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概況
水庫位于大別山南麓的丘陵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高程200~300米,東南部高程60~100米。地層主要為元古界云母片麻巖,中部河谷地帶覆蓋有第四系堆積物。庫周植被良好,水庫水質(zhì)總體評價Ⅱ類。水庫屬河道型多年調(diào)節(jié)水庫,正常蓄水位71.6米,汛限水位71.6米,死水位63.5米,設(shè)計洪水位72.39米,校核洪水位72.96米。水庫總庫容1.787億立方米,其中調(diào)洪庫容249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64億立方米,死庫容4740萬立方米。水庫水面面積17.32平方千米,回水長度14千米,平均寬度1.1千米。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輸水管、導(dǎo)流底孔組成。主壩為粘土心墻壩,壩頂高程74.0米,最大壩高29.4米,壩軸線行1225米。副壩4座,其中3座為黏土心墻壩,1座為均質(zhì)壩,壩軸線總長2105米,最大壩高10.6米。溢洪道為開敞式寬頂堰,堰頂高程68.0米,堰頂凈寬30米,弧形閘門,最大泄洪量495立方米每秒。輸水管為圓形有壓涵管,內(nèi)徑3.1米,進口底高程63.5米,最大輸水流量16立方米每秒。導(dǎo)流底孔為有壓涵管,內(nèi)徑1.3米,進口底高程51.5米,最大泄洪量18立方米每秒。
水庫結(jié)構(gòu)
入庫河流有東、西二源。東源為金沙河干流上游,長8.9千米,上游建有蔣家沖?。?)型水庫;西源名石嘴鋪河,長5千米。二源入庫后,回水處形成東、西兩庫汊,形狀相似,長3.5千米,平均寬250米。金沙河以左屬七里坪鎮(zhèn),以右屬華家河鎮(zhèn)。有公路跨過東、西兩庫汊。以下進入主庫區(qū)上段。左岸屬城關(guān)鎮(zhèn),右岸屬二程鎮(zhèn)。左岸有大斗山,右岸有初家山,受地形影響,庫形狹長,曲折多彎,兩岸多庫汊。主庫區(qū)上段長3.8千米,平均寬400米。左岸庫汊較小,附近有公路通過。右岸有以較大庫汊向西北伸出,長2.2千米,平均寬250米。南岸有三里崗林場,樹種有松、櫟。西部二程鎮(zhèn),相傳為背誦理學(xué)家程顥、程頤出生地。主庫區(qū)下段長6.5千米,平均水面寬1千米。左岸屬城關(guān)鎮(zhèn),右岸屬二程鎮(zhèn)和城關(guān)鎮(zhèn)。兩岸地勢較開闊,多庫汊,受地勢走向影響,右岸庫汊多向南伸出,左岸庫汊多向北伸出。主庫區(qū)下段右岸有南、北兩大庫汊,北部庫汊最大,長3.5千米,上游庫面狹長彎曲,庫面上窄下闊,下游庫面與住庫區(qū)相連處,水面寬1.2千米。南庫漢長1.4千米,平均水面寬800米,兩岸多支汊。南、北兩庫汊之間形成一港灣,土質(zhì)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建有桑園和養(yǎng)蠶場。主庫區(qū)下段左岸除有兩較大庫汊外,其他支汊細小如梳。北部較大庫汊末端接煙寶地水庫干渠,與煙寶地水庫相通。南部較大庫漢末端建有副壩,壩頂有公路通過。水庫下段臨倒水,與左岸的紅安縣城隔水相望,紅安縣城已擴大到倒水右岸。水庫下段與倒水之間建有多處工廠。主壩和副壩建于水庫南端,主壩居中,副壩在主壩左、右兩側(cè)。溢洪道在左副壩左側(cè),溢洪水流人倒水。導(dǎo)流底孔穿過主壩中部。輸水管穿過主壩右壩肩,與主灌渠相連,主灌渠名紅新干渠,蜿蜒西去,灌溉紅安縣西南部農(nóng)田。壩下余沙河長3千米,東南流人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