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科技品牌價值100強排行榜顯示,蘋果連續(xù)第二年保持全球最有價值科技品牌地位,其品牌價值在2025年增長11%,達到5745億美元。微軟、谷歌、亞馬遜和TikTok/抖音在2025年保持了2024年的排名,分別位列品牌價值第二至第五位。英偉達在2025年的品牌價值幾乎翻了一番,增長了98%,達到889億美元,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科技品牌。此外,微信連續(xù)第二年被評為科技品牌中最強品牌,品牌強度指數(shù)(BSI)得分為95.2分(滿分100分),品牌強度評級為AAA+。
從總部所在地來看,2025全球最有價值100大科技品牌中,美國品牌最多,共有44個品牌上榜,價值占比高達78%,并且在前十名中占據(jù)8席。其次,中國有24個品牌(包括臺灣4個)入選,日本9個,韓國、印度各5個,德國3個,法國、荷蘭、加拿大各2個,阿根廷、澳大利亞、芬蘭、瑞典各1個。
| 排名 | 品牌 | 總部所在地 | 品牌價值/年增長率 |
| 1 |
![]() |
美國 | 5745.10億美元/+11.2% |
| 2 |
![]() |
美國 | 4610.69億美元/+35.4% |
| 3 |
![]() |
美國 | 4129.81億美元/+23.9% |
| 4 |
![]() |
美國 | 3563.86億美元/+15.4% |
| 5 |
![]() |
中國 | 1057.90億美元/+25.6% |
| 6 |
![]() |
美國 | 914.57億美元/+20.8% |
| 7 |
![]() |
韓國 | 894.27億美元/+8.8% |
| 8 |
![]() |
美國 | 878.71億美元/+97.5% |
| 9 | 美國 | 799.21億美元/+13.5% | |
| 10 |
![]() |
美國 | 574.13億美元/+8.1% |
| 排名 | 品牌 | 總部所在地 |
| 1 | 蘋果(Apple) | 美國 |
| 2 | 微軟(Microsoft) | 美國 |
| 3 | 谷歌(Google) | 美國 |
| 4 | 亞馬遜(Amazon) | 美國 |
| 5 | TikTok/抖音 | 中國 |
| 6 | 臉書(Facebook) | 美國 |
| 7 | 三星(Samsung) | 韓國 |
| 8 | 英偉達(NVIDIA) | 美國 |
| 9 | 美國 | |
| 10 | 甲骨文(Oracle) | 美國 |
| 11 | 埃森哲(Accenture) | 美國 |
| 12 | 臺積電(TSMC) | 中國臺灣 |
| 13 | 微信(Wechat) | 中國 |
| 14 | 華為(Huawei) | 中國 |
| 15 | 思愛普(SAP) | 德國 |
| 16 | 優(yōu)兔(YouTube) | 美國 |
| 17 | 思科(Cisco) | 美國 |
| 18 | 國際商業(yè)機器(IBM Group) | 美國 |
| 19 | 戴爾(Dell Technologies) | 美國 |
| 20 | 塔塔咨詢服務(TCS) | 印度 |
| 21 | 賽富時(Salesforce) | 美國 |
| 22 | 寧德時代(CATL) | 中國 |
| 23 | 京東(JD.com) | 中國 |
| 24 | 領英(LinkedIn) | 美國 |
| 25 | 印孚瑟斯(Infosys) | 印度 |
| 26 | 索尼(Sony) | 日本 |
| 27 | 英特爾(Intel) | 美國 |
| 28 | Adobe | 美國 |
| 29 | SK海力士(SK Hynix) | 韓國 |
| 30 | 拼多多(Pinduoduo) | 中國 |
| 31 | 淘寶(Taobao) | 中國 |
| 32 | 美團(Meituan) | 中國 |
| 33 | 博通(Broadcom) | 美國 |
| 34 | 天貓(Tmall) | 中國 |
| 35 | 超微半導體(AMD) | 美國 |
| 36 | LG | 韓國 |
| 37 | 繽客(booking.com) | 美國 |
| 38 | NTT DATA | 日本 |
| 39 | 凱捷(Capgemini) | 法國 |
| 40 | 高知特(Cognizant) | 美國 |
| 41 | 惠普(HP) | 美國 |
| 42 | 高通(Qualcomm) | 美國 |
| 43 | HCLTech | 印度 |
| 44 | 威睿(VMware) | 美國 |
| 45 | 松下(Panasonic) | 日本 |
| 46 | 美的(Midea) | 中國 |
| 47 | 博世(Bosch) | 德國 |
| 48 | 酷澎(Coupang) | 韓國 |
| 49 |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 美國 |
| 50 | 阿斯麥(ASML) | 荷蘭 |
| 51 | 美光(Micron Technology) | 美國 |
| 52 | 3M | 美國 |
| 53 | Servicenow | 美國 |
| 54 | 佳能(Canon) | 日本 |
| 55 | 小米(Xiaomi) | 中國 |
| 56 | Playstation | 日本 |
| 57 | 愛彼迎(Airbnb) | 美國 |
| 58 | 任天堂(Nintendo) | 日本 |
| 59 | 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 美國 |
| 60 | 格力(Gree) | 中國 |
| 61 | 海爾(Haier) | 中國 |
| 62 | 慧與(HPE) | 美國 |
| 63 | 諾基亞(Nokia) | 芬蘭 |
| 64 | QuickBooks | 美國 |
| 65 | Xbox | 美國 |
| 66 | Wipro | 印度 |
| 67 | 聯(lián)想集團(Lenovo) | 中國 |
| 68 | 攜程(Trip.com ) | 中國 |
| 69 | 飛利浦(Philips,科技) | 荷蘭 |
| 70 | 繁德信息技術(shù)(FIS) | 美國 |
| 71 | 聯(lián)發(fā)科(Mediatek) | 中國臺灣 |
| 72 | 百度(Baidu) | 中國 |
| 73 | 樂天市場(Rakuten) | 日本 |
| 74 | 星座軟件(Constellation Software) | 加拿大 |
| 75 | ??低?Hikvision) | 中國 |
| 76 | MercadoLibre | 阿根廷 |
| 77 | 費哲金融服務(Fiserv) | 美國 |
| 78 | Fortinet | 美國 |
| 79 | 京東方(BOE) | 中國 |
| 80 | 富士通(Fujitsu Group) | 日本 |
| 81 | Vivo | 中國 |
| 82 | Workday | 美國 |
| 83 | CGI | 加拿大 |
| 84 | eBay | 美國 |
| 85 | 日月光(Ase Technology) | 中國臺灣 |
| 86 | 英飛凌(Infineon) | 德國 |
| 87 | 愛立信(Ericsson) | 瑞典 |
| 88 | CDW | 美國 |
| 89 | Atlassian Corporation | 澳大利亞 |
| 90 | 摩托羅拉系統(tǒng)(Motorola Solutions) | 美國 |
| 91 | 達索系統(tǒng)(Dassault Systemes) | 法國 |
| 92 | 今日頭條(Toutiao) | 中國 |
| 93 | CrowdStrike | 美國 |
| 94 | Equinix | 美國 |
| 95 | Roper | 美國 |
| 96 | TurboTax U | 美國 |
| 97 | Tech Mahindra | 印度 |
| 98 | 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 | 中國臺灣 |
| 99 | 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 | 日本 |
| 100 | Naver | 韓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