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耳工具全部名稱
1、耳扒
俗稱挖耳勺,有金屬耳扒,也有竹耳扒。用來刺激耳部輪廓和耳洞,清潔耳屎和耳垢等。
2、鵝毛棒
使用鵝綾毛制作而成,毛質細膩柔軟。用來旋轉耳洞產生呼呼響,通過刺激耳洞使人產生緊張感。
3、雞毛棒
掏耳過程中,用來掃耳洞里的碎屑。通常是經常采耳或耳洞較大的人會用到,也可以用來旋轉耳洞。
4、鋏子
鑷子的一種,但尖頭較鈍,以免傷到耳壁。用來將耳道內的耳垢、耳結等物夾出。
5、馬尾
用來掃耳洞讓人全身產生酥癢的感覺。
6、毛棒
讓人在緊張和酥麻之后得到放松與享受。
7、振子
是和鵝毛棒一起用來震耳用的,用時掌握鵝毛棒的深度,振子的方位、角度技巧,使人感受一種音顫的快感。
8、耳鉤
用來鉤出耳結,注意耳鉤要慢慢伸縮,別傷到耳內的皮膚。
9、耳起
用來撬動耳結,便于清除耳垢,一般人用不到,一般用于長時間不進行采耳,耳垢積累較多的情況。
10、刮耳刀
用來刮耳洞內壁的毛耳,同時可以刺激耳廓耳洞讓人產生緊張感。
11、棉花棒
主要用來清潔油耳,以及采完耳后的打掃,同時用配合雙氧水的消毒。
12、頭燈
用來觀察耳洞,便于清理。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帶燈的發(fā)光耳勺,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13、雙氧水
消毒油耳、軟化耳結,對硬的耳結在采用植物油浸泡后,放雙氧水軟化。
14、酒精
消毒耳扒,完工后輕涂在耳洞外產生清涼感,讓人心曠神怡。(注意用75度酒精)

二、采耳工具用法
1、云刀使用技巧。首先要掌握刮、剔、轉的要領——刮時手持順刀,掌心朝下,刀口以指端方向斜外方便由上往下刮;剔時手持反刀,掌心朝上,刀口以指端方向斜內方便向右或往下、往上剔;轉耳道時手持筆桿刀,三指控制刀柄沿耳道壁慢慢來回轉刮。其次另一只手要配合云刀,提、捏耳廓,拉緊皮膚,方便云刀走勢。
2、耳勺使用技巧。首先掌握輕推、輕刨、輕帶的動作要領——手持耳勺,勺口朝下,手肘或手腕找好平衡支撐點,也就是所謂的搭橋,將耳勺輕貼于耳壁慢慢伸入到中耳區(qū)(但不要觸及耳膜)不同方位的來回輕推、輕刨,反復動作,把握時間,但動作幅度不要大,要慢,要輕,有散耳屎時要輕輕的帶出來。其次,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型號的耳勺。
3、耳起使用技巧。用到耳起時掌握輕挑、輕鏟、輕起的動作要領——a、用耳起沿著耳壁慢慢的往里輕鏟,當遇到耳皮時,找準邊緣輕輕的挑,這樣邊鏟邊挑,直至完全挑松,再用夾子把它夾出來;b、起耳結、耵聹時,用硬起輕輕的挑松四周,再找一個邊慢慢的邊鏟邊壓,壓出一條間隙以便風勾勾出耳結、耵聹。
4、風勾使用技巧。只有在起耳結、耵聹或塞耳物體時才用到風勾,使用時勾針要平著慢慢的慢慢的進入耳道,手千萬不能抖,更不能搖擺,否則很容易掛傷耳壁。進入取物間隙時手更加要穩(wěn)、要輕,盡量做不擦著耳壁。進入到適當位置后勾尖朝取物方向旋轉90度,使勾尖勾住取物再極慢、極輕往外拖,直至完全拖出物體。
5、彈性耳扒使用技巧。因為它品質細軟,富有彈性,所以能進入到耳道深處,并能極輕的接觸耳膜。用時在耳道深處敏感部位輕輕的反復來回刮、點、轉、彈,但一定要保持手穩(wěn)、輕、慢,動作幅度極小、力度極輕等要點。
6、馬毛、雞毛棒、鵝毛棒的使用技巧。慢慢以旋轉的方式進入耳道,待輕觸到耳膜后停止進入,先以半周形式慢慢反復旋轉,這時能很清晰的聽到與耳膜接觸的摩擦聲,然后再由慢到快以全周的方式快速旋轉并不斷改變方向,適時停止。
7、振子使用技巧。先用一根鵝毛棒插入耳道,輕觸耳膜,一手拇、食指自然托住棒身尾端,另一手拿振子震動振子,由里到外、由外到里上下來回輕輕震動棒身。注意不要讓棒身彈跳太高、聲音太大。
8、棉簽使用技巧。先自制棉簽四根,保持棉絮柔軟、細長,兩根用來沾取消毒清洗液清洗耳道并消毒,兩根用來吸干殘留耳道的消毒清洗液,保持耳道的干爽、清新。用時將棉簽慢慢伸入耳道,輕貼耳道壁上下、左右。
三、采耳的步驟
1、“刮”,消毒后,把十幾種工具夾在左手各手指之間。右手拿銀刀在客人耳郭四周刮一下,讓客人放松。由于銀刀鋒利,手法十分重要。
2、“掏”,打開頭燈對準耳廓,輪換使用挖耳勺、軟刨、鋒鉤、鑷子,輕掏慢取,進行初步耳道清潔。
3、“轉”,將毛刷伸入耳道內,拇指和食指捏住毛刷的另一端,快速轉動,這樣掏下來的耳屎就會粘在毛刷上。
4、“震”,插入新毛刷,再用振子(也叫音叉)震擊毛刷柄,隨著毛刷的上下震動,一些細散的耳屎就會被震落,轉動毛刷,將這些耳屎取出。
5、“洗”,將特制棉簽涂上藥水后,伸入耳道內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