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乾隆行宮,又稱云龍山行宮,位于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qū)和平路118號徐州博物館內(nèi),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徐州乾隆行宮南抵云龍山,北達土山,前后左右均三進院落?,F(xiàn)存大殿。大殿坐北朝南,正對云龍山,東西長13.3米,南北寬6.8米,四梁八柱,全系川柏,單檐挑角,黃釉筒瓦,椽檀彩繪,廊楣繪有金龍。大殿內(nèi)以復原場景等形式講述了乾隆四次來到徐州的歷史和逸聞故事。徐州乾隆行宮原是清乾隆皇帝南巡時在徐州食宿休息和從事政治活動的臨時場所,見證了乾隆皇帝的南巡歲月,承載著乾隆與徐州的情緣。
徐州乾隆行宮位于土山和云龍山主峰之間,東接御橋,西至中山路,南抵云龍山,北達土山。前后左右均三進院落。徐州乾隆行宮建筑大多被毀,僅存大殿。
大殿坐北朝南,正對云龍山,東西長13.3米,南北寬6.8米,四梁八柱,全系川柏,單檐挑角,黃釉筒瓦,椽檀彩繪,廊楣繪有金龍。大殿屋檐彩繪圖案以龍鳳為主,還有牡丹、水仙、山水、亭臺樓閣、蝴蝶、孔雀等,屋檐的正反面都有。大殿外有22根立柱,用生漆加麻布包裹了3層,再涂油漆,用以防止腐爛和蟲蛀。大殿內(nèi)以復原場景等形式講述了乾隆四次來到徐州的歷史和逸聞故事。
徐州乾隆行宮與碑廊內(nèi)陳列有唐使院石幢、宋代八音石及前后出師表、前后赤壁賦、以及歐陽詢、虞世南、蘇軾、米芾、岳飛等歷代碑刻80余方。
徐州乾隆行宮院內(nèi),收藏一座幽冥鐘,來源不詳。幽冥鐘高154厘米,底徑123厘米,采用蒲牢作釣手。鐘座為八塊荷葉型,其一已損,每瓣上鑄鋪首銜環(huán),下鑄龍紋。鐘身下部一圈單龍戲珠紋飾。鐘頂四周鑄云紋,云紋下方鑄字一圈“佛日增輝法輪常轉(zhuǎn)”,鐘身豎鑄“幽冥鐘”三字,每字徑19厘米。三字右側(cè)鑄“大清康熙伍拾年(1711年)宋道人募化建修”,左側(cè)鑄“龍飛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歲次辛亥重建”,每字徑約3厘米。鐘上有銘文。
徐州乾隆行宮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和平路118號徐州博物館內(nèi)。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16:55做清場準備),周一閉館(國家法定假日除外)。實行網(wǎng)上實名預約制,分兩個時段入館參觀。家長成功預約后,隨行的未成年人無需預約。持有老年證、殘疾證、軍官證、士官證、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等優(yōu)待證件的觀眾本人,無需預約,出示證件直接入館參觀。
公交:徐州市內(nèi)乘坐公交到中山南路中醫(yī)院站或和平路師大北門站下車,步行至200米即可到達;可乘坐地鐵二號線到師大云龍校區(qū)站下車,步行400米即可到達。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秋,黃河在徐州孫家集一帶漫溢決口,微山湖水路倒灌,徐屬各地均遭水災。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乾隆乘船至宿遷縣順河集碼頭,棄船登陸到徐州視察災情,將原來的護城土堤改為石堤,在徐州城北門外河邊設(shè)立測水標志,減免百姓的賦稅,以工代賑,向百姓發(fā)放除疫藥物,要求地方官修建行宮,以便以后來徐“閱河”時方便居住。兩江總督尹繼善在徐州禹王廟的基礎(chǔ)上改建徐州乾隆行宮。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徐州乾隆行宮修建完成。清末,徐州乾隆行宮逐漸毀壞,僅剩大殿及部分院落。
1956年,徐州漢畫像石保管組成立,遷到徐州乾隆行宮辦公。幽冥鐘、銅香爐、部分漢畫像石等文物隨徐州漢畫像石保管組遷到徐州乾隆行宮。
1959年,徐州乾隆行宮辟為徐州博物館。
1963年9月,徐州市人民政府撥款維修徐州乾隆行宮大殿。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徐州乾隆行宮主體等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
乾隆親自為徐州乾隆行宮撰寫了兩幅對聯(lián):“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愛新覺羅·弘歷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是清朝入關(guān)后的第四個皇帝,執(zhí)政60年,年號乾隆,曾下令開館纂修《四庫全書》《大清會典》《大清一統(tǒng)志》等。乾隆曾經(jīng)6次下江南,其中4次到徐州,具體時間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二月、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五月間。乾隆到徐州的主要目的是“閱河”,即實地考察黃河水情和徐州的河防工程。
徐州共有乾隆行宮三處,奉旨建造的乾隆行宮有兩處(云龍山乾隆行宮、新沂馬陵山乾隆行宮),私家建造一處(柳泉乾隆行宮)。
馬陵山乾隆行宮位于新沂馬陵山北麓,又稱為大營頂。馬陵山乾隆行宮原有五進院落,殿堂三十七間,毀于清末戰(zhàn)火。
柳泉乾隆行宮,又稱梅莊行宮,位于徐州銅山區(qū)茅村鎮(zhèn)檀山村南、店子村東、梅莊村北,自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開始動工,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成。柳泉行宮按照北京故宮模式建造,用銀四萬余兩,占地數(shù)百畝。據(jù)《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第六次南巡歸來的途中,在柳泉行宮實際住了兩個晚上。柳泉行宮由河南歸德府商虞通判張繼盛私自修建,被誣告為“搜刮民脂民膏、貪污受賄、建造豪宅”而遭拘捕,柳泉行宮從此廢置,只?;▓@假山與數(shù)十株柏樹和“行宮湖”。
徐州乾隆行宮院內(nèi)的幽冥鐘成為歲月的見證,承載了諸多歷史印記,對徐州道教文化以及清代社會狀況的研究有著特定的價值,是反映清代徐州城市變化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