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東正教堂位于武漢市鄱陽街與天津路交匯處,始建于1876年,原名阿列克桑德聶夫堂,是俄國僑民在漢口興建的一座東正教教堂。初建的時候它是一座活動教堂,1891年俄皇太子(即后來的尼古拉二世,最后一個沙皇)訪漢參加25周年慶典時承諾捐贈一座東正教堂給俄國僑民。于是固定在此的教堂真正建成于1893年。教堂占地面積約220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布局,為拜占廷式建筑風(fēng)格的俄羅斯教堂,是東歐流行的東正教堂風(fēng)格的體現(xiàn)。教堂采取集中型制,規(guī)模不是很大,底層墻面由多向拱券組成,外墻有壁柱、拱券,線角雕刻精美,做工
...精細(xì)。教堂頂端原為球形寶頂,上面裝有十字架和風(fēng)向標(biāo),正門圓拱上也有一個十字架。后來修復(fù)的時候?qū)氻敻臑榱思忭敚?014年修復(fù)完成后重新恢復(fù)為球形寶頂。
【展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