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亞哥(西班牙語:Santiago de Chile),是智利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于國境中部,坐落在馬波喬河畔,東依安第斯山,西距瓦爾帕來索港約100公里。夏季干燥溫和,冬季涼爽多雨霧,圣地亞哥市所在的地區(qū)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氣溫并不太熱,最熱的1月份平均溫度是20℃左右;冬天也不太冷,最冷的7月份平均溫度也有8℃左右。
圣地亞哥的市區(qū)在歷史上是以圣盧西亞山為中心發(fā)展起來的。圣盧西亞山高230米,是著名的風景游覽區(qū)。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盤旋而上,直通山頂。山上有古希臘雅典式的白石門廊,門廊兩側(cè)是古樸、蒼勁的巨型壁畫。滿山都是莖干肥碩、形態(tài)各異的仙人掌,色彩艷麗的花草點綴其間。山腰有一處“石泉”,泉水緩緩從造型優(yōu)美的石雕頑童懷抱的罐子中流淌出來,在郁郁蔥蔥的林木中形成一潭碧水。山崗上的古堡、雉堞和銅炮年代久遠,迄今保存完好。站在古堡前俯視全市,長3公里、寬100米的奧希金斯大街橫貫全城,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兩側(cè)高樓大廈林立;解放廣場、憲法廣場、巴格達諾廣場等歷歷在目;市區(qū)和近郊的天主教堂、主教堂、市政廳、郵政大樓、智利大學(xué)、智利天主教大學(xué)、國民學(xué)院、國家圖書館、歷史博物館、美術(shù)館等,一覽無余。市區(qū)東北部的圣克里斯托瓦山,海拔1000米,山上有用大理石雕成的巨型圣母像,山坡花草林木之中建有天文臺和動物園,被稱為“首都公園”。
智利首都圣地亞哥的武器廣場又音譯為阿馬斯廣場,這里代表著智利的宗教、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是圣地亞哥的靈魂和核心所在,是任何外來觀光客所不能忽略的一個觀光點。
在廣場上中央高高矗立著佩德羅·德·瓦爾蒂維亞的銅像,那是在1960年西班牙人為慶祝智利獨立150年時送給智利政府的禮物。廣場西側(cè)是全智利規(guī)模最大、氣勢磅礴的大教堂,北側(cè)有國家郵政局、歷史博物館和圣地亞哥市政府,這些都是圣地亞哥的代表性建筑物。圣地亞哥市政府原來是圣地亞哥建城期間的市政廳和監(jiān)獄,18世紀下半葉改建成新古典主義風格,1891年毀于大火;1892年至1895年在原址重建,自此,首次成為圣地亞哥市政府所在地。圣地亞哥中央郵局,始建初衷為圣地亞哥第一居所,即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羅·德·瓦爾蒂維亞的私人住所。1882年被建筑師理查德·布朗(Ricardo Brown)改建成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大樓——中央郵局大樓的前身。廣場上經(jīng)常有民間藝人的歌舞、音樂和脫口秀表演,熱鬧非凡。
圣地亞哥大教堂是著名的巡禮教堂,早在中世紀就已經(jīng)存在,建筑中與巴洛克風格有關(guān)的是教堂的正立面。立面以拱形開洞和裝飾性獨立壁柱為基本構(gòu)圖元素,自下而上,從舒展到緊張,逐漸達到高潮,顯示了設(shè)計者高超的構(gòu)圖技巧。如同許多同時期西班牙的建筑一樣,圣地亞哥大教堂正立面的巴洛克風格與歐洲其他地區(qū)的明顯區(qū)別是,很多構(gòu)圖元素是來自本國傳統(tǒng)或者建筑師個人,正立面中央部分的縱向構(gòu)圖就獨樹一幟,屬于巴洛克建筑風格中的獨特流派
圣盧西亞山為智利著名的風景區(qū),山高230米,為錐形山崗。與其說圣盧西亞山是一座山,不如說是一個依山建筑、精巧別致的花園。山腳下的入口處有深紅色宮殿式大門,附近矗立著一座印第安反殖民統(tǒng)治戰(zhàn)爭中的英雄的塑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盤旋而上,直通山頂。山上有古希臘雅典式的白石門廊,門廊兩側(cè)是古樸、蒼勁的巨型壁畫。
圣盧西亞山滿山都是莖干肥碩、形態(tài)各異的仙人掌,色彩艷麗的花草點綴其間。山腰有一處“石泉”,泉水緩緩從造型優(yōu)美的石雕頑童懷抱的罐子中流淌出來,在郁郁蔥蔥的林木中形成一潭碧水。小平臺上點燃著長明火把,山坡上還建有美洲民間藝術(shù)博物館。山頂修有七角古堡,從古堡頂上可俯瞰全市。古堡、雉堞和銅炮年代久遠,迄今保存完好。站在古堡前俯視全市,長3公里、寬100米的奧希金斯大街橫貫全城,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兩側(cè)高樓大廈林立;解放廣場、憲法廣場、巴格達諾廣場等歷歷在目。古堡附近有曲徑盤旋的假山以及飛灑的噴泉,景色秀美多姿,有“空中花園”之稱。山頂還建有西班牙殖民者1540年建造的南美洲第一座炮臺──克魯普炮臺。
圣拉斐爾湖國家公園位于太平洋南海岸的智利境內(nèi),因公園內(nèi)的圣拉斐爾瀉湖而命名。國家公園建立于1959年,占地面積17420平方千米,巴塔哥尼亞冰原也位于公園中,是公園的一大靚點。圣拉斐爾湖國家公園內(nèi)一個16千米長的峽灣也是公園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
圣拉斐爾湖國家公園是一個地址多樣性的公園,壯麗的山脈上積雪終年常存、峽灣蜿蜒狹長、冰川晶瑩剔透。公園也是幾種鳥類的棲息地,黑色眉毛的信天翁、大鷿鷈、黑頸鶴天鵝、鸕鶿等。除鳥類外,還有智利海豚、海獅、海豹、金槍魚、船獺、象海豹等野生動物。在公園里游客可進行一系列娛樂活動,徒步旅游、登山、高山旅游、雪地健行、山地滑雪、乘海洋獨木舟、動植物觀賞等。
拉莫內(nèi)達宮是智利的總統(tǒng)府,為白色建筑,是西班牙帝國在18世紀興建的最大建筑,也是西班牙美洲殖民時期最賞心悅目的建筑之一,具有典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拉莫內(nèi)達宮原為皇家鑄幣廠,負責鑄造貨幣。
拉莫內(nèi)達宮由意大利建筑師托斯卡(Joaquin Toesca y Ricci)于1784年開始建造,1805年開始對公眾開放,1922智利總統(tǒng)以及部分政府部門在此辦公,1951年成為智利國家級歷史遺跡。拉莫內(nèi)達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的遺跡,因為它見證了直接影響智利的生命一些事件,比如說1973年的轟炸,曾遭到大規(guī)模空襲。同時,拉莫內(nèi)達宮也代表著國家的政治生活。拉莫內(nèi)達宮在沒有國事活動時是免費對游人開放的。
圣地亞哥是由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于1541年2月12日所建立,建立之時命名為“Santiago del Nuevo Extremo”(新埃斯特雷馬的圣地亞哥),命名的緣由是以圣雅各伯之名和巴爾迪維亞的西班牙故鄉(xiāng)埃斯特雷馬杜拉結(jié)合而來。建城儀式在Huelén山丘(現(xiàn)圣盧西亞山)上舉行,巴爾迪維亞之所以選擇在該地建城,是由于當?shù)氐臍夂?、豐富的植被、馬普丘河的水源以及容易的防守形勢。
圣地亞哥是一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爾迪維亞率領(lǐng)150名騎兵來到這里,在位于城市中心的圣盧西亞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陸上的第一座炮臺,并在山下用泥磚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區(qū),這就是圣地亞哥城的雛形。1818年4月5日,經(jīng)過智利爭取獨立戰(zhàn)爭中一場決定性戰(zhàn)役——邁普之戰(zhàn)后,圣地亞哥成為智利的首都。公元19世紀因智利發(fā)現(xiàn)銅礦并逐漸大規(guī)模開采,城市迅速得到發(fā)展。在隨后的年月里,數(shù)次遭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災(zāi)害的破壞,市區(qū)歷史性建筑物受到嚴重毀壞。圣地亞哥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面積640多平方公里,人口731.42萬,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