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入門教程
(一)冥想前準備
1、地點
如果你選擇在家中冥想,穿著舒服就好,或許睡衣就是最自然且安心的“裝備”。最理想的地點是一個干凈舒適、不受干擾的空間。如果能夠在清凈的大自然或戶外,空氣流通,氣氛寧靜,陽光和煦不直射,效果會更好。
2、時間
冥想時間上來說,如果想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可以避免剛用餐之后的兩三個小時,或是疲倦和昏昏欲睡的時候。
3、工具
準備一個不是太軟的坐墊和一條羊絨披肩,前者有助于背部提直,后者是為了避免受涼。有時可使用精油、銅鑼、念珠等作為輔助工具。
(二)冥想姿勢要領(lǐng)
1、腿的姿勢
可以是散盤坐姿、單盤坐姿或雙盤坐姿。假如你可以,最好是盤腿坐,散盤、單盤或是雙盤都行。如果感覺腿盤不起來也沒關(guān)系,找一張稍微硬一些的椅子(不要坐在過于柔軟的地方,比如沙發(fā)),放松地坐好也是可以的。
2、背的姿勢
背一定要是直的,體會中正的狀態(tài)。下巴輕微向后收,感覺到脊椎與頸椎成為一條直線。但如果刻意地挺直背部,背脊變得僵硬,也會導(dǎo)致在冥想時感覺到疼痛。
初學(xué)者可以找一個墊子墊在臀部的后半部分,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感覺到自己的頭頂在被向上拉,坐骨向下沉,達到脊椎輕松的完全拉伸的狀態(tài)。
另外,有一個姿勢可以體會“直” 的感受:彎腰以臀部先接觸墻壁,再慢慢感受脊柱沿墻面卷開,貼在墻面上。
3、手的姿勢
冥想時,手的姿勢(手?。┮埠苤匾V腔凼钟〈戆炎陨砟芰亢痛笥钪娴哪芰咳诤显谝黄?,可以讓人很快進入平靜的狀態(tài)。菩薩手印是比較古典的手印,可以平和、穩(wěn)定精神。
(三)冥想訓(xùn)練
1、隨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氣相隨,不加干涉,叫隨息。
2、數(shù)息法:默念呼吸次數(shù),從一到十到百,實者數(shù)“呼”,虛者數(shù)“吸”。
3、聽息法:兩耳靜聽自己的呼吸聲,排除雜念。
4、觀息法:如觀者一樣,去觀察,體會自己的呼吸。
5、止息法:通過以上任何一種方法的習(xí)練,久煉純熟,形成一種柔、緩、細、長的呼吸。呼吸細若游絲,若有若無,稱止息,也叫胎息。
6、禪語入定法:(默念數(shù)遍)體會聯(lián)想“獨坐小溪任水流”的意境。
7、松靜入定法:吸氣時默念“靜”字,呼氣時默念“松”字。
8、觀心自靜法:用自己的心去觀看、體察、分析自己的思緒雜念,任雜念思緒流淌,不加干涉,久則自歸定靜。
(四)冥想要領(lǐng)
1、有覺知地呼吸
有覺知地呼吸是一種基本卻深奧的專注練習(xí)。當氣息進出鼻孔時,將你的注意力帶向呼吸所產(chǎn)生的身心感受。感受你呼吸的節(jié)奏,輕重,快慢,暖濕,路徑,深淺,停頓、情緒等等。(呼吸是連接我們身體、情緒和心靈的橋梁)在每一個呼吸回合中保持你的覺知力;當思想從呼吸上游離時,留意這一現(xiàn)象并將注意力帶回呼吸所產(chǎn)生的身心感受。
2、唱頌曼陀羅
唱頌曼陀羅是另一種培養(yǎng)專注力的有效方法,許多靈修門派都會在用這種方法。曼陀羅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個音節(jié)或一句話?;浇掏酵ǔJ褂谩盎叫膽讶蚀取弊鳛槁恿_,而許多習(xí)練冥想的猶太人則采用希伯來語中的Shma(意為“聆聽”)。其他普遍采用的曼陀羅還包括了“Om”,“阿門”以及“唵嘛呢叭咪吽”(其含義為“寶石居于蓮花中”)。
3、觀想
觀想要求你首先凝視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如一個圓圈或一個三角形),然后閉上雙眼而用心眼去嘗試保留這一圖像,通過這種方法來培養(yǎng)內(nèi)在的視覺。最終,你可以使用曼達拉(其為自古以來作為冥想工具的、復(fù)雜的幾何圖形)或者觀想某位精神領(lǐng)袖,或?qū)δ銇碚f有意義的事物。你也可以在冥想的過程中想象一個可供你休憩的寧靜空間。
4、內(nèi)觀
內(nèi)觀要求你將注意力轉(zhuǎn)向身體的感受,然后轉(zhuǎn)向情緒、感知以及思想。習(xí)練者往往將內(nèi)在出現(xiàn)的任何思想、情緒或感受進行歸類——例如,“現(xiàn)在我有一個可怕的想法”。這一練習(xí)有時被稱作無選擇額覺知,因為你預(yù)先并沒有選擇關(guān)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