌《會唱歌的鳶尾花》,出版詩集《雙桅船》。
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88年8月,出版散文集《心煙》,收進了她1970年至1987年的散文、隨筆。
1990年,《致橡樹》收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
1992年至1996年,出版詩集《始祖鳥》《舒婷的詩》,出版散文集《硬骨凌霄》《你丟失了什么》。
1997年6月,出版詩文集《舒婷詩文自選集》,《舒婷文集》。同年,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將《致橡樹》替換為《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1998年至2000年,出版散文集《露珠里的“詩想”》《預約私奔》。
2003年1月,出版散文集《今夜你有好心情》,同年《致橡樹》再次入選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
2005年4月,出版古詩選編讀本《影響了我的兩百首詩詞》。次年,出版詩文集《舒婷精選集》。
2007年10月,出版散文集《真水無香》。
2009年9月,出版自選詩集《一種演奏風格》。
2014年,出版散文集《此情·此景·此心》,以散文記載形式抒發(fā)作者“今生愛”“念親恩”“朋友情”之人生情感,傾訴人生的苦與樂,社會人生的真善美。
2015年11月,再版散文集《自在人生淺淡寫》。
《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也是一切》《惠安女子》《雙桅船》《始祖鳥》《舒婷文集》《真水無香》《舒婷散文》《自在人生淺淡寫》等
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運動中,舒婷以其溫婉細膩而又不乏張力的抒情藝術奠定了其作為朦朧詩代表性詩人的地位。在1985年出版的《朦朧詩選》中,舒婷以29首詩的入選數量成為“朦朧詩派”的“主將”。
舒婷以一首《致橡樹》發(fā)表了女性人格獨立的宣言,在女性詩歌創(chuàng)作頗顯凋敝的時代,舒婷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敏感,以溫婉而飽含著激情的筆調,從生命到情感,全面建構起了女性作為獨立的“人的自然形象”,以一位女性的聲音吟唱著對女性獨立的肯定,向全世界發(fā)出了女性意識的強烈呼吁。1981年創(chuàng)作的《神女峰》和其后的《惠安女子》,都體現了對中國當代女性命運的關懷。舒婷的詩歌,引發(fā)了新時期女性文學創(chuàng)作的勃興,喚起了一代人人格的獨立和尊嚴的覺醒,重新構建起了女性話語權。
如果說《致橡樹》還是舒婷女性身份的天然表達的話,那么在散文中她已經是自覺的以一種女性視角和立場來關注女性。她的散文因為充滿“女性意識”成為當代“女性散文”創(chuàng)作中的一員。舒婷的散文中表現出對女性性別身份的認同,凸顯女性的主體意識,又對女性現實困境有著清醒的認識,面對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壓抑表現出批判的鋒芒和力度,但同時她對“女性寫作”中強調日常生活、凸顯性別特征的寫作和把對女性困境置于男性對立面的創(chuàng)作持謹慎甚至是否定態(tài)度。
舒婷前期詩作充滿著一種濃郁的浪漫主義憂傷情調,這種看似“低沉”的情調在朦朧詩論爭中曾被權威詩壇所詬病,但舒婷所表現出的是理想主義者的憂傷,是時代的滯重與個體生命的抗爭造成的沉郁的張力,而不是顧影自憐的純個人化的憂傷。
舒婷在散文中經常運用通感手法,達到語言陌生化的效果。如在《審己度人——讀張愛玲》中寫到認識的一種花?!吧吣烤眨ㄐ《?,麻麻的,皮膚起竦的那種?!卑衙苊苈槁檫@個常見的詞,用逗號拆開,形成觸覺寫視覺的通感,凸顯“蛇目菊”的花的密度,同時含有一種不喜蛇目菊的情感。而在《家園里的至愛親朋》中一句“蔦籮的心事吹彈得破”,一個“吹”字,把心事這種感覺寫成視覺,使蔦籮的的女性化的嬌媚更加突出,并且激發(fā)一種美好的聯想。
舒婷善于用極精致的細節(jié)去概括生活,化抽象的感情為具體可感的形象。
1980年,憑借《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獲得全國中青年優(yōu)秀詩歌作品獎。
1983年,憑借《雙桅船》先后獲得第一屆全國新詩優(yōu)秀詩集獎、莊重文文學獎。
1998年,憑借《舒婷的詩》獲得百年百種優(yōu)秀中國文學圖書。
1998年,憑借《舒婷文集》獲得全國首屆新時期女性文學獎。
2008年,憑借《真水無香》獲得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出版工程獎。
2012年,獲得2012兩岸詩會桂冠詩人獎。
2015年,憑借《燈光轉暗,你在何方?》獲得第六屆在場主義散文獎。
2017年,獲得“中國新詩百年”全球華語詩人詩作獎“新詩百年杰出貢獻獎”。
2019年,獲得“玉潤四會”女性詩歌獎“杰出貢獻獎”。
舒婷擅長于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捉復雜細致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復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guī)現象中發(fā)現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并把這種發(fā)現寫得既富有思辯力量,又楚楚動人。(鳳凰網評)
裝束淡雅,氣質優(yōu)雅,言辭溫雅。她一直抵觸記者采訪,拒絕在電視上露臉,從不參加企業(yè)及政界的活動,但是她是個很健談的人,而且不乏幽默、風趣,處處展現著大家風范,隱隱地散發(fā)著朦朧詩人的俠骨柔情。(《河北日報》評)
舒婷對生命記憶的檢索,對細小事物的敏感,對歷史人事的溫情和敬意,堅定地向我們重述了那些不可斷絕的精神紐帶對人類生活的微妙影響。(《南國都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