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米里在九二一地震時毀損嚴重,雖然上天無情的考驗著桃米人,但是桃米人依舊不愿被打倒,在政府的協(xié)助與居民自身積極的重建之下,桃米人走出了另外一片天。九二一紀念館是在九二一地震后的一年,桃米社區(qū)的干部發(fā)現(xiàn)震災后的殘垣斷壁被一一清除,發(fā)起將福同宮活動中心改建成為紀念館的構想,于是桃米的九二一紀念館誕生,成為全臺灣第一所社區(qū)型的震災紀念館。
開車:
1、國道北上:國道1號斗南交流道、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或名間交流道下,往水里方向經(jīng)水里,轉131線至魚池加油站前接臺21線往埔里方向,于臺21線51公里處左轉進入即可到達桃米生態(tài)村。
2、國道南下,于國道1號王田交流道下、國道3號草屯交流道下,往草屯接臺14線往埔里方向,在進入埔里愛蘭橋以前轉臺21線,于臺21線51公里處左轉進入即可到達桃米生態(tài)村。
搭車:
日月潭間的豐榮客運,有經(jīng)過桃米里,班次請洽豐榮客運水里站:049-2774609。
臺灣9·21地震博物館位于臺中縣霧峰鄉(xiāng)。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臺灣南投縣發(fā)生7.6級大地震,造成2000余人死亡及8000多人受傷。當?shù)貙⑴R近南投縣受災嚴重的臺中縣霧峰鄉(xiāng)一中學改建為“地震紀念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qū))”,于2004年9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
該館主要由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影像館組成,展區(qū)的設計概念是以不破壞地震后的原有景物為原則,建筑手法未使用任何梁柱,而是以PC板及玻璃建構起整個參觀廊道。整個廊道設有多個互動性強的地震教學儀器,引導著參觀者跳出沉悶的文字解說,以聲光影像及游戲的方法來認識地震。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內(nèi)含全球板塊、地震帶分布、地球內(nèi)部及地體構造等模型,展示了地震發(fā)生的原因及地層錯動的模式。原中學操場及跑道上的地表抬升、錯動及記錄斷層活動的地層剖面,也在斷層保存館內(nèi)原貌呈現(xiàn),為自然科學最真實及珍貴的活教材。
影像館集結了9·21地震的種種圖像以及影音資料,以人文社會與歷史記錄的角度,真實地呈現(xiàn)9·21地震在人們心中所留下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