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佛教博物館位于海印池東南側,多寶塔院內(nèi),前身位于悅嶺庵普陀山文物館。2006年舟山市人民政府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舟山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同意普陀山佛教博物館項目立項。工程規(guī)劃圖紙由佛協(xié)委托華東設計院設計,于2007年7月正式通過,同年9月20日開始主體工程施工,至2009年完成主體工程驗收,2010年完成內(nèi)部裝修及配套附屬項目和新館文物布展設計等工作。
新館收藏佛教文物1200余件,分展7個展廳,其中底層3個展廳,上層4個展廳,中間為前后2個集散廳。前廳正中壁框內(nèi)供奉一尊凈高1.58米、厚35厘米、重800余公斤的十八臂翡翠觀音,采用整塊白綠色翡翠雕成,觀音18只手皆各持寶器,晶瑩剔透,巧奪天工。
入門大廳左側第一展廳為“普陀山佛教歷史廳”,展出文物51件。底層大廳后面第二展廳為“普陀山佛教法器展廳”,展出文物55件。底層大廳右側第三廳為“普陀山文物精品廳”,展出文物38件。上層樓梯左側第四廳為“普陀山佛像精品展廳”,展出佛、菩薩像44尊。上層大廳后左側第五廳為“普陀山歷代書法精品廳”,展出書法精品33件。上層大廳右側第六廳為“普陀山歷代佛像畫精品廳”,展出佛像畫精品22件。上層大廳左側第七廳為“普陀山歷代繪畫精品廳”,展出繪畫精品33件。
“海天佛國”普陀山佛教文化悠久,歷史文物眾多。原設在悅嶺庵的普陀山文物館收集了全山各寺院所藏文物2000余件,不僅有明、清皇帝的圣旨、題詞、御賜龍袍和來自西藏的佛像、元寶,還有來自日本的佛像、銅屏、菩提樹葉等。近年又迎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省的佛祖舍利子。展示了普陀山佛教發(fā)展歷史,以及與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文化、藝術、經(jīng)濟往來。珍藏歷代書畫家作品也甚多,其中以元朝界畫《山海宮闕圖》,清代虛谷和尚的《三清圖》和他的12幅寫意山水冊頁,無論色彩、線條和構圖各方面都有獨特的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是難得的珍品。
普陀山佛教博物館,總高10.8米,寬46米,進深45.2米,設有陳列室、接待室、會議室、售票室、門衛(wèi)等用房。博物館外建有平臺約400平方米,連接多寶塔形成一個著名的新景點。該博物館由浙江省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興建,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古今建設集團承建工程建設。
館內(nèi)各項功能設施均按現(xiàn)代化標準配置,其中恒溫、恒濕、暖通設備、消防給水系統(tǒng)和電子監(jiān)控設備等均為國內(nèi)先進標準。房屋立面為仿宋建筑,上下兩層,設9個展廳。2011年11月25日,普陀山佛教博物館隆重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