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馬達加斯加的麥利那人的一種祭祀形式,在收獲后進行?,F(xiàn)已少見,趨于消亡。
翻尸節(jié)是馬達加斯加當?shù)厝说墓?jié)日?!胺鳖櫭剂x,就是將死者的尸體從墓穴中挖出來,給尸體翻翻身的意思。這種做法跟中國人“入土為安”的觀念有所不同,是馬達加斯加人特有的一種表示對逝者緬懷的做法。
馬達加斯加有個“翻尸節(jié)”,到了那天,人們會把自家土葬的祖先從墳墓里挖起來,裹在麻布里與家族的人團聚。電視畫面上盡是大人歡喜的笑臉和小孩歡心的淚水,他們手里高舉著一上一下的骷髏到底是被他們真心敬愛著,還是被他們伺機報復著,只有天才曉得了。這事要是擱在中國,那絕對是對祖先的大逆不道!不過,人家每年爬進滿是臭蟲鼠蟻的墳里抱具逐年縮小的白骨出來也不容易,首先勇氣還是可嘉的。這就像“驅(qū)魔少年”里克勞利說的:世界之大,每個國家的人吃的東西都不一樣,但吃到好吃的東西時的幸福表情卻是相同的。
馬島每隔一至三年就要給死者“翻尸”體。他們非常崇敬死者,認為死者的靈魂能夠主宰后人的禍福。如果不按期給祖先翻尸體,或不給祖先翻尸體,那就是莫大的恥辱,會遭到世人恥笑。
每次翻尸體還要重新?lián)Q用新的布裹纏,然后抬著上大街載歌載舞,有的還請樂隊助興。殺牛祭祀,為死者翻尸體時,禁止哭泣,因為哭會使死者不快樂,只有大家都快樂才能使祖先快樂,并且給后人降福。
唯一可以令牛群退避的是一年一度的“翻尸節(jié)”的行人隊伍。翻尸節(jié)在每年的莊稼收獲以后,具體的日期不是以公元日月計算的,可能是馬達加斯加歷。很長很長的隊伍,常常致使交通堵塞。我們在馬島的時候每每碰見了抬著尸體游行的隊伍,就趕緊打道回府,這一天不再出門。
翻尸節(jié)的主要項目是將死者的尸體(骷髏)從墳墓里挖出來,重新清洗包裹。然后由年輕力壯者將尸體扛在肩上,周圍人等手舉豐收的作物,唱著跳著喊著舞著在街上游行,最后重新掩埋。每年挖一次、唱一次、跳一次、埋一次。
翻尸節(jié)是馬達加斯加的最高種姓——麥利那人的一種祭祀形式。一個麥利那人在活著的時候如果足夠富有,就可以為自己在丘陵上買一座類似于懸棺的墓穴。死后尸體放入棺木,而棺木在墓穴里就像一只抽屜一樣,隨時可以拉開,死者的后代如果在豐收之年想感謝這位躺在懸棺里前人的恩澤,便用重金請德高望重的族長主持祭祀。
祭祀活動安排在哪一天由族長禱告決定,要取莊稼豐收后艷陽高照的日子。
游行的前一天晚上祭祀活動正式開始,只有麥利那人才有資格參加,其他低種姓的人絕對不可介入。人們殺牛、唱歌、舞蹈。族長則親自開棺,將亡者的骸骨取出,每一塊都要清洗干凈;與此同時選出本族公認最美麗的處女,由3-5個富家婦女為女孩沐浴凈身,一直到第二天黎明。
太陽出來之前,女孩要盤腿坐在山上,那些洗凈的骸骨擺放在處女的大腿上,曝曬在陽光下,正午過后,在族長的指揮下,將骸骨放上木板蒙以潔凈的白布就開始到街上游行直至天黑。天黑后人們重新回到尸骨的埋放地,再次殺牛、唱歌、舞蹈。族長再親自將骸骨一一排列,白布包裹,放入懸棺。舉辦翻尸祭祀的人家越來越少,有很多原因。麥利那人的王族身份在現(xiàn)代社會里已經(jīng)不再顯貴;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其他國家移民的涌入使得馬島經(jīng)濟命脈基本掌握在印巴籍后裔和華裔手中。此外女孩子們性觀念的改變,14歲以上的女孩子里找出個處女來也很困難。
中國人歷來忌諱談及“死人”、“尸體”、“骷髏”等等的,挖先人墳的事情在中國屬于幾大劣跡之一。馬達加斯加的麥利那人卻用這種方式拜祭先人庇佑自己。文化不同,人們的生死觀念也不同。
翻尸慶典在距離首都約200公里的一個村莊舉行,具體的日期是族人事先選好的,引路的是管轄這個村的地方官,今天要翻尸的墓穴屬于村里的大族,要來參加翻尸儀式的人很多,整個活動會從早上持續(xù)到傍晚。
翻尸節(jié)這種儀式主要集中在馬達加斯加的中部。翻尸節(jié)的舉行一般會是在死者入土幾年后,這是給尸骸一個足夠腐爛的時間,另外出于衛(wèi)生的需要,也一定是在旱季。翻尸的墓穴一定是成規(guī)模的族人合葬的墓穴,中部高原地區(qū)的土質(zhì)就非常適合建造比較大的墓穴,露在地表的是石砌的墳冢,地下會深挖,格出一個一個空間,甚至可容納幾十具,供幾代人“享用”,也正是這樣,為每隔幾年舉行翻尸提供了后備的空間。
進入村里,當?shù)刈迦四脕砹舜笸胧⒅呐H鈱Ρ硎練g迎,原來翻尸節(jié)的前奏之一,就是要宰牛,宰牛除了祭祀外,更重要的是給了參與過節(jié)的父老鄉(xiāng)親一個大快朵頤的機會。
吃過肉,人群開始出發(fā)了。墓穴就在村子后山的一個半山腰,周圍沒有別的墳冢,就孤零的一座。聚集在墳冢周圍約有六七百人,看大家興高采烈的樣子,如果不是一座墳墓立在眼前,難以相信這些人都是為了與逝者相聚而來。眼前的這個墳冢露在地表的大概兩米高,正面修建的像個門廳,畫著顏色鮮艷的圖案,據(jù)介紹,今天大概有20多具先人的遺骸從墳墓里面取出進行翻尸。
熱鬧的人群開始安靜下來,鎮(zhèn)長和村里的家族代表登上了墳冢的頂部,并把一面國旗插在了墳墓的頂上,然后現(xiàn)場的樂隊奏起了國歌。族人代表開始念翻尸的名字,同時將手中的酒灑向墓穴的周圍。突然,聚集在墳前的人們大喊一聲,原來門已經(jīng)被開啟了,等候已久的各家代表開始進入到墓穴中去認領(lǐng)各自逝者。
在第一具尸體抬出墓穴的時候,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歡呼,緊跟著樂手們又開始奏起歡快的樂曲,據(jù)說場面越是熱鬧越顯得對死者的尊重。死者的家人高舉著尸體,連唱帶跳地來到墓穴不遠的草地上,地上有新備的草席。突然,其中的一家人傳出了哭聲,很快,哭聲就蔓延開來,此起彼伏的哭聲渲染出悲傷的情緒,剛才歡快的鼓樂變得低沉起來。
就在這樣悲喜交加的情緒中,家人們開始把裹在最外面的麻布展開,用預先準備好的白麻布再把尸體仔細地一層層重新包好,有人開始在換過新布的尸體上涂抹一些東西,嘴里還念念有詞,一問才知道,涂的是蜂蜜,原來根據(jù)當?shù)仫L俗,蜂蜜是靈魂樂于享用的美食。最后還要在包好的裹尸布上寫上記號,為了以后便于相認。
在馬達加斯加人看來,把尸體重新取,可以讓生者再有一次直接祭拜死者的機會,以祈求先人的庇佑,也可以讓在陰冷黑暗的地下埋了若干年的死者“出來透透氣,曬曬太陽”,讓他們在“天國”生活得更好。當?shù)厝苏J為,死去的祖先們是能量的持有者,他們在冥冥中保護著子孫,也是后代們軀體與精神力量的源泉。每逢重大節(jié)日或慶?;顒?,都要進行隆重的祭祀和祈福儀式。通過這樣的祭祀活動,族人們會得到來自先祖的“神喻”幫助他們抉擇或是渡過難關(guān)。
太陽開始西斜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人重新抬起了尸體,喧鬧的音樂再次響起,逝者的親人們這時抬著尸體繞著墓穴周圍轉(zhuǎn)了幾圈,愉悅和興奮又寫在了他們的臉上。在最后的熱鬧過后,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把先人的遺體送回到了墓穴中。
一些馬達加斯加人呼吁停止舉辦翻尸節(jié),因為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給當?shù)厝嗽斐删薮蟮慕?jīng)濟負擔。他們認為錢應該花在活人身上,而不是死人身上。
除了一些當?shù)厝送猓滤沽纸掏郊捌渌掏揭苍噲D終結(jié)這一有著數(shù)百年歷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最終沒有成功。實際上,馬達加斯加的羅馬天主教會已經(jīng)接受了這一儀式,但將其視為一種傳統(tǒng),而不是宗教儀式。
人類學家莫里斯·布洛克教授指出,翻尸節(jié)在馬達加斯加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們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表達對死者的尊重和懷念,同時也能加強家族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說,翻尸節(jié)既不病態(tài),也不恐怖,是馬達加斯加人表達愛的一種獨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