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穆惠文皇后(11世紀?-1056年),沒藏氏,涼州人,出身豪門,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夫人,李諒祚的生母,兄為權臣沒藏訛龐。 沒藏氏原是西夏大臣野利遇乞的妻子。有西夏艷后之美譽。
李元昊稱帝四年,殺野利遇乞,將沒藏氏帶進宮中。美麗的沒藏氏迅速獲得了李元昊的歡心,成為李元昊的夫人。李元昊去世后,又與野利遇乞的財務官李守貴和李元昊的侍衛(wèi)官保吃多私通。
1047年沒藏氏生子李諒祚。1048年,李元昊被殺。其子以一歲幼齡即位,西夏的大權掌握在沒藏氏和其兄弟沒藏訛龐的手里。福圣承道四年(1056年)在某次沒藏氏和保吃多去賀蘭山打獵的途中,李守貴派人半路截殺,沒藏氏逝世。
沒藏氏,(-1056年10月),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沒藏皆山之女,野利遇乞前妻。生西夏毅宗李諒祚。被李守貴殺死。
武威西夏博物館展廳里,有一塊沒藏皇太后的履歷展板。履歷上說,沒藏氏是西夏時期涼州人。其實,沒藏氏是西夏涼州六谷吐蕃沒藏家族的一位女性。沒藏家族世代生活在祁連南山,戶族遍布今哈溪、毛藏、大紅溝一帶。多識撰文考證說,華銳莫考族中的阿米茂藏,有的地方叫“茂倉”,有的地方叫“茂藏”。藏語“藏”、“倉”同義,都是“家族”的意思。傳說阿米茂倉的祖先曾得到天神賜給的占卜繩而善于做繩卜,故得此姓。阿米茂倉氏族一部分居住在沮勒河南北兩岸(天祝的大、小科什旦,阿沿溝,竹藏溝一帶和互助北山鄉(xiāng)塔哈龍、浪思當一帶),一部分居住哈溪毛藏河 上游。
到了西夏時期,沒藏家族因功受到李元昊的重用,當時族長為沒藏訛龐,“訛龐”系音譯,本為“峨博”,宋朝史官為丑化他,譯作“訛龐”,望文生義,即詭訛眾多的意思。沒藏訛龐的妹妹沒藏氏長到十五、六歲時,嫁給了野利家族的貴族公子野利遇乞。兄妹倆先后離開故土,來到興慶城。
沒藏氏的名字,史書無載。近年來的文學及影視作品中,沒藏氏被稱作沒藏黑云或沒藏惠蘭,但都沒有史料依據(jù)。沒藏氏所嫁的野利家族,歷史上赫赫有名:野利仁榮,是西夏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野利氏是李元昊的皇后,其叔父野利旺榮,掌管西夏的明堂左廂軍,號稱“野利王”。沒藏氏的丈夫野利遇乞是野利皇后的叔父,足智多謀,極會用兵,著名的夏宋三川口、好水川之戰(zhàn)中,野利遇乞是戰(zhàn)役的實際策劃者,此兩戰(zhàn)役使宋朝喪師失地,元氣大傷,因此,宋朝邊防將領對莫利遇乞恨之入骨,屢欲圖謀去之而后快。他們?yōu)榱诉_到目的曾經(jīng)派人行刺、誘降,均未得逞。李元昊特別賞識野利遇乞的軍事才華,后來擢拔他為天都右?guī)娛最I,號稱“天都王”。
野利遇乞帶兵長期駐扎在天都山,戰(zhàn)事繁忙,很少回興慶府野利府邸。沒藏氏在家里飽受莫利遇乞夫人及幾個妾的欺負,甚至連脂粉銀也遭克扣。有人研究說,沒藏氏未嫁前,就與近畿軍六班直將領屈藏有過私情,屈藏在祁連南山練兵時,與沒藏氏有短短三個月的戀情,可惜,屈藏后來奉調黑水軍司,從此,兩人音訊中斷。沒藏氏嫁到莫利家族后,在寂寞和屈辱中常常思念并打聽屈藏的下落。后來查實,屈藏早已在夏遼邊境戰(zhàn)中戰(zhàn)死。
沒藏氏在屈辱和哀怨中生活著,百無聊賴。野利遇乞府上總管李守貴乘機勾引沒藏氏,兩人通奸。就在此時,野利遇乞的命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數(shù)。
據(jù)《西夏書事》,野利遇乞駐天都山,李元昊的奶娘白姥致信他,求他提拔白姥侄子為軍官,野利遇乞治軍嚴格,不徇其私,白姥懷恨在心,經(jīng)常在李元昊面前蓄意中傷,她誣告莫利遇乞巡邊深入宋境不歸,意在叛變投敵,元昊因此將信將疑。野利遇乞很憂煩。這個消息被宋軍青澗山守將仲世衡偵知,仲世衡遂設離間計,決定乘此機會除掉莫利遇乞。
由于野利遇乞是李元昊的心腹大將,屢立戰(zhàn)功,李元昊曾賜給寶刀一口。仲世衡以高官重賞收買黨項人蘇吃曩想方設法盜回寶刀。接著,仲世衡令人散布謠言道:天都王野利遇乞被白姥誣陷死,他將要親寫祭文在邊境上祭吊。祭文“多述野利與天都相結有意,本朝憚其垂成,”并詳細敘述野利遇乞贈寶刀給仲世衡的事情。仲世衡將祭文寫在木板上,派人在邊境上焚燒紙錢,進行祭吊,碰巧被西夏國巡邏兵發(fā)現(xiàn),并迅速趕到祭吊的地方。宋朝人故意丟下祭文、祭具、銀器、寶刀等物,然后逃之夭夭。西夏巡邏兵將這些遺物獻給李元昊,李元昊大怒,下令奪野利遇乞兵權,并賜野利遇乞自盡。
野利遇乞冤死后,府邸被官府查抄,沒藏氏從府中逃出,無奈到三香家尼姑庵中為尼。
野利遇乞死后不久,李元昊知道中了宋朝人的離間計,冤殺了野利遇乞,心中愧恨不已。野利皇后在李元昊面前哭訴,請求撫恤莫利遇乞一家。李元昊派人尋訪莫利遇乞的外逃家人,沒藏氏被人從尼姑庵中發(fā)現(xiàn),野利皇后憐她孤獨無助,將她帶進宮中,與自己居住。
一日,李元昊進宮找野利皇后,沒藏氏避之不及,慌忙拜伏在地。李元昊一見沒藏氏,頓時被她的天生麗質吸引住了。沒過多久,野利皇后發(fā)現(xiàn),沒藏氏竟與李元昊幽會,她又羞又氣,立逼沒藏氏出宮。李元昊不忍沒藏氏流落民間,悄悄派人把沒藏氏送到興慶府的戒壇寺中,仍出家為尼,賜號“沒藏大師”。
沒藏氏出家為尼后,李元昊常常到寺中與沒藏氏幽會,對沒藏氏寵愛有加。李元昊還明目張膽帶沒藏氏出城打獵。天授禮法延祚十年(1047)二月,沒藏氏在去兩岔河打獵途中,生下一男孩,李元昊為孩子取名寧令兩岔,“寧令”黨項語歡喜之意,“兩岔”為河名,因生于河畔,以河得名,后取諧音改為諒祚。諒祚出世后,寄養(yǎng)母舅沒藏訛龐家中,由沒藏氏前夫野利遇乞部屬毛惟昌與高懷正的妻子撫養(yǎng)。
宋代王稱《西夏事略》記載:“曩霄(即李元昊)凡七娶。”李元昊一生納妃統(tǒng)計有:一衛(wèi)慕氏;二索氏;三都羅氏,早死;四咩米氏;五野利氏,生三子:長寧明,次寧令哥,第三子薛哩,早死;六耶律氏,系契丹公主;七沒多移氏,號“新皇后”。沒藏氏雖與李元昊頻繁在戒壇寺偷情幽會,但沒有名分。
李元昊殘暴而寡情,他的妃子們無一善終,命運戚苦。宋景右二年1035)五月,殺衛(wèi)慕氏。衛(wèi)慕氏系他的舅女,她很小時就是孤兒,被李元昊母親領養(yǎng),兩人自小青梅竹馬,不及15歲就做了李元昊的第一個妃子。李元昊弒母,遭到衛(wèi)慕氏的痛斥,當時她正好有身孕,李元昊沒將她連株殺害,把她幽禁起來。等到孩子出生,有人說孩子長得不像李元昊,李元昊立即翻臉,把衛(wèi)慕氏和孩子一同殺死。次年,第二個妃子索氏“素無寵”,暗恨李元昊,聽說李元昊攻打涼州六谷吐蕃時戰(zhàn)死,不禁面露喜色,“日娛音樂,益自修容。”結果,李元昊卻平安歸來,索氏在歌舞場上嚇得魂飛天外,懸梁自盡了。李元昊還個饒恕,將索氏滿門殺害。
第三個妃子都羅氏,娶來不久就抑郁而死。宋寶元元年(1038),第六個妃子、遼國興平公主病死 ?!肮魉嘏c元昊不睦”,李元昊索性不理睬她,她生病也不給治療。遼國來使詢問,瞞騙說公主康泰。公主死后,遼國朝野悲憤,遼主派北院承旨耶律庶成“持詔詰問”,即派王室成員追查死因,李元昊也不予答問,由此激起夏遼仇恨。 第四個妃子咩米氏,“生子阿理,無寵,屏居夏州王庭鎮(zhèn)”。同她兒子李阿理遠居王庭鎮(zhèn),和李元昊的婚姻關系名存實亡。慶歷二年(1042),李元昊給太子寧令哥娶婦,見太子妻沒多移氏貌美,強納為自己的第七個妃子,由于受太子生母、皇后野利氏的激烈反對,李元昊就在天都山另造宮室,與沒多移氏居住,很少回王宮。
慶歷五年(1045),沒藏氏與李元昊有染時,西夏后宮中僅剩第五個妃子、時任皇后野利氏。八月,兩人偷情事發(fā),野利氏將她逼出宮去,在戒壇寺為尼。李元昊索性夜宿佛寺,咩米氏和他的兒子李阿理認為大傷風化,暗中聚集力量準備“清君側”,不料,被李阿理親信臥香乞告密。十一月,李元昊下令逮捕李阿理,將李阿理身綁石塊,活活丟進黃河淹死。咩米氏被賜死。
在兇險的后宮生活中,惟有野利氏因產(chǎn)下三子的功勞,加上野利家族被李元昊視為股肱,才得保全性命,封為“誠憲皇后”。《西夏書事》載:“野利氏身頎長,有智謀,常帶金起云冠?!薄敖鹌鹪乒凇笔俏飨臉O奢侈的寶冠,是皇后身份的象征,李元昊也很畏懼她。但野利遇乞兄弟遭冤殺后,帝后關系便疏遠了。等到李元昊強納太子妃為第七個妃子,另居天都山宮室后,帝后關系已是名存實亡。慶歷七年(1047)五月,李元昊因野利氏“出怨望語”,另立天都山宮室中住的沒多移氏為“新皇后”,這樣,一國出現(xiàn)了兩個皇后。七月,廢野利皇后,“黜居別宮,不復相見”。
至此,西夏興慶府城中的帝妃空無一人。沒藏氏以“沒藏大師”的身份,填充“妃”位。慶歷七年(1047)二月初六 ,沒藏氏在隨李元昊打獵途中,于兩岔河畔生下皇子諒祚。三月,沒藏氏的哥哥沒藏訛龐旋被擢拔為國相。
在驚險的后宮風云中,沒藏氏為何能保全自己,并一步步使自己家族走向權貴地位呢?近來西夏學研究者們認為,一是沒藏氏的“沒藏大師”身份保護了她,當時的西夏崇佛,僧尼受到朝廷額外保護,加上她雖受帝寵卻無名分,后宮黨爭的風浪波及不到她。二是最主要的原因,即李元昊特別想借助涼州地方大族勢力,鞏固涼州及河西。寶元元年(1038)十一月,李元昊“祀神西涼府”,可見涼州在西夏統(tǒng)治者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電視劇《賀蘭雪》中,沒藏黑云超凡脫俗的氣質可能更大程度上來自于演員李建群本身,她是元昊從小的夢想,只有她才能使元昊從暴戾中平靜下來。但是她同樣有著黨項女人的堅韌和剛烈。她為了家族的利益,支持元昊將世仇嵬名一家送進了黃河,這樣的黑云是自私的。她對于弟弟沒藏訛龐狼子野心的包容也極大的損傷了元昊和西夏的利益。這些時候她不再是女神而只是一個俗世的女人。也是她的牽引讓小姑子野力都蘭當上了元昊的皇后,但是當都蘭發(fā)現(xiàn)她和元昊的曖昧關系后,野利遇乞戰(zhàn)死沙場(實為失蹤),都蘭對她采取了非常強烈的態(tài)度,逼她出家,黑云的還擊也是毅然而強硬,她的反抗氣勢決不遜于野力都蘭。
垂簾聽政
慶歷八年(1048)正月十五日,西夏國王李元昊被太子寧令哥弒。兒子弒父,在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是罕見的,寧令哥弒父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其母、野利皇后被李元昊蒙冤貶入冷宮,二是其妻沒多移氏被李元昊霸占。《西夏書事》載:“與野利族人浪烈等于月之望日,乘曩霄醉,入宮刺之?!币蛏显棺砭疲钤粨П]多移氏,當著寧令哥面侮辱他,寧令哥忍無可忍,聯(lián)合娘舅家族野利浪烈等人,潛入宮內(nèi)行刺。不料護駕兵聞訊趕到,野利浪烈率眾抵抗,寧令哥只身持劍行刺,李元昊急躲,結果鼻子被劍鋒所削,血流滿面。最后,野利浪烈等戰(zhàn)死,寧令哥逃走。
正月十六日,李元昊因失血過多死亡。國相沒藏訛龐以“弒逆,因以為罪”的理由下令追輯寧令哥,寧令哥也在當日被殺。
《宋史》卷485載:“沒藏訛龐欲以諒祚主夏國,誘寧令哥弒逆。”即寧令哥弒父是沒藏訛龐設下的圈套?!凹皩幜罡缡?,野利后被黜,母子日夜慮禍及。沒藏訛龐知其意,陰勸寧令哥作亂。”寧令哥母子在惶恐度日的時刻,沒藏訛龐以戚誼身份屢去探望,暗中勸寧令哥及早登位,誘嚇他說,若不早動手,寧令哥母子性命難保。寧令哥見沒藏大族支持他,動了弒父之心。結果,按沒藏訛龐的策劃等寧令哥弒父后避入黃蘆別墅,不料沒藏訛龐卻翻了臉,下令家兵逮捕寧令哥。黃蘆別墅系沒藏訛龐的官邸,寧令哥原指望入避此處最為安全,殊不知是自投羅網(wǎng)。沒藏訛龐也不與朝臣商議如何處置寧令哥,私下下令處死了寧令哥,派人前去冷宮殺了野利廢皇后。
朝不可一日無君。李元昊臨終有遺詔:立皇從弟委哥寧令為國主。顧命四大臣諾移賞都、埋移香熱、嵬名浪布、野乜浪羅準備安排委哥寧令登基事宜,遭到實權人物沒藏訛龐反對?!端问贰贰段飨臅隆方杂涊d:沒藏訛龐反對立委哥寧令為主,說:“委哥寧令既不是先帝的兒子,又沒有寸功,不能當皇帝”。諾移賞都諷刺說: “假如你愿意當皇帝,只要能保全西夏社稷,我們也同意”。沒藏訛龐說:“先朝有典制,父死子繼,國人乃服。今沒藏氏有子,是先帝血脈,可以為主。”眾人不語。沒藏訛龐見眾不服,頓時黑下臉喊:“誰敢不服?”眾人畏懼,趕緊附和。
就這樣,不及1歲的李諒祚在其母沒藏氏掖抱下,登臨大位?!白饹]藏氏為宣穆惠文皇太后,訛龐以諾移賞都等三大將典兵久,令分掌國事;己為國相,總攬政柄。沒藏本大族,訛龐為之長,至是權益重,出入儀衛(wèi)擬于王者。”從此,沒藏氏開始了垂簾聽政的生涯。
參詳諸史,沒藏氏在垂簾聽政的7年時間,還是有“仁政”可圈點的。而史書上記載的“沒藏氏與訛龐日夜謀危寧令哥,為立諒祚計”的說法,也是紕漏百見。宋人王稱《西夏事略》記載:“方?jīng)]藏氏出為尼也,既娠而曩霄死。”其實李元昊死時,沒藏氏還沒生下李諒祚,胎兒還在母腹中,怎么會有腹中胎兒登基的怪事?王稱的記載比較可信,他說,沒藏訛龐反對立委哥寧令為國主,理由是沒藏氏現(xiàn)在懷著先帝的骨肉,如果是男孩,立為國主合乎情理。于是,等到二月初六,沒藏氏真的生下了男孩李諒祚,國人歡喜,擁立李諒祚為國主?!耙詻]藏氏為太后,于是政在沒藏矣?!?/p>
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歷史疑問:沒藏氏真的生了男孩?還是秘密抱養(yǎng)了沒藏家族的男孩?近年有西夏學者推測說,沒藏氏所謂的“男嬰”,其實是沒藏家族的男孩冒充的。
沒藏氏垂簾聽政時的“仁政”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與宋睦鄰友好,防止戰(zhàn)爭使生靈涂炭。李諒祚剛登基時,“夏人圍慶陽”,西夏對宋朝的侵略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宋朝派使節(jié)訪問西夏,祭奠李元昊,冊封李諒祚為夏主,沒藏氏感到這是宋夏和好的有利時機,于是,主動下令撤圍慶陽,派人隆重迎請宋使。“秋九月,遣使入謝祭奠。”“冬十二月,使謝封冊。獻馬、駝各五十匹,宴于朵殿,賜物遣還”。自此兩國息兵,互市不絕,邊地百姓發(fā)展經(jīng)濟,安寧生產(chǎn)。后來,沒藏氏死后,宋仁宗很悲傷,“輟朝一日,”派出龐大的吊唁使團出訪西夏,如此禮遇,在宋夏史上是惟一的。
杜絕外戚侵擾邊地、貪腐亂國。沒藏氏垂簾聽政時,對有功于她的娘家沒藏家族約束較嚴,尤其是打擊權臣沒藏訛龐的貪腐行為不手軟。嘉右元年(1055),有人告發(fā)沒藏訛龐在屈野河宋夏結合部圈地耕作,收獲悉數(shù)貪為己有。屈野河一帶本是宋夏領土爭議區(qū),那里土壤肥厚,利于耕種。兩國和好后,屈野河對岸屬宋人轄境,但沒藏訛龐不顧兩國關系,派家丁過河開墾荒地,種植小麥。后來,還把駐軍開往對岸,擴大耕作面積。宋人屢次主張權益,沒藏訛龐卻變本加厲?!捌戎畡t格斗,緩之則就耕,終無歸意?!奔此伪皝硎諒屯恋?,沒藏訛旁就變田丁為軍隊,擊退宋兵;宋人若在一旁勸說,田丁則不予理睬,繼續(xù)耕作。九月,沒藏氏派大臣李守貴嚴查此案,李守貴將真相告知沒藏氏,沒藏氏大怒,“責訛龐令還所侵田”。
促成宋夏佛教文化友好交流?!段飨臅隆份d:“沒藏氏好佛,因中國賜《大藏經(jīng)》,役兵民數(shù)萬,相興慶府西偏起大寺?!睕]藏氏垂簾聽政時,發(fā)展佛教文化事業(yè),宋夏兩國圍繞佛教文化友好往來。今日寧夏銀川承天寺,就是沒藏氏親自主持修建的。沒藏氏不但親自效力推進宋夏佛教文化交流,還加強同西域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延回鶻僧登座演經(jīng),沒藏氏與諒祚時臨聽焉?!?/p>
強兵備,善訓練,保境護民?!端问贰肪?85載:“沒藏氏常遣人撫諭黨項諸部,國中點集人馬,訓練無虛日?!彼谙倪|兩國外交上以善于斡旋著稱,屢次挫敗遼國的外交圖謀,最終,遼人嘆“沒藏氏反覆”而不敢再有所企圖。沒藏氏雖是華銳雪域女流,卻善于用兵,“遇敵則虛設寨帳,伏兵包敵后,以鐵騎為前軍,乘善馬,重甲,斫刺不入,用鉤索絞聯(lián),雖死不墜。其兵凡三千,分十部,戰(zhàn)則先出突陣,陣亂則沖擊之。步兵挾騎以進,發(fā)兵則以銀牌召部長面受約束。晝則舉煙揚塵,夜則篝燈為候,出戰(zhàn)率用只日,避晦日。赍糧不過一旬。戰(zhàn)則大將居后,或據(jù)高險。弓,皮弦;矢,柳竿;中之必貫甲。故所向無不破也?!?/p>
嘉祐元年(1056)十月,西夏沒藏皇太后帶領隨從前往賀蘭山打獵,深夜歸宮途中,突然遭到一股武裝騎兵的襲擊。沒藏皇太后猝不及防,被亂刀砍死,死時年齡未滿30歲。《西夏書事》稱其事件為“盜殺沒藏氏”,并評論說,之前的史書上,記載被弒皇太后共9位,惟獨把沒藏氏遭刺記錄為“盜殺”,是因為沒藏氏“以君母而淫亂無度,禍直自取耳”,史書中出現(xiàn)“盜”、“殺”字樣,是“深貶之也”。
記載沒藏氏專權的史書,主要有《宋史》《續(xù)資治通鑒》《西夏書事》《西夏事略》等,除《西夏書事》詳細記載“盜殺”過程外,其余史書則隱略不語此事?!端问贰份d:“嘉祐元年,母沒藏氏薨?!薄独m(xù)資治通鑒》載:“甲子,夏國主諒祚遣使來告其母密藏氏卒。”那么,沒藏氏究竟是“薨”,還是“盜殺”?遭誰“盜殺”?至今懸疑不解。
沒藏氏垂簾聽政時期,西夏改年號為“垂圣”。清代吳廣成在《西夏書事》中加按語說,史書中記載過9個被弒皇太后,惟“冶容無異沒藏”,即容貌上沒藏氏是最美麗的。她“垂簾聽政”一說,今世文史界似嫌用語不鑿,其實,她“聽政”卻不“垂簾”,與黨項貴族對面議政,從不遮避。
史書上說:“沒藏氏妖冶好佚游”。不但好打扮,還喜歡帶領隨從出城入巷游玩。她每次出游,儀仗隆重,自己騎乘名馬,艷面麗服,執(zhí)韁先行,百姓涌上街頭爭睹太后風采,沒藏氏也不以為然,全不戒備。
到了后來,沒藏氏出城打獵成癮,尤喜夜游。她擇定出游之夜后,沿途地方官就提前令百姓掛起燈籠,打起火把,夾道迎送。這個習慣,最終斷送了她的性命。
沒藏氏寵幸的男人,史書中主要提到兩個人。一個是前夫野利遇乞的管家李守貴,一個是后夫李元昊的近侍多吃己。李守貴是漢族男子,曉儒術,喜讀書,可謂是野利家族的謀士。前夫野利遇乞守天都山時期,沒藏氏遭其他妻妾欺負,景況凄楚。李守貴趁虛而入,與沒藏氏私通。沒藏氏以皇太后身份執(zhí)掌國柄時期,李守貴傾力輔弼,兩人也不避世嫌雙宿雙起。
但到了垂圣年間后期,黨項族男子多吃己開始以善于外交得到?jīng)]藏氏的重用。沒藏氏一直謀求與遼睦鄰友好,但多次遭遼主拒絕,最終是多吃己出使遼國后,遼主才答應與西夏和好。多吃己是李元昊的貼身侍 衛(wèi),武藝高強,李元昊與沒藏氏在戒壇寺幽會時,多吃己秘密往來宮廷與寺院間,傳信并擔任警戒任務。沒藏氏專權后,多吃已被特別選拔為近侍,保護沒藏氏出行、狩獵。到多吃己出使遼國歸來后,沒藏氏開始利用多吃己掌握軍備大事,宮中傳出緋聞,說多吃己與沒藏皇太后私通。
《西夏書事》載,多吃己與沒藏氏“有私”,令李守貴“忿”。李守貴便在沒藏氏打獵夜歸必經(jīng)途中,埋伏“蕃騎數(shù)十”,沒藏氏策馬先行無備,遭到攻擊,身中數(shù)劍而亡。多吃己也被“蕃騎”圍而殺之。
一國皇太后,怎么竟被幾十個騎士刺殺?“盜殺事件”發(fā)生后,手握兵權的沒藏氏兄沒藏訛龐經(jīng)過調查,查出李守貴系弒殺國母元兇,立刻拿辦,李守貴遭“族滅”。這是 嘉祐元年(1046)十月之事,未出一月,沒藏訛龐便以女兒小沒藏氏嫁皇帝李諒祚,冊為皇后?!白允钦D殺由己,臣民咸畏之?!蔽飨倪M入了沒藏訛龐獨專國政的時期。
沒藏氏之死,歷來引起人們的懷疑。根據(jù)近年西夏學研究的結果,沒藏氏之死有三種說法。
一是《西夏書事》所載的“情敵相拼”。但記載中又相互矛盾:沒藏氏狩獵,“騎從甚眾,每出卜夜,令國中張燈火以資娛覽?!闭f明不但有龐大的護衛(wèi)軍隊,而且地方官員護衛(wèi)人數(shù)及民間紳士護衛(wèi)人員數(shù)量也很大,沿途警戒,事發(fā)當夜,又是多吃己率兵親自護衛(wèi),怎么會有“蕃騎數(shù)十,猝戕之”的事?這個說法遭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否定。
二是沒藏訛龐殺妹,此說較可信。嘉祐元年(1046)九月,沒藏氏令李守貴查沒藏訛龐私墾屈野河宋朝土地、擾亂宋夏和好的罪行。李守貴經(jīng)徹查,上書沒藏氏,沒藏氏大怒,令沒藏訛龐歸還宋朝良田。在處理沒藏訛龐期間,沒藏氏駐賀蘭山營地。沒藏訛龐害怕被治罪,秘密派人刺殺妹妹沒藏皇太后,事后,謊稱是李守貴與多吃己“吃醋”火拼,借機捕殺了二人。
三是10歲的皇帝李諒祚密謀刺殺沒藏氏?!端问贰份d:“諒祚兇忍好淫?!蔽飨幕适页蓡T感到外戚擅權前景可危,教唆小皇帝盡快“親政”,但沒藏氏不肯罷政,因此,母子勢同政敵,小皇帝遂在太后出游時,突然命人持詔刺殺沒藏氏。
這個說法也有道理,因為,沒藏氏死后未出五年時間,沒藏訛龐就被李諒祚以“謀逆”罪,“誅之,夷其族?!眱春莸男』实蹖⒛妇思易鍦缱?,沒藏家族的一個旁支流亡祁連山中,逐漸沒落無聞。他母親沒藏皇太后死后不及一月,就將其母所騎寶馬進獻宋仁宗,可見對母親已無任何眷顧。小沒藏氏雖未殺,但不廢除皇后,幽于冷宮。《西夏書事》載:“后既被廢,左右凌虐之,后號泣欲自裁,諒祚怒,遂賜死?!毙]藏氏被廢后,遭到侍侯宮女的欺負,不堪凌辱,晝夜號哭,多次自殺未遂。李諒祚感到厭煩,賜小沒藏氏自盡。史官吳廣成替小沒藏氏鳴不平,說:“沒藏氏無罪被殺,書之以著諒祚之忍。仍書‘故后’者,不予諒祚之廢也。”
1995年《賀蘭雪》李建群飾沒藏黑云
2017年《將軍在上》王維琳飾沒藏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