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頂寺位于雞足山主峰天柱峰極頂,海拔3240米,創(chuàng)建于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1505年),開山祖師為來秀禪師,歷代屢有修葺,崇禎年間黔國公沐天波把昆明鸚鵡山太和宮(今昆明金殿)的銅鑄金殿遷置雞足山天柱峰頂,并廢普光殿,就其地址立金殿,因金殿金碧輝煌寺院從此又名“金頂寺”。
金頂寺原來規(guī)模宏大,后在19世紀70年代大量建筑被毀,包括金殿,重建后由睹光臺、大門、官殿、鐘鼓樓、大雄寶殿、弘法堂、五觀堂、藏經(jīng)閣、彌勒殿、天王殿、飲光殿、楞嚴塔、大雄寶殿、金殿等組成,是雞足山景點、勝跡最集中和佛教內(nèi)涵最豐富的區(qū)域,在此的睹光臺可東觀日出,南觀彩云,西觀蒼洱,北觀玉龍雪山。
金頂寺眾多建筑中,尤以大門、金殿和楞嚴塔尤為精美。大門是由白族藝人設(shè)計的,門頂橫列正脊,兩端垂脊,飛檐翹角,凌空欲飛,充分體現(xiàn)了白族建筑工藝水平。楞嚴塔后的大雄寶殿里,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佛像兩側(cè),分別塑有阿難尊者、迦葉尊者、達摩祖師、六臂護法王像。金頂寺楞嚴塔塔高42米,方形密檐式,內(nèi)有七級,外有十三層,巍然屹立于天柱峰頂。金殿是在2006年重鑄了耗資人民幣1500多萬打造,金碧輝煌,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