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一個與眾不同的風俗定期被人們實踐:每隔三年,他們會將去世的親人的遺體從墳墓中移出,以新的華美衣物重新打扮他們。
在蘇拉威西島的托拉哈約地區(qū),一種特別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被稱為Manene節(jié)。這個節(jié)日通常在每年的7月至9月期間舉行,作為當?shù)鼐用癖磉_對已故親人尊重和懷念的重大活動。在當?shù)卣Z言中,“Manene”具有“尸體清理儀式”的含義。
Manene節(jié)的核心儀式是對逝去的親人進行棺木開啟和更衣,這反映了人們對亡者的深深懷念和對他們生命歷程的尊重。在慶典期間,家庭成員會把親人的遺體帶出墓地,然后向公眾展示他們在棺木中的狀態(tài)。接著,他們會為亡者換上新的、整潔的衣物,然后再次把遺體放回棺木中。
在這里,對于死亡和尸體,包括孩子們在內(nèi)的人們并不感到恐懼。在Manene節(jié)期間,家庭成員和朋友們會聚集在一起,舉辦盛大的宴席,播放音樂,跳起舞蹈,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緬懷和紀念已故的親人。同時,他們也會進行家族墓地的整修和美化,以此保持與逝去的親人的聯(lián)系,以及對家族歷史的記憶。
對于安放亡者的棺木,也會進行重新檢查和修復。如果棺木已經(jīng)破損無法再用,他們就必須購買新的。如果一個家庭有許多親人去世,一次祭祀可能需要購買很多棺木。有時,他們需要借貸,或者推遲二次葬禮,直到籌集到足夠的棺木費用。從這個角度看,生者面臨的壓力可能會逐漸增大,因為每次慶祝節(jié)日需要關照的亡者親屬增多,使得花費也在不斷增長。
除了向已故者表達敬意和紀念,Manene節(jié)還象征著生死之間的循環(huán),以及通向下一生的旅程。這個節(jié)日可能與西方的萬圣節(jié)或墨西哥的亡靈節(jié)相似,但Manene節(jié)卻帶著獨特的印尼島嶼風情,其文化和傳統(tǒng)都深深地根植于此。
在托拉哈約地區(qū),對死亡的看待頗為特別,它被視為一種慶祝。他們的葬禮不僅僅是歌舞表演,更像是一場大型宴會,歡迎所有人的參與。
人們可能會問,這有什么特別的?在我們的國家,許多鄉(xiāng)村也有老人去世后設宴的習俗。盡管其寓意可能相似,但其實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區(qū)別的。在托拉哈約,死者并非只是被追悼的對象,而是這場宴會的參與者!
在他們下葬之前,死者被視為還活著。這就意味著他們將會和所有人一起坐下,人們會為他們提供食物,與他們交談,甚至和他們一起合影。
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需要大量的金錢,因此每一位年輕的托拉哈約人都會提前為自己的葬禮儲蓄。就像我們常說的“棺材本”,只不過他們面對這個話題時總帶著夢幻般的微笑——他們會想象自己在去世后如何與村里的每個人一同歡慶。這將會是一場讓所有人心情愉快的聚會。
托拉哈約人堅定地相信,死亡僅是通往靈魂世界的跨越。他們期待在那個世界里,一切將變得更富有生趣。然而,要步入這個神秘的世界,死者需要經(jīng)歷一系列莊重的儀式,整個過程大約需耗費兩周時間。完成這些儀式后,死者就能以靈魂的形式,重新回到他們熟悉的家鄉(xiāng)。
為了實現(xiàn)這一過程,托拉哈約人會制作出巨大的木偶,盡可能模仿死者的樣貌。他們視這些木偶為死者靈魂的寄宿之所。靈魂可以根據(jù)服飾風格等特征,迅速尋找到自己的“新家”,并在其中安家落戶,與生前所愛的人們再度共享生活。
然而,如果死者無親人在側,或沒有人知曉如何進行這些莊重的儀式,那么他們的靈魂將無法離開死亡之地,也就無法抵達他們所渴望的靈魂世界。因此,托拉哈約的島民深深地珍視家庭情感,哪怕他們曾在外部世界留下足跡,也從不愿離開自己的村子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