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站(Nancha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國江西省南昌市,由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是中國鐵路重要綜合樞紐站之一,是中國華東地區(qū)大型樞紐站之一,也是南昌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昌站始建于1935年;1959年,1997年先后新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站房; 2005年10月,南昌站廣場改造工程正式動工;2007年1月,南昌站西廣場改造完工;2015年3月,南昌站東站房正式啟動改造工程;2016年5月,南昌火車站東站房正式啟用;2017年1月,南昌站西站房啟用。
截至2017年1月,南昌站建筑面積為17784平方米,站場規(guī)模為7臺16線。
南昌站西廣場位于火車站大樓西側(cè),西與站前路、洛陽路相連,南北被二七路貫穿,西廣場按平面布置,分為地面、地下兩層;出站廣場中央設(shè)計“世界球”,其設(shè)計主題為“故鄉(xiāng)水、世界情,“世界球”由直徑20米,由300塊玻璃拼接而成,安裝了700多盞冷光源燈,西側(cè)設(shè)有水幕墻等景觀建筑,向南北伸展的6米寬、160米長的透明玻璃頂長廊為軸線相連,既滿足地下人流采光,又便于地下景觀處理。南昌站東廣場位于南昌站京九線東側(cè),東臨洪都南大道,北靠洛陽路,東廣場將出站通道、洛陽路下穿工程與西廣場實行連接,分流西廣場的交通流量,減少西廣場的交通壓力。
截至2017年1月,南昌站總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其中西站房總面積5.2萬平方米;東站房總面積約1.9萬平方米,總長度220米,總寬度50米;候車室總面積為17784平方米,可容納1.5萬名的旅客候車室,候車室長度220米,總寬度50米。
南昌站結(jié)構(gòu)共分地下一層和地面二層,地下一層是出站通道,地面一層是基本站臺,二層是高架候車區(qū)。高架候車區(qū)采用開放式候車、分方向、閘機檢票作業(yè)模式。東站房高架候車室定為車站第5候車室,總面積約5300平方米,可容納約4900名旅客同時候車,候車室內(nèi)有4個匝道口共20臺驗票閘機。站臺均為1.25米高度的高站臺,寬度分別為9.5米、12米,上方雨棚為無站臺柱雨棚,即站臺上無雨棚柱,方便旅客行走,雨棚總面積約為4.97萬平方米,結(jié)構(gòu)形式為空間倒三角鋼桁架結(jié)構(gòu),既有透空采光,又能利于擴散列車行駛噪音。旅客出站地道寬14米,滿足旅客集中到達出站需求。
候車室位于站房二層,橫跨站場股道,采取高進低出的進出站模式。從車站東西兩側(cè)廣場均可以進站,其中東站房一層設(shè)有10號檢票口,檢票后可通往10號站臺。二層從西往東的南北兩側(cè)各設(shè)有1,2-3,4-5,6-7,8-9共5個檢票口,其中站房南側(cè)的五個檢票口前標有A,北側(cè)為B。兩側(cè)檢票口的驗票閘機后均設(shè)有行人通道,行人通道設(shè)有樓梯和扶梯連接1-9站臺,南側(cè)的通道還設(shè)有升降電梯。此外,B1檢票口還可連接位于1站臺以北的11-13站臺。
南昌站西廣場按平面布置,分為地面、地下兩層。地面層由進站客流廣場、售票廣場、行包廣場、南北各一個公交樞紐站、人行出口、車行出口通道及環(huán)廣場道路等組成;地下層由中央下北側(cè)面下沉式出站廣場、南北兩側(cè)分別布置社會停車場和出租車客區(qū)及功能房等組成。
南昌站東廣場在鐵路東側(cè)設(shè)有一個兩層的站房,二層連接進站通道到站臺,地下層連接出站通道到各種車輛停車場。站房配建售票處、小件行李寄存處和零售商業(yè)設(shè)施。
南昌站進一步強化了南昌交通樞紐的地位,與南昌地鐵線路無縫對接,主要為動車、普速列車旅客提供服務(wù),形成長三角、珠三角及國內(nèi)完善快速、便捷的客運網(wǎng)。
南昌地鐵2號線預(yù)計2019年全線開通,設(shè)南昌火車站地鐵站緊靠火車站建設(shè)中的東站房北側(cè)地下,將連接高鐵南昌西站和現(xiàn)在的普鐵南昌站,并且能通達八一廣場、秋水廣場和前湖大學(xué)城,是連接南昌城西和城東的一條主要的軌道交通干道。
南昌站的南北地面上各有一個集中的公交車站,乘坐公共汽車的乘客可在公交車站候車。
南昌火車站東廣場
南昌公交2路、南昌公交216路、南昌公交高鐵定制快1線。
南昌火車站西廣場南側(cè)(位于南廣場,7、9號出口)
南昌公交52路、南昌公交10路(開往辛家庵停車場)、南昌公交22路、南昌公交89路、南昌公交302路、南昌公交高鐵巴士1線。
南昌火車站西廣場北面(位于北廣場,1號出口)
南昌公交5路、南昌公交9路、南昌公交10路(開往華聯(lián)超市)、南昌公交29路、南昌公交169路(原219)、南昌公交221路、南昌公交232路、南昌公交機場公交1線。
火車站二七南路(錦怡大酒店東側(cè))
南昌公交18路內(nèi)線、南昌公交18路外線、南昌公交27路、南昌公交307路。
火車站西(位于洛陽路隧道西口)
南昌公交21路、南昌公交231路內(nèi)線、南昌公交231路外線。
南昌站西廣場的出站大廳南北兩側(cè)各有一個出租車停車區(qū),旅客可以從這里乘坐出租車。西廣場地下空間分的士站南區(qū)和的士站北區(qū),兩區(qū)互不相通;北區(qū)需要從站前路向東駛?cè)?,駛出只能從站前路往西走到天佑路在拐彎;南區(qū)只能從廣場南側(cè)的二七南路駛?cè)腭偝觥?/p>
民國23年(1934年)7月8日,原浙贛鐵路玉(山)南(昌)段在玉山舉行了開工典禮,標志著浙贛鐵路開工建設(shè)。
民國24年(1935年)2月14日,伴隨著原浙贛鐵路的建設(shè),南昌站開始建設(shè)。
民國25年(1936年)1月15日,隨著原浙贛鐵路玉南段通車,南昌站正式啟用,同時開行到杭州旅客列車,此為南昌站第一代站房。
民國26年(1937年)9月10日,浙贛鐵路南萍段通車,由于原浙贛鐵路南萍段是從向塘站接軌原浙贛鐵路玉南段,南昌站到向塘站成為原浙贛鐵路南昌支線,南昌站成為一個盡頭站。為了與位于南昌北部負責(zé)原南潯鐵路到發(fā)任務(wù)的牛行車站區(qū)分,南昌人習(xí)慣稱南昌站為南站。
1959年,南昌站擴建站房及候車室、行包房,增建天橋1座,此為南昌站第二代站房。
1962年8月,連接原南潯鐵路和原浙贛鐵路的贛江大橋啟用,南昌站成為原南潯鐵路和原浙贛鐵路南昌支線的共用車站。
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京九鐵路的建設(shè),由于南昌站規(guī)模過小,鐵路部門拆除南昌站第二代站房并進行重建。
1997年,南昌站第三代站房完工并開通運營。
2005年10月21日,南昌站廣場改造工程正式動工。
2007年1月28日,南昌站西廣場改造完工,西廣場站前建造了車站地標世界球。
2015年3月25日,南昌站正式啟動新建東站房的改造工程。
2015年12月底,南昌站東站房主體施工完成。
2015年12月28日,南昌站東站房臨時啟用。
2016年1月10日,南昌站東站出發(fā)層到達層和站臺層啟用,東側(cè)大廳并未啟用。
2016年5月31日8點30分起,南昌站東站房進、出站口以及簡易的東廣場正式啟用;西站房進、出站口封閉改造,僅辦理南昌-九江方向動車組的進、出站外。
2017年1月5日,南昌站西站房啟用,東西站房相互連通,標志著南昌站站改工作基本完成。但由于西進站口尚未完成,除昌九城際列車外其他列車仍需從東站房進站。
2017年1月22日上午8時,南昌站西進站大廳重新啟用。
2018年7月20日,隨著南昌鐵路樞紐橫崗聯(lián)絡(luò)線開通啟用,南昌站首次開行G字頭動車。