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利則金廟(Golden Temple Indiaa)位于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坐落在一個叫做“神池”的水池中央,四周的墻壁上鑲嵌著熠熠發(fā)光的大理石,整個建筑幾乎通體鎦金,極為壯觀。
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神廟,該廟供奉印度教濕婆神。濕婆(S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毀滅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fēng)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chuàng)造與破壞雙重性格,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象征。金碧輝煌的金廟,不僅是錫克教徒的圣地,而且也是印度的游覽名勝,每年游客川流不息。
金廟是15世紀(jì)由錫克教第五代宗師阿爾瓊創(chuàng)建,金廟曾屢遭劫掠,又幾經(jīng)重建修復(fù)。在1830年重修時,用了100公斤黃金使其表面璨然耀眼,因此才有了金廟的俗稱。
作為錫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則意為“花蜜池塘”。當(dāng)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錫克教,經(jīng)過幾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終于16世紀(jì)發(fā)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為此,當(dāng)年錫克教第4代祖師羅姆·達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為“花蜜池塘”,阿姆利則由此得名。
而金廟則由錫克教第5代祖師阿爾瓊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年歷史。
因該廟門及大小19個圓形寺頂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奪目,一直以來被錫克人尊稱為“上帝之殿”。
著名的“阿姆利則慘案”即發(fā)生于此。1919年4月13日,旁遮普的阿姆利則市二萬多群眾舉行抗議集會,遭到英國駐軍血腥屠殺,數(shù)百名群眾喪生,另有千余人受傷。這一慘案,使印度人民反英斗爭迅速高漲。
1984年,時任印度總理的英迪拉·甘地為鎮(zhèn)壓分裂主義分子下令炮轟錫克教勝地金廟,這也導(dǎo)致她不久后被錫克教保鏢槍殺,這一事件最終引發(fā)了當(dāng)年印度教徒與錫克教徒的激烈沖突,共有約3000余名錫克教徒在沖突中被殺。
如今的金廟早已沒有了當(dāng)年的劍拔弩張,人們也逐漸淡忘了在金廟發(fā)生的歷次不幸事件。來自世界各地的錫克教徒匯聚于此祈求平安。平靜湖水上的金廟也成為了阿姆利則的象征,每年吸引著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前來參觀。
金廟坐落在人工開鑿的、面積1500平方米的圣湖中間,一條60米長的棧橋通往湖的中央。平靜的湖水將廟倒映于水面,增添了廟的特殊魅力。
金廟建筑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風(fēng)格,上有圓形穹頂,四周有圓塔環(huán)繞。
金廟上部四分之三被鍍成金色,霞光映照下,顯得金碧輝煌、儀態(tài)萬千。倒影池中,波光粼粼,金廟更生出端莊和婀娜之態(tài)。
金廟城堡式門樓,上有白色鐘樓和呈梅花形大小的5個金頂。舉目望去,浩然大氣,金碧輝煌映滿了整個視野。
總面積約10公頃的金廟,內(nèi)部呈長方形布局,中心為一人工湖,湖四周為十幾米寬的黑白大理石所圍繞,高聳的城堡上架起的射燈從四個方向聚向中心,一座金燦燦的廟宇巍然屹立于湖水正中,“上帝之殿”便在眼前。
圣殿廟頂為一大金圓頂,四角各立有一個小金圓頂,仿如四個金甲武士護衛(wèi)著頭戴金冠的威嚴(yán)帝王,通體鍍滿了100多公斤的黃金。也有人說,圣殿造型更像一朵倒放的蓮花,蓮花反插于湖水、直通大地,表明了錫克教對人世間苦難的關(guān)心。
廟分為三層,系印度教傳統(tǒng)建筑和伊斯蘭教建筑形式融合的典范。第一層是教徒祈禱大廳,以大理石板鋪地,嵌有幾何線形不規(guī)則圖案,豪華四方大理石柱分布在廳四周,柱上雕有美麗的對稱花紋,凹凸棱角。
第二、三層為經(jīng)室、圣物室、博物館等,奉有1604年放置的《阿低格蘭特》根本經(jīng)典,置放在神圣的祭壇上。廟頂有4個精致的小亭,中間是1個碩大的缽形塔,與4個小亭的塔頂渾然一體。金廟的第二、三層和頂上裸露的地方都鋪上了鍍金的銅葉片,使整座建筑金光閃閃,白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夜晚在月光和燈光下反射出奪目的光彩。
廟內(nèi)共分12個區(qū)域,除圣殿外,還有香客休息室、誦經(jīng)堂、法師起居室、修道殿、膳廳、儲藏和陳列室等。一條長約50米的大理石橋?qū)⑹サ钆c湖邊平臺相連,密密麻麻的教徒在橋上摩肩接踵。踏著暖洋洋的大理石板漫步湖邊,人在各個角度都能看到倒映在湖水之中的金頂圣殿,遠處白色圍樓與翠綠的菩提樹在讓人賞心悅目之余,更讓人心覺一股平和與安靜。
此廟為眾多背包客所熟知,因為此廟提供背包客免費住宿的床位,還有24小時不斷供應(yīng)的免費食物的食堂。據(jù)說建造這個金廟的時候,錫克教徒認(rèn)為人應(yīng)該吃飽飯后才會想到精神信仰的東西,于是在里面建了這個食堂,每天24小時不斷供應(yīng)食物。
高峰就餐時間通常是20分鐘一餐,人在門口領(lǐng)了盤子勺子,等上一批就餐的人離開里面清掃完畢,下一批人便又排隊涌入食堂坐在地上,將餐盤放在地上等候就餐。
金廟并不是只有錫克教徒才能進入的圣地,這里的態(tài)度非常開放,它有東西南北方向的四個門,代表著錫克教的大門向來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開,這里還備有寢室和廚房,任何人都可以在金廟得到食物和休息。
金廟環(huán)“奈克塔爾”池而建,阿姆利則因池得名,池水更被錫克人奉為圣水。游客先是繞池一周,踏著大理石地面遠觀金廟的氣勢。進金廟雖然免費,但規(guī)矩有點煩,所有來客必須脫鞋,赤腳從門口的水池趟過,以表示對錫克教宗師的敬意。而且無論男女老幼,不能光著頭,要么戴帽,要么用頭巾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