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亭位于廣西北海市合浦師范學校內(nèi),綠水環(huán)繞,風景美。東坡亭為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主亭正門上端掛著“東坡亭”的大字匾額,亭內(nèi)正面壁上嵌有蘇東坡石刻像及其他詩文碑刻十余件。亭東面有東坡井,傳說為蘇東坡親自所挖,井水清澈甘美。亭東側(cè)為“東坡公園”,亭閣湖水相映,波光瀲滟,垂柳成蔭,風景優(yōu)美,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合浦旅游勝地。
相傳蘇東坡于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在合浦時住清樂軒,寫了《雨夜宿凈行院》、《記合浦老人語》等詩文。后人為紀念他,在清樂軒故址修建東坡亭。
東坡亭為單檐,歇山頂結(jié)構(gòu),座北面南,分前后兩進,環(huán)以回廊,建筑面積約160平方米。第一進為別亭,第二進為主亭。別亭兩側(cè)有兩大圓門,主亭正門上方懸"東坡亭"三字大匾額,為鐵禪和尚所書。主亭前面和左右山墻各有古樸的大圓窗,亭四周回廊相通,亭內(nèi)外鑲有許多碑碣,碑碣書體楷、草、隸、篆俱全。亭的正面壁上有一幅蘇東坡陰紋石刻像,像中的蘇東坡,慈善端祥,目光炯然,品讀其仙風道骨、大家風范,仍可感受到其吟?大江東去浪淘盡"時的激情澎湃與豪邁氣勢。在東坡像上方有"仙吏遺蹤"四字。亭的四周,則以回廊環(huán)繞,既擋住了烈日的暴曬、風雨的摧蝕,游人漫步其間,也能恬然欣賞園中景色和壁上碑刻。
亭左側(cè)回廊鑲有蘇東坡在廉時寫的全部詩作。數(shù)一數(shù),竟有九首之多。是否"高產(chǎn)"權(quán)且不說,而彼時的蘇東坡,巳是數(shù)度被貶,幾經(jīng)流放,垂垂老矣、但他詩才不老,詩興彌烈,就大撼人心,為我輩心儀不巳。是的.作為一代宗師,蘇東坡所到之處,總也忘不了他的詩作吟唱。夜闌人靜,孤苦無伴,詩人慨嘆?quot;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凄涼";手持龍眼,觸景生情,詩人低吟,"蠻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活";酒入愁腸,笙簫過耳。詩人淺唱:"東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勞吾耳鳴"。 行行腳印行行詩,足見東坡之才情與灑脫,而詩,已不再是詩人簡單的人生感悟,小巧擺設(shè),已是了生活的必需,是結(jié)連詩人愛恨人生而不可兩分的嘆詠與鳴嘯。
亭的內(nèi)外還鑲有歷代騷人遷客經(jīng)念東坡題詠的碑刻。亭東面有東坡井,傳說為蘇東坡親自所挖,井水清冽甘美。
東坡亭,顧名思義,此亭為紀念北宋詩人蘇東坡而建。詩人62歲時,因“烏臺詩案”而坐牢,從廣東惠州貶到海南島,三年后召回合浦,受廉州名士鄧擬熱情接待,安排在風景秀麗的清樂軒居住。約有兩個月,深受群眾敬仰,離開合浦時說:“我在此住這么多天,現(xiàn)要啟程,往后我雖人不在這里,希望你們還能想起我啊!”他在合浦期間寫了許多詩篇,給當?shù)匚幕囆g(shù)留下的濃重一筆色彩。蘇東坡離開合浦第二年病逝,后人為紀念他,在他當年住的地方建起一座亭,命名“東坡亭”。
東坡亭位于合浦師范校園內(nèi),為亭閣式結(jié)構(gòu),亭東約30米有東坡井,為廉州四大名井之一,相傳為蘇東坡親自所挖,喝井中之水后,赴考文士可金榜題名。 此亭歷代重建幾次,現(xiàn)此亭是1944年建好。正面壁上有詩人刻像,像上方“仙吏遺蹤”四個字書寫古仆渾重,像左上方是詩人在合浦作的詩。正門“東坡亭”三個大字匾額。是40年代廣州大榕寺主持鐵禪和尚手跡,亭內(nèi)回廊壁間刻有詩人當年和其他名士的詩文碑刻十余件,有興趣者可一一鑒賞。
據(jù)《合浦縣志》記載:東坡亭"始建于何時失考。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建。道光、咸豐、宣統(tǒng)年間又經(jīng)過幾次修建。民國元年九月廉州火藥局爆炸,亭被夷為平地。民國七年重建??谷諔?zhàn)爭時期,亭為日機炸毀。民國33年再在舊址重建。"也即現(xiàn)在的東坡亭。雖數(shù)度被毀,卻能數(shù)度重建再起,萬劫而不滅,亦算是一大奇觀了。
東坡亭真有如蘇東坡之坎坷人生,幾起幾落。落而再起。最終還是昂昂然而挺立于夭地間。清人康基田在其《蘇公遺跡記》中有耐讀之筆:"廉人以東坡名其事與并,愛公憂是也。"區(qū)區(qū)一亭,正是蘇東坡在人們心目中高聳不倒之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